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A回弹法或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要求
A.1 当采用回弹法时,非预拌混凝土宜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 T 23中的全国测强曲线,预拌混凝土宜采用《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规程》DG/TJ 0 8-2020中的上海地区测强曲线。
A.2 当混凝土龄期超过回弹法的适用范围时,或对混凝土强度检测精度要求较高,或检测条件与测强曲线的使用条件有较大差异时,应对非破损检测结果进行钻芯修正,修正宜采用修正量法。
A.3 当现场确无取芯条件时,可仅采用非破损的方法,并按《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
B 50292中的相关要求进行龄期修正,但报告中宜进行风险提示。
A.4 采用回弹法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次回弹测试前应对回弹仪进行率定,率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2)检测面应为干燥的混凝土面,测区表面粉刷应完全清除并磨平。
混凝土表面不应有疏松、浮浆及蜂窝、麻面;
(3)对单构件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时,构件布置的测区数应不少于10个;
(4)回弹值测量完毕厚,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测量碳化深度值,测量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构件所有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其它技术要求见《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
A.5 采用钻芯法或钻芯修正法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芯位置宜选在结构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且避开高应力部位;钻取芯样应避开钢筋;当钻到钢筋时,应判断是主筋或箍筋,若为主筋,应停止钻芯,重新选取取芯位置;
(2)芯样直径宜采用 100mm;预拌混凝土钢筋间距较密时可采用小直径芯样,但其直径不应小于 70mm 且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 2 倍;采用小直径芯样时,取样数量应适当增加;
(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其它技术要求见《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 384;
(4)钻芯后应及时对芯样孔洞进行修补,修补宜采用比该构件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一个等级的膨胀细石混凝土。
A.6 按检验批进行的材料强度检测项目,抽样数量宜按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中类别A确定抽样数量。
现场检测条件有限时,抽样数量可适当减少,抽样数量可参考表C.1。
表A.1 混凝土材性检测抽样数量
注:1.当检测批构件数量不多于10个时,混凝土或砌体材料抽样检测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 3
个;
2.钻芯法抽样数量不宜过多。
A.7 单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按下列规定进行推定:
(1)采用回弹法时,当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时,取构件中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最小值为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当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时,按式(C.7-1)计算:
, 1.645e e cu cu cu e f f f m s =-⨯
(C.7-1)
式中:,cu e f ——单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MPa );
e cu
f m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MPa );
e cu
f s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MPa )。
(2)采用钻芯法时,取芯样混凝土抗压强度值的最小值为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A.8 采用回弹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批强度检测时,混凝土强度按下列规定进行推定:
(1)当抽样构件数量不少于 10 个时,可按式(C.8-1)进行强度推定:
,' 1.645'e e cu cu cu e f f f m s =-⨯
(C.8-1)
式中:,cu e f ——检验批混凝土强度推定值(MPa );
'e
cu f m ——检测批所有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MPa ); 'e cu
f s ——检测批所有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MPa )。
(2)当抽样构件数量少于10个且不少于6个时,可按式(C.8-2)进行强度推定:
,,min cu e cu f f =
(C.8-2)
式中:,min cu f ——单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最小值(MPa )。
A.9 当检测批抽样数量不能满足表C.1中的最小数量时,不宜进行批强度推定,混凝土强度按单构件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