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测量(实验报告格式)、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一:长度和圆柱体体积的测量实验二:密度的测量
二、实验目的实
验一目的:
1、掌握游标的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
2、了解螺旋测微器的结构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
3 、掌握不确定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实验二目的:
1、掌握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2、用流体静力称量法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
3、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位器,物理天平的测量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4、掌握不确定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5、学会直接测量量和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正
确表达测量结果
三、实验原理
实验一原理:
1、游标卡尺的使用原理
游标副尺上有n个分格,它和主尺上的(n-1)格分格的总长度相等,一般主尺上每一分格的长度为1mm,设游标上每一个分格的长度为x,则有nx=n-1,主尺上每一分格与游标上每一分格的差值为1-x= (mm)是游标卡尺的最小读数,即游
标卡尺的分度值。
若游标上有20个分格,则该游标卡尺的
分度值为=0.05mm,这种游标卡尺称为20分游标卡尺;若游标上有50个分格,其分度值为=0.02mm,称这种游标卡尺为50分游标卡尺。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原理:
螺旋测微器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
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
3、当待测物体是一直径为d、高度为h的圆柱体时,
V =兀* * h
物体的体积为:一4 d2只要用游标卡尺测出高度
h,用螺旋测微器测出直径d,代
入上式即可
4、一般来说,待测圆柱体各个断面大小和形状都不尽
相同。
从不同方位测量它的直径,数值会稍有差异;圆柱体的高度各处也不完全一样。
为此,要精确测定圆柱体的体积,必须在它的不同位置测量直径和高度,求出直径和高度的算术平均值。
实验二原理:
不规则物体的密度测定原理:流体静力称衡法,即:
设被测物(比水的密度大)在空气中的质量为ml (空气浮力忽略不计),全部浸没在水中(悬吊,不接触烧杯
壁和底)的表观质量为m2,体积为V,水的密度为5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有:
vg = mi g 一m2 g
r = mi = m •:
v m m i
四、实验仪器实
验一仪器: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实验二仪器:
物理平、烧杯、温度计、待测物等。
天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一内容及步骤:
1、先用游标卡尺测出圆柱高度h
1) 先确定所用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度值。
2) 读出零点偏差。
3) 用游标卡尺在圆柱体不同部位测量高度 5 次,
并将测得的结果填入自拟表中。
2、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直径d
(1)先读固定刻度
(2)再读半刻度,若半刻度线已露出,记作0.5mm ;若半
刻度线未露出,记作0.0mm ;
(3)再读可动刻度(注意估读)。
记作n x 0.01mm ;
( 4)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动刻度
实验二内容与步骤:
( 1 )调节天平底座水平:调节调平螺丝,使底座上气泡在圆圈刻线中间位置,表示天平已调到水平位置。
(2) .调节横梁平衡:用镊子把游码拨到左边零刻度处,转动手轮慢慢升起横梁,以刻度盘中央刻线为准,使指针两边摆动等幅,如不等幅,则应降下横梁调整横梁两端的平衡螺丝,再升起横梁……如此反复,直至横梁平衡。
(3) .称量物体时应将待称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将砝码夹放到右盘中,然后转动手轮,升起横梁,看指针偏转情况,再降
下横梁加减石去码,再升起横梁看指针偏转情况直到天平
平衡时为止,这时砝码和游码所示总质量即为被称物体质量.(4)载物台用法:有些实验要测定的物理量不便于把物体直接放入吊盘中称量,可借助于载物台.例如: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可先将被测物放入吊盘中称出质量为,然后调整载物台位置,把被测物用细线栓好,浸入装有液体的烧杯中(物体不要碰杯底),把烧杯放在载物台上,被测物上的细线挂在吊钩上,此时再称得质量为物体的真实质量与浮力之差
(5)查表根据当时温度,得出水的密度.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一定要有数据计算的具体步骤,要
进行不确定度的计算)(1)实验一数据记录及处理:
平均15.174 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