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高一地理人口流动教学课件 共36张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高一地理人口流动教学课件 共36张
100年前传文一家决意离开山东,100年 后传文的孙子又带领全家迁回山东,这一 “走”一“回”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自然环境因素
社
会 经 济 因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政 治 因 素
素
个人对生活或 职业需求的变化
读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 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材 料 三 :
根 据 视 频 资 料 完 成 问 题 3 。
问题3: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很多 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你觉得应如何吸引这些劳动力?
给出优惠政策,让返乡民工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经 济,吸收返乡民工参加工作;政府出面组织培训农 民工。(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方法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2.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 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 ,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问题:材料中所提到的这种“留学潮”现象会带来 什么影响?
迁
迁
出
入
地
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 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1.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
A.扩大粮食的进口规模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
D.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
2.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①提高城市化水平
②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③降低城市平均工资水平 ④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如何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①从辨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②从区域角度:对迁入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③从三大要素的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 ④从具体方面: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 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的影响。 例如,人口迁移会影响就业结构。伴随人口迁移 ,会不断出 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 ,则迁入地应增加或 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包括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 ,为 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 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 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探究二
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
到2011 年7 月,朱胜日的孙子朱小可就要从清华大 学毕业了,他们班 80%的同学有 出国的想法。朱家现在正在为 一件事争执不下: 朱小可执意要去日本留学。
朱胜日老人则坚决不让去。
材料二:
据教育部统计 ,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每年以超过 20% 的速率增长,在境外留学人数已达 127.32万,学成后 80%滞留不归。 2010年,我国平均每天有 800名朱小可 这样的学生踏上境外留学的旅程。 2010年,有13万中 国学生在美国高校就学 ,按照平均每人每年 20万元人 民币计算,中国学生去年至少为美国创造了 260亿元人 民币的教育消费。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 ,因此在分析具体案 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
①抓主要。 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 ,要抓住主要因 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 ,在现代社会中 ,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 常起作用的因素。
②重具体。 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 ,看似 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 ,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 ,因此一 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 ,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 ,美国老年人 向“阳光地带”迁移 ,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 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高三地理复习——
人口迁移
莱西市实验学校
王小宾
1.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 2. 根据具体的材料,能够分析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性因
素(重点) 3.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的影响。 (重难点)
探究一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认真观看、仔细倾听,尽 量用剧中的对白说出传文一家 坚定要去关东的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①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 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 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 人口老龄化。随着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 ,越来越 多的未成年人和老人随青壮年劳动力举家迁入城市定居。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中国农 村留守儿童约5 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 000多万人。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 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 28.29%,平 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数居住在中南 各省。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 6省的农村留守 儿童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 52% 。
材料二:
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 题。以我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 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 殊。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 “留守家庭”等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
问题1:“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回顾:
? 你家有粮食了? ? 让俺一家去关东找他 ? 这是俺爹给俺娘捎的信 ? 好地有的是,种都种不完 ? 一马平川 ? 土地是黑色的,肥的流油 ? 好东西多:关东三件宝、
棒打狍子瓢舀鱼
《闯关东续》: 1990年,朱传文的孙子朱胜日已经 60多岁了。
这年他决定带着全家迁回山东老家。
请你设计,他应说出山东的哪些好处,来说服 家人同意与他一起回山东?
“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现象是由大量民工外 出务工或经商引起的。
问题2:四川民工流出,主要流往何地?为什么? 流向:四川民工主要流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 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
原因: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 机会,有较好的工资待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对 民工有较强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