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第八章 楼梯与台阶

8第八章 楼梯与台阶

同楼层地面高差或从室外进入室内有高差时,设 置台阶,台阶是楼梯的特殊形式之一。
有些建筑,如医院、疗养院、幼儿园等,由于无 障碍设计需要,常设置坡道联系上下楼层,解决竖 向交通问题,所以坡道也是楼梯的特殊形式。
第二节 楼梯的类型
1)按楼梯所在位置,有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 2)按楼梯的使用性质,有主要楼梯,辅助楼梯、疏散楼梯、
楼梯的净空高度
净高在平台处不 小于2000mm, 在梯段处不小于 2200mm。
梯段的净空高度 不仅关系到行走 安全,而且涉及 楼梯下面的空间 利用及通行的可 能性。
六、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 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七、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0m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m。
丰富多彩的楼梯形式
1、楼梯、台阶、坡道和爬梯的坡度选择图 2、楼梯坡度设计的出发点:安全、舒适、合理、节省空间。
第一节 概述
多层建筑上下楼层之间的垂直交通通道,主要依 靠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和爬梯等竖向交通设施进 行。其中,楼梯作为竖向交通和人员紧急疏散的主 要交通设施,使用最为广泛。
第八章 楼梯与台阶
本章学习内容
楼梯 组成及其功能、楼梯的形式 台阶 (有高差的地方设置,台阶也可以看
作是楼梯的一种形式) 坡道 (医院设置,用来联系上下层;无障
碍通道设置的,因为它又是消防疏散通道。
除了满足实用功能之外,还应该把它作为一件艺术 品来设计。
消防楼梯。 3)按楼梯所用材料有木楼梯、钢楼梯和钢筋混凝土楼梯。 4)按施工安装方法,有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预制装配楼
梯(钢、木、钢筋混凝土、玻璃钢、强化塑料)、还有各种 材料和形式的成品楼梯。 5)按垂直交通组织及梯段之间的转折关系,有多种楼梯形式: 单跑楼梯、双跑直跑梯、双跑折角梯、双跑平行梯、双分式 平行梯、双合式平行梯、双分折角梯、剪刀梯、三跑楼梯、 弧形楼梯、螺旋楼梯等。
八、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
九、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 采取安全措施。
十、住宅踏步最大高度0.18,最小宽度0.25

幼儿园小学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5 ,最小宽度0.26

电影院、剧院、体育馆、商场、医院、疗养院等楼梯踏
步,最大高度0.16,最小宽度0.28
2.楼梯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般按宽度0.3米,高度0.15米设计最适宜。使用也方
便,另外宽度高度规范有规定。
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 疏散的要求。
二、梯段净宽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 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 流宽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 股人流。
踏步的高宽:宽度b=220~280mm,高度 h=200~150mm.经验公式2b+h=600~620mm
2.平台
平台是联系两个倾斜梯段之间的水平构件, 由平台梁和平台板等组成。主要作用是供人 行走时缓冲疲劳和转换梯段方向。
平台宽度不应小于1.2米。
3.栏杆和栏杆扶手
栏杆是保证人在楼梯 上行走的安全。
4、无障碍楼梯的形式及扶手栏杆
1)楼梯应采用直行形式,如直跑楼梯、对折的双跑楼梯或成直角折行的楼 梯等,不宜采用弧形梯段或在半平台上设置扇步。
2)楼梯坡度应尽量平缓,其踢面高不大于150mm,其中养老建筑为140mm, 且每步踏步应保持等高。
3)楼梯梯段宽度公共建筑不小于1500mm;居住建筑(老人住宅)不小于 1200mm

其他建筑物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7,最小宽度0.26

住宅户内楼梯,专用服务楼梯,最大高度0.20,最小宽
度0.22
第四节
楼梯的组 成构件
1.梯段
楼梯段是由踏步组成, 踏步的水平面叫踏步 面,垂直面叫踢板。当人上楼梯时,容易疲 劳,因此一个梯段的踏步数一般不超过18级, 由于人行走的连续性,因此不宜少于三级。
梯段宽度超过 1400mm,应设双面 扶手,扶手的宽度一 般取60~80.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1000mm。儿童用是, 采用在高度500左右 位置加一道扶手的方 法。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钢筋混凝土楼梯是应用最广泛的楼梯形式。 一、预制装配式钢筋砼楼梯

预制踏步

梁承式

件 装
预制支承构件

注: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
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 净宽。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再适量加宽。
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 高不应小于2.20m。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米。(住 宅设计规范) 见下页
带扶手等多种形式。 大型公共建筑还常将可通行汽车的坡道与踏步结合,形成壮观的大台阶。 二、设计要求 1、公共建筑主要出入口处的台阶每级不超过150MM高,踏面宽度选择在
350~400MM左右;医院及运输港的台阶常选择100MM左右的踢面高和400MM 左右的踏面深,以方便病人及负重的旅客行走。
2、坡道的坡度一般在1:6—1:12左右,以1:10较为舒适。室外台阶与坡道面 层材料必须防滑。房屋主体沉降、热胀冷缩、冰冻等因素,有可能造成台 阶与坡道的变形。解决方法为加强房屋主体与台阶及坡道之间的联系,以 形成整体沉降;或将二者结构完全脱开,加强节点处理。
墙承式
配 式
悬臂式
悬臂式
2.大型构件装配式楼梯:楼梯段、楼梯平台分别 预制,在现场进行拼装。
悬臂式预制踏步楼梯 梁承式预制踏步楼梯
一 边 梁 承 , 一 边 墙 承
墙 承 式 楼 梯
二、现浇钢筋砼楼梯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刚度大、整体性能好, 但施工速度慢。
1.板式楼梯—由梯段板承受该梯段的全部荷 载,梯段板与平台板相连,平台板端部设置 一根平台梁支承上下梯段及平台板。
2、方式
采用坡道来代替楼梯和台阶;对楼梯采取特殊构造处理。
3、坡道的坡度和宽度
便于残疾人通行的坡道坡度不大于l/12,与之相匹配的每段坡道的 最大高度为750MM,最大坡段水平长度为9000 MM。
为便于残疾人使用的轮椅顺利通过,室内坡道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 900MM,室外坡道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1500MM。
楼梯成为现代住宅中。复式、错层和别墅以及多楼 层的垂直交通连接工具。但在当今居家装饰风格越 来越受人们所重视的同时,楼梯也成为许多设计师 笔下的一层之灵魂。时尚、精致、典雅、气派的楼 梯已不在是单纯的上下空间的交通工具了,它融洽 了家居的血脉,成为家居装潢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点,也成为了家居的一件灵动的艺术品。
台阶与主体结构脱开
3、台阶的构造和地面构造差不多,包括垫层和面层两大部分。 面层可以采用地面面层的材料,如水泥砂浆、水磨石、缸砖等。台阶面层
应有防滑措施; 垫层大部分都采用混凝土,也有的在混凝土上砌砖,在砖上再做面层。
三 无障碍设计构造问题
1、无障碍设计构造目的
帮助下肢残疾和视觉残疾的人员顺利通过地面层的高差。
梯段宽度:按550mm左右一股人流设计。单 人通行900mm,双人通行1100~1400mm, 三人通行1650~2100mm,并且要求住宅建筑 不小于1100mm,公共建筑不小于1400mm。
梯段坡度:23度~45度。30度左右比较舒适, 超过45度的宜采用爬梯,低于23度的宜采用 坡道、台阶。
2.梁板式楼梯---是由踏步板支承在斜梁上, 斜梁又支承在平台梁上。
第三节 台阶与坡道
处于建筑出入口,防止室外雨水侵蚀,承受荷载人和物进出的荷载, 自身美观要求比较高。常见的是砖砌抹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台阶坡道。也 可加入钢筋提高承载能力。
抗压强度由上而下逐渐减弱。
一、台阶
台阶分为踏步及平台两部分。根据台阶形式的不同,可分为: 1、按踏步设置情况,台阶有单面踏步式,两面踏步式和三面踏步式; 2、按台阶附属构造情况,有纯台阶式、台阶带牵边式、台阶带花池、台阶
弧形楼梯
双分转角楼梯
楼梯分类举例
第三节、楼梯的设计要求
1.楼梯的坡度 楼梯常用坡度范围在23°~45°,其中以30°左
右较为适宜。如公共建筑中的楼梯及室外的台阶常 采用26°34′的坡度,即踢面高与踏面深之比为1:2; 居住建筑的户内楼梯可以达到45°。 坡度达到60°以上的属于爬梯的范围。 坡道的坡度一般在15°以下,若坡度在6°或者说是 在1:12以下的,属于平缓的坡道。坡道的坡度达到 1:10以上,就应采取防滑措施。 无障碍设计要求坡度为1:12
4)楼梯踏步无直角突沿,不得无踢面。 5)坡道、公共楼梯凌空侧边应上翻50,应设上下双层扶手。在楼梯梯段
(或坡道坡段)的起始及终结处,扶手应自其前缘向前伸出300mm以上, 两个相邻梯段的扶手及梯段与平台的扶手应连通。 6)在有障碍物、需要转折、存在高差等场所,设地面提示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