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考试题(卷)库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考试题(卷)库

一、名词解释1.分配常数:又称分配系数,是指一种分析物在两种不相混合溶剂中的平衡常数。

2.多肽链的末端分析:确定多肽链的两末端可作为整条多肽链一级结构测定的标志,分为氨基端分析和羧基端分析。

3.连接酶:指能将双链DNA中一条单链上相邻两核苷酸连接成一条完整的分子的酶。

4.预杂交:在分子杂交实验之前对杂交膜上非样品区域进行封闭,用以降低探针在膜上的非特异性结合。

5.反转录PCR:是将反转录RNA与PCR结合起来建立的一种PCR技术。

首先进行反转录产生cDNA,然后进行常规的PCR反应。

6.稳定表达:外源基因转染真核细胞并整合入基因组后的表达。

7.基因敲除:是指对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或未完全知道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将该基因从动物的原基因组中去除,或用其它无功能的DNA片断取代,然后从整体观察实验动物表型,推测相应基因的功能。

8.物理图谱:人类基因组的物理图是指以已知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为“路标”,以碱基对(bp,kb,Mb)作为基本测量单位(图距)的基因组图。

9.质谱图: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析器分开后,到检测器被检测并记录下来,经计算机处理后所表示出的图形。

10.侧向散射光:激光束照射细胞时,光以90度角散射的讯号,用于检测细胞内部结构属性。

11.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液体为流动相的系统中进行的层析。

12.Edman降解:从多肽链游离的N末端测定氨基酸残基的序列的过程。

13.又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是能够特异识别双链DNA序列并进行切割的一类酶。

14.电转移:用电泳技术将凝胶中的蛋白质,DNA或RNA条带按原位转移到固体支持物,形成印迹。

15.多重PCR:是在一次反应中加入多对引物,同时扩增一份模板样品中不同序列的PCR 过程。

16.融合表达: 在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上连有一段融合表达标签(Tag),表达产物为融合蛋白(有分N端或者C端融合表达),方便后继的纯化步骤或者检测。

17.同源重组:发生在DNA同源序列之间,有相同或近似碱基序列的DNA分子之间的遗传交换。

18.遗传图谱又称连锁图谱(linkage map),它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的遗传标记为“路标”,以遗传学距离为图距的基因组图。

19.碎片离子:广义的碎片离子为由分子离子裂解产生的所有离子。

20.前向散射光:激光束照射细胞时,光以相对轴较小角度向前方散射的讯号用于检测细胞等离子的表面属性,信号强弱与细胞体积大小成正比。

21.亲和层析:利用共价连接有特异配体的层析介质分离蛋白质混合物中能特异结合配体的目的蛋白或其他分子的一种层析法。

(利用分子与其配体间特殊的、可逆性的亲和结合作用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22.蛋白质的部分水解: 不完全水解得到的水解产物使各种大小不等的肽段和单个氨基酸。

23.T aqDNA聚合酶: 存在于水生嗜热菌(Thermus aquaticus)的嗜热DNA聚合酶,可在74℃复制DNA,在95℃仍具有酶活力。

该酶可在离体条件下,以DNA为模板,延伸引物,合成双链DNA。

这个酶只有5′→3′DNA聚合酶活性和5′→3′的外切酶活性,缺少3′→5′的外切酶活性。

24.探针: 在分子杂交中用来检测互补序列的带有标记的单链DNA或RNA片段。

25.引物: 在多聚酶链式反应中,用于引导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26.包含体: 包埋病毒粒子具一定形状和大小的蛋白结晶体,在相差显微镜下呈现强的折光性,由单一多肽构成。

27.转基因动物: 通过基因转移技术获得的整合有外源基因的动物个体。

28.序列标签:基因组中任何单拷贝的长度在100~500bp之间的DNA序列,与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相关联。

29.基峰: 质谱图中表现为最高丰度离子的峰。

30.短通滤片:是一种能让短波方向的光透过,长波方向的截止的滤光片.31.凝胶过滤: 利用凝胶的网状结构根据被分离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32.蛋白质的完全水解: 彻底水解得到的水解产物为各种氨基酸的混合物33.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不需要模板,以dNTP为底物催化脱氧核糖核苷酸依次加到DNA链(片段)3′-OH端的酶。

34.切口平移: 制备标记DNA的一种方法。

先用DNA酶使DNA双链上形成不对称的切口,再利用DNA聚合酶Ⅰ的5′→3′外切酶活性将切口处的5′-P-核苷酸逐个切除,同时其DNA聚合酶活性又不断将新的含标记的核苷酸按碱基配对原则加入形成新链,这样就使缺口不断向3′端移动,同时标记了DNA。

35.退火: 两条单链多核苷酸通过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形成双链分子的过程。

可发生在同一来源或不同来源核酸链之间,可以形成双链DNA分子、双链RNA或DNA-RNA杂交分子。

36.瞬间表达:转染的DNA不与宿主染色体整合,不能随宿主基因组的复制而扩增,只是临时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大量扩增,只能在细胞内维持两三天。

37.嵌合体:一种含有两种以上基因型组织的机体,可能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分离或移植的结果。

38.序列图谱:以某一染色体DNA上所含的全部碱基序列绘制图谱,包括:转录序列和非转录序列39.分子离子:有机质谱分析中,化合物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40.长通滤片: 是一种能让长波方向的光透过,短波方向的截止的滤光片.41.基因敲入:利用基因同源重组,将外源有功能基因(基因组原先不存在、或已失活的基因),转入细胞与基因组中的同源序列进行同源重组,插入到基因组中,在细胞内获得表达的技术。

42.缺口平移: 缺口翻译法或切口平移法是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脱氧核糖核酸探针标记法。

利用E.coli DNA多聚酶I的多种酶促活性将标记的dNTP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从而形成高比活性的均匀标记的DNA探针。

线状、超螺旋及带缺口的环状双链DNA 均可作为缺口平移法的模版。

43.随机合成终止法44.化学断裂法:化学断裂法化学断裂法是采用特殊的化学试剂,将DNA片段分别从特定碱基部分裂解,得到从同一标记端开始,以特定碱基结尾的一系列长短不一的DNA片段(Maxam、Gilbert,1977)。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使它们按大小分离,根据放射自显影条带的相对位置和裂解专一性读出DNA序列。

45.有效成分:指一种混合物中,对生物体代谢或者化学反应起作用的成分。

46.杂质:物质分离过程中除所要的目的产物外的物质总称为杂质。

47.盐析: 在高盐浓度下,蛋白质溶解度随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过程这种现象称为盐析。

48.盐溶:酶蛋白可溶于水,而且在低浓度的盐存在的条件下,酶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49.塔板理论:塔板理论是色谱学的基础理论,塔板理论将色谱柱看作一个分馏塔,待分离组分在分馏塔的塔板间移动,在每一个塔板内组分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形成平衡,随着流动相的流动,组分分子不断从一个塔板移动到下一个塔板,并不断形成新的平衡。

一个色谱柱的塔板数越多,则其分离效果就越好。

时,不同物质在两相中的分布会不同。

50.启动子:在DNA分子中,RNA聚合酶能够结合并导致转录起始的序列。

55.报告基因(reporter gene):是一种编码可被检测的蛋白质或酶的基因,也就是说,是一个其表达产物非常容易被鉴定的基因。

把它的编码序列和基因表达调节序列相融合形成嵌合基因,或与其它目的基因相融合,在调控序列控制下进行表达,从而利用它的表达产物来标定目的基因的表达调控,筛选得到转化体。

61.转基因动物:是指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基因、外源基因能够表达并按孟德尔定律遗传的一类动物。

62.转基因(transgene):将外源基因整合入动物基因组中的操作。

63转染:指真核细胞由于外源DNA掺入而获得新的遗传标志的过程。

常规转染技术可分为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永久转染)两大类。

64.基因诊断:针对DNA和或mRNA的分子诊断,通过分析这些遗传信息分子的序列,从而在分子水平上确定疾病的病因,具高度特异性。

65.基因治疗: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正常的基因导入患者靶细胞使其发挥作用以纠正或补偿基因缺陷或将患者靶细胞异常表达的基因敲除或封闭以达到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

66.自杀基因:某些基因表达的特异性酶可以催化对真核细胞无毒或低毒的药物前体,转变为具有抑制核酸合成效应的抗代谢药物,进而选择性地将转染了该基因的肿瘤细胞“自杀”。

这些基因也相应地被称为“自杀基因”。

67.旁观者效应:“自杀基因”治疗不仅使转导了“自杀基因”的肿瘤细胞在用药后被杀死,而且与其相邻的未转导“自杀基因”的肿瘤细胞也被杀死。

68. CASPASE: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组存在于胞质溶胶中的结构上相关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它们的一个重要共同点是特异地断开天冬氨酸残基C端的肽键。

Caspase在凋亡过程中是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细胞凋亡的过程实际上是Caspase不可逆有限水解底物的级联放大反应过程。

69.蛋白质组:一个基因组、一个细胞或组织或一种生物体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概念的延伸,是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组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70.差异表达: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方式。

指在对信号或诱导物做出应答时,选择表达不同的基因,或使基因的表达水平有所不同。

71.显微注射:直接用显微注射器将重组DNA注射到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方法。

是转基因动物技术中将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细胞的主要方法之一。

72.干细胞:具有无限制自我更新能力、同时也可分化成特定组织的细胞,在细胞发育过程中处于较原始阶段。

73.酶的比活性:酶纯度的度量标志,是指在特定特定条件下,单位质量蛋白质或RNA 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

74.提纯倍数:反应纯化方法的效率,纯化倍数=纯化后的比活/纯化前的比活。

75.分子杂交:一条DNA单链或RNA单链与另一条单链通过碱基互补形成双链分子的过程。

76.基因组: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是指包含在该生物的DNA(部分病毒是RNA)中的全部遗传信息,又称基因体(genome)。

基因组包括基因和非编码DNA。

76.DNA序列标签:STS是基因组中任何单拷贝的长度在100~500bp之间的DNA序列,与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相关联。

77.SNP: 单核苷酸多态性, 是指在基因组上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形成的遗传标记,其数很多,多态性丰富。

指在基因组上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包括置换、颠换、缺失和插入。

79.等电聚焦电泳:用特殊的一种缓冲液(两性电解质)在凝胶(常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内制造一个pH梯度,电泳时每种蛋白质就将迁移到等于其等电点(pI)的pH处(此时此蛋白质不再带有净的正或负电荷),形成一个很窄的区带。

80.变性凝胶电泳::在DNA、RNA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发生变性(如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尿素、乙二醛等变性剂)的条件下进行的凝胶电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