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文写作说课稿

应用文写作说课稿

《应用文写作》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应用文写作。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一、课程定位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模式
四、教学条件
五、教学特色
六、教学展望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

分别从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课程性质
性质:应用文写作属于基本素质课程,是工商管理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会计、审计等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

类型:教学做一体化。

(二)课程地位
应用文写作课程在第2学期开设,共26课时,2学分。

以《电子商务》为例:
应用文写作的前期课程是中学语文,后续课程有经济法、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等课程,尤其是顶岗实习,需要用到实习申请、实习计划和实习总结实习报告等。

为此,需精简课程内容,避免交叉重复,突出应用知识与综合技能,强化写作应用能力,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内容。

(三)课程作用
1.系统掌握常用的应用文类文章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
2.使学生顺利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具备应用写作能力及现代企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3.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以《电子商务》为例,谈一下课程的作用:
商务专业核心职业岗位:主要包括销售人员、渠道人员、客服人员、采购人
员、市场人员、业务发展人员
专业核心能力:这些岗位都是与人打交道,所以,专业核心能力是交流沟通能力,包括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应用文写作课程作用:以实践为导向,培养具有“三能”特色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三能”即:“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去能办事”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包括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针对职业能力和专业需求,进一步理解应用写作的使用范围,内容要点和写作要求。

2.能力目标: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获取必备的应用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提高实际写作技能。

3.素质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认真、严谨的态度,发展自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改革与设计
1.基于职业工作能力与职业岗位对接来构建课程内容,确定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重点。

2.为精简课程内容,避免交叉重复,突出应用知识与综合技能,强化写作应用能力,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内容。

举例说明应用文课程在电子商务中的改革与设计:
根据电子商务岗位职业能力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能力需求来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顺序,学习情境的构建,均来自校园仿真工作情境,网上教学资源。

电子商务岗位核心能力及其对应的教学内容:
沟通能力主要对应求职与竞聘、书信与函电、社交与告启;写作能力对应五个单元的全部内容;办事能力主要对应书信与函电、决策与研究。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见下表:
从表中可看出两个规律:一是知识的学习是由易到难;能力的提升是渐进式,
第三个方面: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
以案例驱动、情境仿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教学手段
以板书、实物展示等为常规手段,以多媒体教学等为辅助手段,实施教学。

(三)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情境模拟等适用的教学方法。

(四)考核改革:
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教师考核和学生互评结合
知识考核50%,其中平时知识考核20%;期末综合考核30%。

能力考核50%,其中平时能力考核20%;期末综合能力考核30%
(五)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程序基本上是按照情景导入(提出问题)、讲授新知、师生互动、案例驱动、专项训练、分析总结、布置作业等程序进行的。

下面以教授求职信的写作为例
学习单元一:求职与竞聘
求职(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要求掌握求职信的编写知识。

2、了解求职、应试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案例分析及写作应用
教学难点:实务操作
教学方法:案例推进,讲授-练习结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第一部分:前言(10分钟)
导入:以胡“博士”的《寻驴启事》导入应用写作的特点。

1、语言的务实性
2、格式的程式性
3、内容的实用性
——方式:向学生讲述案例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归纳出以上特点。

过渡:每个毕业生毕业时都面临着就业与择业的困境,一份求职信就是一块通向成功的敲门砖,下面我们学习求职信的写作。

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78分)
情景导入:
王xx同学大学毕业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实施求职计划。

一日,她在《淄博日报》上看到xx有限公司刊登一则启事,欲招聘会计、市场和营销人员各一名,王xx同学得知消息后,准备前往应聘。

那么,王xx同学该如何撰写这份求职信呢?
一、说明主要教学内容、目的
教学内容:
1.例文学习;
2.必备知识;
3.能力训练;
4.书面作业
教学目的:
了解求职信的写作知识,并通过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二、新知识引入(20分钟)
2、完成课堂写作任务并上交
第四个问题:关于教学条件
(一)教学设施:
多媒体教室,移动投影仪。

(二)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1、教材:姜宽德主编《新编应用文写
作教程》;选取原则:项目推动,体例新,
用例典型,宜于教,便于学。

2、参考书:(见右图)
3、网络资源
(1)精品课程网站(链接)
(2)视频材料(链接)
(三)教学团队
第五个方面:教学效果
学生了解了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规范,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既定的目标。

学生能顺利地写作申请书;能进行规范的演讲,王菊、荆莹超等同学多次在省、市获得大学生演讲比赛和辩论比赛的大奖,我们老师也因此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能顺利地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并在后续毕业论文的写作中能规范操作,收到指导教师的好评。

第六个方面:课程特色与展望
(一)课程特色
特色主要表现在:创设写作的社会场景,设计校内仿真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认识,提升写作应用能力。


程名称学习模

校内仿真学习情境
(二)课程展望
完成WWA教学模式:校内仿真、企业实践、社会服务的学习情境。

即以事务活动(work)为背景,以写作(writing) 为工具,以应用(application)为核心,简称WWA教学模式。

以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写作任务为驱动,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合作学习等方法,在互动中认知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规范,掌握应用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建立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说课中难免有所纰漏,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