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馏操作实训

精馏操作实训

精馏操作实训
一、实训目标
1.熟悉板式精馏塔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流程。

2.了解精馏塔控制时需要检测及控制的参数、检测位置、检测传感器及控制方法。

3.观察塔板上气-液传质过程全貌,掌握精馏塔的操作及影响因素,进行现场故障分析。

4.能识读精馏岗位的工艺流程图、设备示意图、设备的平面图和设备布置图;
5.了解掌握工业现场生产安全知识。

二、实训内容
1.简要叙述精馏操作气-液相流程,指出精馏塔塔板、塔釜再沸器、塔顶全凝器等主要装置的作用。

2.独立地进行精馏岗位开、停车工艺操作,包括开车前的准备、电源的接通、冷却水量的控制、电源加热温度的控制等。

3.进行全回流操作,通过观测仪表对全回流操作的稳定性作出正确的判断;
4.进行部分回流操作,通过观测仪表对部分回流操作的稳定性作出正确的判断,按照生产要求达到规定的产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5.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随时发现、正确判断、及时处理各种异常现象,特殊情况能进行紧急停车操作。

6.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管理能力,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统,应用计算机对现场数据进行采集、监控和处理异常现象。

7.正确填写生产记录,及时分析各种数据。

三、基本原理
精馏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

精馏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轻工等领域。

通过加热料液使它部分汽化,易挥发组分在蒸气中得到增浓,难挥发组分在剩余液中也得到增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组分的分离。

两组分的挥发能力相差越大,则上述的增浓程度也越大。

在工业精馏设备中,使部分汽化的液相与部分冷凝的汽相直接接触,以进行汽液相际传质,结果是汽相中的难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液相,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汽相,也即同时实现了液相的部分汽化和汽相的部分冷凝。

四、实训装置及流程
(一)流程介绍
(1)常压精馏流程
原料槽V703内约20%的水-乙醇混合液,经原料泵P702输送至原料加热器
E701,预热后,由精馏塔中部进入精馏塔T701,进行分离。

气相由塔顶馏出,经冷凝器E702冷却后,进入冷凝液槽V705,经产品泵P701,一部分送至精馏塔上部第一块塔板作回流;另一部分送至塔顶产品槽V702作为产品采出。

塔釜残液经塔底换热器E703冷却后送残液槽V701。

(2)真空精馏流程
本装置配置了真空流程,主物料流程与常压精馏流程同,只是在原料槽V703、冷凝液槽V705、产品槽V702、残液槽V701均设置抽真空阀。

被抽出的系统物料气体经真空总管进入真空缓冲罐V704,然后由真空泵P703抽出后放空。

(二)流程示意图
见图19-1及表19-1。

(三)主要参数
温度控制:预热器出口温度(TICA712):75-85℃,高限报警:H=85℃
(具体根据原料的浓度来调整);
再沸器温度(TICA714):80-100℃,高限报警:H=100℃
(具体根据原料的浓度来调整);
塔顶温度(TIC703):78-80℃
(具体根据产品的浓度来调整);
流量控制:冷凝器上冷却水流量:
进料流量:~10L/h;
回流流量由塔顶温度控制;
产品流量由冷凝液槽液位控制;
液位控制:
塔釜液位:0-600mm,高限报警:H=400mm,低限报警:L=200mm;
原料槽液位:0-400mm,高限报警:H=300mm,低限报警:L=100mm;
压力控制:系统压力:-0.04~0.02MPa;
质量浓度控制:原料中乙醇含量:~20%;
塔顶产品乙醇含量:~90%;
塔底产品乙醇含量:<5%;
注:以上浓度分析指标是指用酒精比重计测定所得的乙醇浓度值。

-可编辑修改-
图19-1 精馏操作实训装置流程示意图
-可编辑修改-
表19-1精馏操作实训装置阀门对照编号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