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发展现状与趋势

葛店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基地(中国药谷),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郑州生物医药产业园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陕西九州生物医药科技园,宝鸡生物医药产业 园,兰州西北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疆天山“药谷”。
四川成都高新区(四川“药谷”),绵阳高新区,重庆市高新区生物科技园,云南中华生物 谷(昆明现代医药产业园),贵阳医药工业园(贵阳“药谷”。)
地区
湖北 江苏 安徽 北京
吉林 陕西 四川 重庆 贵州 陕西 上海 四川 云南 黑龙江 湖南 河南 浙江 江苏
特色
生产、医药流通 环保产业 生物防护
基因与基因载体技术、生物制 药技术
疫苗、菌苗、基因药物
生物医药孵化器 ——
生物/生化制药、医疗器械 中草药、绿色环保产业
中药西制、生物医药开发 外包服务、创新药物 生物医药孵化器 —— 北药开发 现代中药、基因制药
海洋生物技术
2007 2007 2007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北京
外包服务、创新药物、 医疗服务
2000
南京生物医药科技工业园
江苏无锡生命科技园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 石家庄中国药都 海口药谷 南通启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天津中药港 玉林国际中药港
江苏
江苏 北京 河北 海南 江苏 天津 广西
新药开发
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天然药物 中药和天然药物、生物工程、化学制药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南京生物医药科技工业园,江苏无锡生命科学园,江苏连云港新医药 产业基地,苏州高新区生物医药孵化器,吴中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常州市“三药”科技产业 基地,浦口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南通启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杭 州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兰溪天然药物产业基地,新昌医药产业基地,合肥生命科学产业园, 淮南生物医药工业园。
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发展现状与趋势
瞿学东 2011年11月
提纲
I 生物医药园区的形成 II 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III 关于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发展的思考
|1
生物医药园区的形成
生物医药园区的概念最早来源于 20 世纪50 年代。 生物医药园区(产业园区和科技园区)是集知识、技术、人才为一体 以及融合科研、教育、生产的高度集中的科技开发区域,是生物医药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和交汇点。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园 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四川成都高新区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贵阳医药工业园 宝鸡生物医药产业园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绵阳高新区(中国西部生物工程基地) 昆明高新区(云南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 哈尔滨利民医药科技园区 浏阳生物医药园 郑州生物医药产业园 杭州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 吴中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2
国际几大典型生物园区的特点
地区
名称
主要特点
1.麻省生物医药园区
以创新药研究为主
美国 2.北卡三角研究园区
以生物医药企业和临床研究为主
3.马里兰州生物医药园区 风投最看好的园区,以孵化器为主
英国 4.剑桥科技园 德国 5.海德堡科技园区 法国 6.巴黎“基因谷” 日本 7.神户医药园区
研发成果的产业化程度高
国家级 |
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的行业特点分布
生物医药产业园
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 呼和浩特医药产业基地 济宁生物技术产业基地
新疆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山药谷) 浙江新昌医药产业基地 常州市新北区“三药”科技产业基地 禹城生物技术产业基地
济南国家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基地 浦口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兰溪天然药物产业基地 通化县中药特色产业基地(长白山药谷)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大连生物医药产业园(双D港) 淄博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深圳医药产业园区 广州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天津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
生物医药、生物技术成果转化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
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外包
始建时间
1990 1990 1991 1991
1991 1991 1991 1991 1992 1992 1992 1992 1992 1998 1998 2000 2000 2001
级别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类别
主要开发领域 生物(制 药)技术
所有园区涉 及领域
环渤海湾产 业带内园区 涉及领域
长江三角洲 产业带内园 区涉及领域
数量
占全部园 区的比例
数量
占产业带 中园区比 例
数量
占产业带 中园区比 例
37 77%
8 80%
13
87%
中药 现代化
26 54%
5 50%
6
40%
中药材 种植 9 19% 1
医疗器械 10
生产 生产 —— 中药 中药
2001
2001 2002 2002 2004 2004 2004 2007
级别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
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的四大特点:
1 研发优势型(占32%) 代表:上海张江 2 外企投资型(占28%) 代表:北京亦庄 3 政府扶植型(占25%) 代表:江苏泰州 4 产业改造型(占15%) 代表:湖南浏阳
• 天津滨海新区重点规划了10平方公里的
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化示范区,将在5 年内投资100亿元,建设符合国际标准 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设施和产业孵化平 台,推进100项生物医药研发转化重大 项目,聚集100家左右企业和研发机构, 吸引200名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最终 带动并形成500亿元的产业规模。
| 18
21% 2
医药商贸
与大学和科研所建 立合作关系的园区
14
29
29%
60%
2
7
10%
20%
20%
70%
0
3
0
5
0%
20%
0%
33%
珠江三角洲 产业带内园 区涉及领域
数量
占产业带 中园区比 例
4 10%
3 75%
0
2
4
0%
50%
10%
3 75%
| 10
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的行业特点分布
生物医药产业园
葛店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基地(中国药谷) 苏州高新区 合肥生命科学产业园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14
亦庄“药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位置:北京市东南亦庄地区 建立时间:1991年
•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截至2008年底,入区企业近2000家,其
中生物医药方面有北京同仁堂、通用医 疗、德国拜耳等137多家知名企业入住, 医药产业销售收入占北京全市医药工业 近30%的份额。
• 开发区内还集中了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
基地,天津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石家庄中国药都,辽宁
21%
大连生物医药产业园,济宁生物技术产业基地,禹城生物技术
产业基地,济南国家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基地,淄博生物医
药产业基地。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南京生物医药科技工业园,江苏无锡生
命科学园,江苏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苏州高新区生物医药
孵化器,吴中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常州市“三药”科技产业基
位置:上海浦东新区中部 建立时间:1992年
• 张江生物产业园区已形成了由40多家一流医
药企业组成的产业创新群体以及由200多家中 小型科技企业组成的孵化创新群体,还有20 多家全球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座落在此,园 区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研发、 医疗器械和CRO服务等三大领域。
• 园区注重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
研究中心,国家863计划病毒基因载体研 发基地等一批研究中心。
| 15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位置:北京市中关村地区 建立时间:2000年
• 至2009年已入园企业87家。 • 园区规划总占地面积为249公顷。 • 园区内企业主要是国内外知名
的中小型研发机构和一批跨国 公司在华的研发中心。
| 16
张江药谷(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 (中国医药城)
位置:江苏泰州 建立时间:2005年
•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自创建以来,
地区
江苏 内蒙古
山东 新疆 浙江 江苏 山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吉林 江苏 辽宁 山东 深圳 广东 天津
特色
药品研发、中药基地 生物医药、生物保健品
—— 中药 原料药生产 农药、医药、兽药 低聚糖、低聚木糖、木 糖醇、海洋药物 医药研发、中药 医药研发、保健品 天然药物 中药 —— 基因药物、海洋生物 生物制造 海洋生物、生物工程 生态型健康产业 生物工程
|
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的行业特点分布
生物医药产业园
淮南生物医药工业园 陕西九州生物医药科技园 (陕南中药现代化技术创新基地) 兰州西北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顺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广州海洋生物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地区
安徽 陕西 甘肃 广东 广东
特色
药物研发
始建时间
1999
中药
2001
生物制品 生物制药、蛋白质工程、基因抗体工程
|4
提纲
I 生物医药园区的形成 II 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III 关于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发展的思考
|5
全国生物医药园区分布
• 目前我国有各类生物医药 园区(“药谷”、科技园、 产业基地等)100多个;
• 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 政府批准的省级以上生物 医药园区有50多个。
我国生物医药园区是伴随着高新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20 世纪90 年 代初,国务院先后共批准建立了56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 我国国家级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超过100 个,均涉及生物产业。 为加快培育和发展生物产业,国家发改委自2005 年以来,先后批准设立 了四批共计22 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