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上海三级医院心内科最新排名出炉权威数据
2017 年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结果出来了,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以全国1629 家三级医院为评价对象,以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为分类依据,学科范围为该标准“临床
医学”下的二级类目,以及“内科学”和“外科学”两个二级类目下的三级类目,针对医院的29 个学科开展科技影响力评价,精准名医小编对上海三级医院的心内科排名做了整理。
第一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科室简介:中山医院心内科拥有国内各种心血管疾病诊治技术中的许多“第一次”:1954 年首次报告用单极胸导联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1962 年率先开展左心导管检查;1963 年首先报告用染料稀释曲线测定诊断先天性心脏病;1965 年开展心腔内心电图检查;1968 年与心外科合作安置国内第一台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1973 年首次在国内开展选择性冠状动脉
造影术成功;1989 年国内率先开展导管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获得成功;1989 年在国内最早设立心肌炎专科门诊,并首次提出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分型;1994 年国内首次经静脉安
置埋藏式自动起搏复律除颤器,对防治心源性猝死有重大意义;1999 年在华东地区率先开
通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绿色通道”,医、护、技人员全天24 小时待命,确保病人得到
及时抢救。
第二名:上海市东方医院
科室简介: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内科于1998 年独立建科,为上海市
心血管重点学科和浦东新区重点学科、美国AHA 示范中心。
目前,普通病房和冠心病重症
监护病房共有87 张核定床位,并设置心导管室、心电生理室、冠状动脉影像核心实验室和
心血管生化实验室。
科室共有 3 名博士生导师和7 名硕士生导师,拥有医学博士学位13 名(其中博士后 2 名)、硕士学位16 名。
心内科承担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三系本科和硕、
博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
近三年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局级(或区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共
36 项。
第三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科室简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血管专业始建于1952 年,1989 年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室,现下设临床、心导管室、起搏电生理室、心电图室、心超室和实验室,是首批国务
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的组长单位、上海交大医学院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一期和二期单位、上海市心脏介入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卫生部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冠脉介入/ 心律失常)、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临床路径专家单位、上海市室性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上海交
通大学医学院冠心病诊治中心、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
目前,瑞金医院心脏科拥有床位数104 张,共有医师39 名,护士39 名,中、高级以上职称医师和研究人员共34 人,现有主任医师 6 名,副主任医师9 名,有博士学位12 人,90% 以上医生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约60% 医生在美、法、澳洲等国学习深造。
设博士后
流动站 1 个,拥有博导 5 名,硕导7 名。
本科室独立拥有磁导航系统、DSA、彩色多普勒超
声心动仪、心脏三维电生理标测导航系统、血管内超声显像仪、、运动平板分析系统、心脏
射频消融仪、多道心电血压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设施,为优良的医疗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
设备支持。
同时,心内科还拥有完善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斑马鱼实验室,为基础研究提供
平台。
本学科的学科水平和临床疾病管理被国内同行给予高度评价,在等级医院评审中成绩
优异。
危重冠心病诊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和有效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衰的诊疗
是学科的特色。
第四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科室简介:仁济医院心内科是我国第一批硕士博士授予点,由我国内科学泰斗黄铭新教授创
建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郑道声、黄定九教授等一批蜚声中外的心血管专家的努力使之声
名远扬。
当年的国内内科学界,素有“北有张孝骞(北京协和医院),南有黄铭新”之说;六七十年代的心脏病学对物理诊断的要求很高,郑道声教授能用听诊器听出心脏瓣膜狭窄程度,
先天性心脏病缺损的大小,与外科手术后的结果惊人地吻合,因此获得了“东方第一听筒”之美誉。
改革开放后的80 年代,黄定九,陈润芬教授留美归来,90 年代初率先在国内开展
了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为我国电生理治疗的迅速普及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其辉煌业绩载入我国电生理发展史册。
进入新世纪,何奔教授在国外完成系统深入的介入治疗培训,
出任心内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
近年来,心内科在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拓展新的治疗
领域的同时,积极倡导以病人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强调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回归人文的
精神,以规范化为抓手,以公益性为导向,建立了24 小时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将急性
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到97% 以上,达到或部分超过国际大型心脏中心的救治水平。
目前心内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首批冠脉介入培训基地,美国心脏学院继续教育基地;
以冠心病介入治疗为特色,多个亚学科(电生理起搏,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
竭,心脏影像,高血压)建设平台已经形成。
目前每年完成介入手术量在国内名列前茅,尤
其在疑难危重,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病变、完全闭塞病变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
疗等领域都处于国内领先的水平。
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国际性学术交流。
第五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新华医院
科室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隶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新华医院,是医院、医学院新一轮重点建设学科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科确立的主
要研究方向有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优化治疗,血管生物学和动脉粥样硬化调控
机制研究,高血压的临床和基因研究四个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在坚持医、教、研紧密结合,床边心脏病学、分子心脏病学和介入心脏病学相辅相成,整体快速全面发展,科室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日益提高,尤其在房颤、室速等难治性心律失常治疗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心血管科的心律失常、冠心病和心血管急重症抢救(CCU)三个亚学科的水平都处于上海市
前列。
心血管内科目前拥有普通床位104 张、监护床位19 张。
年出院近5000 例,年手术5000 余例,年门诊量30 万人次,单科门诊量位于上海各大医院前列。
目前全科共有医护人员123 名,心血管内科实力雄厚、人才济济,包括主任医师7 名、副主任医师9 名,其中博士生导师 5 名,硕士生导师 4 名,副主任护师 1 名,主管护师 6 名。
参考数据:
1.2017 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
1.2018各医院官网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