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的教育《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作者一再称,她教育女儿成功,一个主要方面是得益于《卡尔.威特的教育》。
现在也可看到其它几本少儿教育的书中提到此书,作者都对此书给予了很高评价。
“这是一本中外教育史上的奇书....,从问世至今,凡是有幸读到此书并照书中的方法去做的父母,都成功地培养出了极其优秀的孩子”。
但也有人称这是一本伪书,其中许多观点是不科学、不可取的。
不管是否是作者或出版社出于营利目的的炒作,我认为它的许多观点确实对我们有所启发。
据介绍,此书作者是卡尔.威特的父亲老卡尔.威特是德国一位非常有创造力的乡村牧师,在他还没有孩子时,就提出了必须从幼儿开始教育子女。
虽然小威特出生后显得比一般婴儿要傻,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仍然按计划进行了早期教育的试验,结果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小威特出生于1800年7月,8、9岁时他已能自由运用德、法、意、拉丁、英、希腊六种语言;也通晓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和物理学,尤为擅长数学;9岁时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812年冬天发表了关于螺旋线的论文,受到一些学者好评;13岁出版《三角术》一书;1814年4月,由于提供的数学论文卓而不群而被授予博士学位。
这本书就是老卡特.威特教育14岁前的小威特的经验之谈。
现将其主要的观点及方法摘要如下:一、选择合格的女人为妻,不是仅仅因为她漂亮、出身名门或拥用财富,重要的是她必须身体健康、内秀、善良,没有家族病症和众所侧目的缺陷。
二、妊娠期不要豢养宠物,它们可能传染某种疾病,女人在准备怀孕前就应该充分注意自己的精神和体质。
怀孕后应时常到户外散步走动,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愉快。
怀孕期间不吃辛辣的东西,像咸菜、虾为一类东西一概不吃。
怀孕期间的母亲如果心怀不快乐,经常哭泣,那么直接导致婴儿发育不良,而发育不良是形成软弱无能者的原因之一。
三、母亲的工作不能由旁人代替,孩子的教育必须由母亲承担。
最好不要雇人教育孩子。
四、孩子的天赋是千差万别的,但大多数人是相差不大的,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儿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五、天才的失败来自于父母的极度催逼。
不要对孩子过分挑剔、要求太高,这样会最终引起孩子的逆反、压抑与怨恨。
六、一个人的品质如何,很大程度到决于幼年时期所受的教育。
所以说,国民的道德如何,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对其子女的教育如何。
七、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早期教育有损于儿童的健康的观点是错误的。
教育开始的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在能力的递减法则。
产生这一法则的原因是每个动物的潜在能力,都各自有着自己的发达期,而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不让它在发达期发展的话,那么它就永远也不能得到再发展了。
例如小鸡“追从母亲的能力”的发展期大约是在出生后4天之内,如果在这期间不让它发展,那么这种能力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
所以如果把刚生下来的小鸡在最初4天里不放在母鸡身边,那么它就永远不会跟随母亲了。
八、从生下来起到3岁之前,是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时期。
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简直不同。
九、3岁以前的“硬灌”教育模式时期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另一方面则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十、孩子爱吃的食物就是他最好的食物。
德谚有云:“人的性格取决于食物”,可以让厌恶数学的孩子多吃马岭薯,让缺乏美术兴趣的孩子多吃白菜,没常性的孩子禁食豌豆,粗暴的孩子禁令洋白菜。
定时吃饭,两顿饭之间只许喝水,不许吃别的,免得血液老是在胃部工作而不是集中在大脑,那样大脑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不要随便给孩子吃零食、点心,即使为了给他加强营养,也应规定有固定的吃点心时间。
十一、愉快是健康的关健。
孩子的房间从最初起就应是令人心情愉快的;天气晴朗,带孩子到田野,让他眺望绿色的原野;婴儿睡觉时,决不要像布娃娃那样把他裹得紧紧的;多带他呼吸新鲜空气;培养孩子喜欢洗澡的天性、按摩他的手脚,这样即能发展他的触觉,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肢体的灵活。
十二、从训练孩子的五官开始。
通过悦耳的的歌声、朗诵诗歌发展耳朵的听力;有效的训练眼睛,如分辩不同的颜色;味觉方面,给孩子各种味道刺激的同时,坚持让他吃清淡的食物;尽早让孩子学会爬行,这会大大促使大脑发育,使孩子变得聪明;识别各种物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在孩子的智力开启中,画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能在善于绘画的父母的培养下成长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让孩子专心注意某些事物、记住某些物品,以养成敏锐观察事物的习惯,这对发展孩子的记忆力也是十分有效的;通过接触不同的物品教会孩子光滑、粗糙等形容词;心量让孩子的手发挥多种功能。
需要强调的是,对孩子进行各种训练,决不是强迫他去做。
十三、孩子15天大就开始向他灌输词汇,孩子刚会辨别事物时就教他说话。
3岁前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应尽早教孩子语言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言即是进行思维的工具,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
孩子若能在6岁前掌握准确的语言,那么这个孩子的发展就一定会很快。
父母要抓主机会多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
在教孩子语言的过程中,请注意以下建议:1、发纯正的音,2、从身边的实物开始,3、靠讲故事来增加与世界的亲和力,4、尽力丰富词汇,5、反对教孩子不完整的话和方言,6、用明确的词汇来“武装”清晰的小头脑。
十四、尽早开发孩子的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孩子将来能否成功,跟这三个方面都有重大的关系。
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早期教育可使记忆力发展的时间大大提前,尤其婴儿时期,每天输入相同的词汇,不断刺激孩子大脑里的词汇库,可以使孩子的记忆力迅速发展;在创造力方面,要鼓励孩子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题。
想像力对于任何人都是必要的,凡是幼年充分发展了想像力的人,当他遭到不幸时也会感到幸福;当他陷于贫困时也会感到快活,因此,多给他们讲故事、儿歌...。
十五、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不能强迫施教。
不管教什么,首先必须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
十六、如何教孩子学外语。
1、用“耳”学外语,多让他听。
2、与期背莫如练,不一定系统的教授语法。
3、用不同的语言去阅读同一个故事。
4、弄清词源。
5、最有效的办法是各种游戏。
十七、抓住孩子模仿大人用笔时教他写字。
刚学会简单的句子,就可以让他天天写日记十八、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1、在孩子在乐趣中,最重要的是读书,不过应该告别注意书的选择,一个人喜好什么样的书,往往决定于他第一次读的是什么书,而且幼年时期读的书往往能左右这个人的一生。
多给孩子讲故事,可以讲到最有趣的地方打住,告诉他这个故事是哪本书中的,鼓励他在阅读中寻找乐趣。
2、让孩子接触音乐是十分重要的。
没有任何艺术的生命就如同荒野一样,父母有义务使他们具有文学和音乐的修养。
十九、如何唤起孩子的兴趣和让孩子提出问题。
如何能使孩子即能轻松愉快又学到丰富的知识?秘诀在于:唤起孩子的兴趣和让孩子提出问题。
只要有心,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随时成为教育的素材,自然界新诞生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孩子认识与注意的对象。
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由于孩子不知道精力往何处用而造成的,这无疑是一种精力的浪费,应尽量让孩子与大自然接触。
二十、绝不用填鸭式教育。
首先唤起孩子的兴趣,然后再进行恰到好外的教育。
为此,不必对孩子进行系统的教育,从不告诉他哪是植物学是问题、哪是动物学是的问题等,或是先照课本教给他一些基础知识,这些都与儿童的学习习惯不符。
二十一、与孩子地位平等地。
耐心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给予解释说明,否则会使孩子的究理精神白白枯死。
孩子即不能受清规戒律的束缚,也不应受到权威的压制,受到权威的压制,孩子的辨别能力就会萎缩,也就谈不到独特见解和首创精神,还会形成孩子病态接受暗示的心理。
久而久之,在权威压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精神上便会产生种种缺陷。
二十二、数学的教导方法。
孩子普遍对数学缺乏兴趣,在为其它许多学科可以到大自然中实地接触,如植物学。
但数学却是一门抽象的科学。
因此,首先要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如数水果,将数学知道运用于实际。
二十三、百闻不如一见。
一个只拘泥于书本知识的人,会变得眼光短浅、头脑陕隘,不可能成为有创建的学者。
多带孩子与身份各异的各阶层人士交往、谈话,使他有很好的社交能力,从小到大不怯场、不怯生,越是人多的场合越能发挥的好。
还带他多参观美术馆、工厂、矿山等,以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
在参观前最好能阅读有关的书籍。
参观回来,让他叙述叙述见到的一切。
二十四、玩出孩子的各种能力。
玩对孩子不仅是兴趣,更重要的是在玩中可以逐步开发孩子的智力,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相象力、操作能力都是通过游戏玩出来的。
二十五、以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是不是神童并不重要。
让孩子学很多动西,并不是让他成为一个满腹经伦、知识丰富却不能象其它人一样适应社会的人。
不娇惯、不要总把他抱在怀里,不要让他得到过分的安慰和同情,培养坚忍不拨的品格。
二十六、性格就是能力。
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开朗直爽,那么他就很容易被别人接受,交往活动范围广泛,就有走向各种人生道路的可能性。
如果性格孤僻,他的交往活动就只会在狭窄的范围中,做任何事情都不愿同人们直接配合,结果往往半途而废,走向人生道路的可能性就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孩子是否有优良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能否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也决定着他是否在将来有所成就。
二十七、不以把孩子培养成学者为目的。
完美的人,应该是,心胸宽广、富于献精神、充满仁爱之心,能够看到矛盾和缺陷,并立志去解决它。
二十八、让美好的动西在孩子身上形成本性和自觉。
从孩子小时候就严格要求他,不要相信“小时候可以放宽一些,长大后再严格一些”。
让好的行为从小成为习惯。
二十九、不要以为孩子太小就不道理。
三十、以身作则先尊重孩子。
即是孩子再怎么哭闹,他也不会得到他不应该得到的东西,让他知道,哭闹是没用的。
三十一、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没有责任感、价值感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便会感到迷惘,从而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容易为其它一些物质性的轻浮的事物而吸引、沉溺其中。
要让他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带来影响,让他到自己是为人所属,是有用处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
三十二、对待孩子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始终如一,赏罚分明。
有时答应、有时不答应,反而给孩子带来痛苦。
三十三、再用功也不会损害神经。
只要有兴趣地、主动地学习,再用功也不会损害神经。
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三十四、做为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的行为。
孩子和成人一样有能力去犯错误,也同样有能力去纠正和改正错误,敢天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是同样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