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语言和语言学
1.1 复习笔记
一、语言的性质和范围
1.语言的性质
(1)语言的定义
①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由词语符号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符号性和系统性。
②从功能上看,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
人们需要而且可以用语言来进行社会交际,用语言来认识世界,思考问题。
(2)语言的符号性
①能指与所指
a.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没有必然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b.甲事物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
c.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②语言符号的主要特征
a.任意性
任意性是指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的。
第一,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代表不同的语义内容,如多义词、同音词;
第二,不同的语音形式可以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同义词;
第三,不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汉语的“马”[ma214]
和英语的horse都可以指马。
b.稳固性
稳固性是指语音和语义一旦约定俗成就稳固下来,不可随意改变。
因为语言是人们社会交际的工具,语音和语义关系的随意改变会导致社会交际无法正常进行。
(口令、暗号的意义不属于一般语言意义。
)
c.渐变性
渐变性是指语言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渐变。
第一,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符号会发生变化;
(例如,古代汉语中很多词语的音和义发展到现代汉语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第二,语言符号一般只能采取渐变方式,因为突变会破坏语言符号的稳固性,影响正常交际。
其他的一些符号有的可以发生突变,如密电码一旦泄密,就可以随时更换。
d.线条性
线条性是指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间上依次出现,像一根线条一样。
第一,人的发音器官只能依次发出一串音素、音节或词语;
第二,语言符号在言语中只能有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不能有空间上的上下相叠的关系。
(3)语言的系统性
①语言系统性的内涵
系统指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元素构成的整体,而系统性则是指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性。
语言是由符号构成的系统,语言符号之间有语音、语义、结构、功能等方面的联系。
②语言系统性的体现
a.语言符号的价值取决于该符号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和该符号与其他相关符号的关系。
例如,英语mutton来源于法语mouton,法语mouton指羊肉和羊,而英语有sheep 指称羊,所以mutton只指羊肉。
于是法语mouton与英语mutton具有不同的价值和作用。
b.一个语言符号发生变化,会引起相关语言符号的变化。
例如,在古汉语中“行”是走,“走”是跑。
当后来出现的“跑”取代了古汉语“走”时,“走”又取得了古汉语“行”的意义。
c.语言系统可以分成若干个子系统,若干个层级单位。
语言系统可以分为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等子系统。
(4)语言的社会性(本质属性)
自然语言的形成、发展、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
①自然语言系统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不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
a.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由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
b.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是由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
②语言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
a.新词语的产生,旧词语的消亡,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
b.语音、语义、语法的变化,是为了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
c.语言的任何发展变化都取决于社会的集体意志,个人意志不能决定语言的发展变化。
③语言的消亡取决于社会需要。
一种语言如果不再为社会交际所需要,不再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使用,就会消亡。
如西方古拉丁语的消亡,中国满语的趋近消亡,就是典型的例子。
(5)语言的其他属性
①民族性
语言的民族性是指不同民族的语言有不同的特点。
a.语言的民族性是由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
第一,语言是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不同的民族就可以有不同的约定;
第二,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交际需要,形成不同的语言系统。
b.语言与民族的关系错综复杂。
第一,同一个民族可以用几种不同的语言;
第二,不同的民族可以用同一种语言。
②生成性
语言的生成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语言符号和组合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动物的“语言”就没有这种生成性。
③模糊性
模糊性,是指类与类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逐渐过渡的。
例如“青年、中年、老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a.缺点:模糊、含混。
b.优点:灵活性。
2.语言的范围
(1)语言与言语
①概念
a.语言、言语
第一,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
第二,言语包栝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第三,当语言与言语对举时,语言一般指语言系统,其他情况下,语言一般用于广义。
b.语言系统
语言系统由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构成,包括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四个子系统。
c.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第一,言语活动是指运用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交流思想的活动;
第二,言语作品是言语活动的结果;
第三,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都包括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
②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a.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第一,语言系统中语汇材料、语法规则是抽象的,储存在人们的大脑或词典、语法书里;
第二,言语是语言的具体运用,根据交际需要将语汇材料按照语法规则组织成具体话语。
b.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第一,语言具有社会性;
第二,言语是个人根据特定交际需要和个人意志对语言材料和语法规则的选择。
c.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第一,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在人们交际前就已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
第二,言语是根据特定的交际需要临时构成的,这是区分语言单位和言语单位的主要标准。
语素、词和固定短语属于语言单位,自由短语和具体句子属于言语单位。
d.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第一,语言的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都是有限的;
第二,语言具有生成性,因而言语是无限的,这也是语言单位与言语单位的主要区别。
e.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第一,语言系统的元素是相对稳定的,语音、语法系统非常稳定,语汇系统相对稳定。
第二,言语的形式和意义是随时变化的:不同的个人说话时的具体发音是千变万化的;具体话语中词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也是千变万化的。
③语言与言语的联系
a.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
语言系统是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抽象概栝出来的,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
b.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
语言系统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依据,没有语言就没有言语。
(2)口语与书面语
①语言的两种表现形式
a.口语是以语音为载体的语言形式;
b.书面语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语言形式。
②口语体与书面语体
a.口语体用词通俗,句子简短,结构松散;
b.书面语体用词文雅,句子较长,结构严谨。
③口语和书面语的两重含义
a.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口语、书面语。
b.两种不同的语体风格:口语体、书面语体。
作为语体风格的口语和书面语,与作为语言形式的口语和书面语不是完全对应的。
④书面语和口语的联系
a.书面语在口语基础上产生,口语第一性,书面语第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