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月份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各月份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1月份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1月份气温、水温继续下降,预计水生动物养殖病害发生率与死亡率均会很低,但广大
养殖户仍然不能放松,要加强越冬管理,做好防寒抗冻工作。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供养殖户和生产单位参考:
1.加强越冬管理。

为了使养殖生物安全过冬,室外池塘应适当加深水位,温室养殖要做
好加温和调节水质工作;同时提前加固,备好应急材料,防止雪灾对温室的损害;网箱养殖应减少操作、防止擦伤。

2.及时起捕水产品。

养殖水产品都已进入捕捞期,养殖户要及时起捕,且随着春节的来临,进入成鱼上市旺季,拉网、运输会较频繁,养殖户要注意捕捞操作,防止鱼体受伤。

3.做好清整消毒工作。

对已经全部起捕的养殖塘,要做好塘埂、堤坝、沟渠的清整修理;抓住晴好天气进行干塘清淤和曝晒,最大限度杀灭病原生物,为新的养殖打好基础。

对于清塘之前不能排水的池塘,可以进行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千克~150千克溶化后立即趁热全池均匀遍洒。

4.抓好常规鱼种放养。

常规鱼种放养应选择健康鱼种,放养前做好消毒工作,有条件的还可做好免疫工作,放养过程要小心操作,避免机械损伤。

二月份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二月份,农历节气是立春和雨水,传统春节也在二月份。

春天伊始,雨水增加,气温逐渐回升,但仍较冷,水产养殖品种还处于越冬期。

今年为暖冬天气,但仍要预防倒春寒极端天气,渔业生产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抓紧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利用渔闲时机,对已卖完鱼的空鱼池及时进行清整。

首先排干池水,对鱼塘清淤,扩大鱼池深度,增加养殖空间,水深要达2~2.5米。

其次要整修加固池埂,修补渗漏,铲除杂草。

另外要冰冻日晒池底半月以上,以杀灭鱼池中的病原体和其它有害生物,促进有机物分解。

二、做好鱼种放养
第一步清塘消毒。

池塘留水深10厘米,首先按每1亩用生石灰90公斤或含氯30%的漂白粉4公斤,调成糊状均匀泼洒全塘;然后灌满池水,每亩用漂白粉12公斤,撒布均匀,充分搅动。

一般7天后即可放鱼种。

第二步肥水下塘。

清塘5~7天后施基肥。

一般每亩池塘施经发酵的猪、牛粪500~700公斤或人粪200公斤(新塘或瘦塘可多施),然后注水,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提供天然饵料。

第三步选择鱼种适宜规格。

投放的鱼种,草、鲢、鳙鱼体长应在15厘米,鲤鱼13厘米,鲫鱼和鳊鱼10厘米以上。

选择鱼种要规格一致、体质健壮,有利于提高鱼种的成活率。

第四步鱼种消毒。

鱼种要在消毒后入池。

一般用3%~5%漂白粉和8%硫酸铜浸洗鱼种20~30分钟;或用3%~5%食盐水浸洗5~10分钟,以杀灭鱼体表的病原菌。

第五步抓紧早放。

冬至至春节前后,或水温在8~10℃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

这时水质稳定,鱼体结实,在捕捞和运输途中鱼体不易受伤,死亡率和发病率低。

同时,鱼种及早得到稀养,提早适应环境,早开食,增重快。

放养时,以选在晴天中午进行为好,温度过低的霜天和雨雪天不宜放养,要防止冻伤鱼体。

三、加强鱼池的早春管理
(一)鱼种及成鱼养殖管理
池塘要有专人负责管理。

应每20天换水1次,每次加水15~20厘米,实行先放后灌,调节水质,天气骤冷,要加深水位至2米以上;长时间没有补水且含氧较低的池塘,每亩用硝酸铵5~6公斤、过磷酸钙3~4公斤,混合装入细眼的布袋中挂在水下,在晴天中午用竹竿搅动部分塘底,过一段时间再搅动另一部分,每月1次。

越冬塘要适当投放些有机肥、酒糟、豆饼或菜饼等,以提高水温和满足越冬鱼种少量吃食的需求。

开春水温达7~8℃时应早投饵施肥,培育肥水,促鱼快长。

越冬期间鱼种易感染水霉病、赤皮病等。

水霉病可用4%的食盐和4%的小苏打液混合泼洒全池,或每亩、水深1米,用10毫克/公斤漂白粉液遍洒。

患赤皮病第1天用1毫克/公斤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第2天用生石灰0.5公斤泼洒一次,第4天再用漂白粉1毫克/公斤泼洒一遍。

斜管虫病和丝虫病按每立方米水用硝酸亚汞0.1~0.2克化水全池遍洒,或每立方米水用干辣椒粉0.25克,生姜0.1克,加水煎煮取汁全池遍洒,连用两次。

鱼虱用90%的晶体敌百虫0.2~0.5毫克/公斤遍洒。

(二)亲鱼培育管理
加强亲鱼培育,促使亲鱼体质强壮,性腺发育好,为鱼苗繁育做好准备。

每隔7天-10天还应追施1次有机肥,追肥量为10千克-15千克/亩,以保持池水肥度,增加浮游生物的繁殖量,保证鲢、鳙的饵料供给。

在冬季的晴暖天气,当水温达6℃以上时,应适量投喂豆饼、小麦或配合饲料,供亲鱼摄食,以增体质、不掉膘。

草、鳊亲鱼池塘还应投喂部分新鲜菜叶等,以弥补青料不足。

青亲鱼池塘需投喂部分螺、蚬、蚌肉等。

另外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注意观察水质和亲鱼的活动等情况;定时加注新水,保持最深水位,以稳定或提高池水温度;适时开启增氧机,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以上。

(三)河蟹养殖管理
一是河蟹放养。

武汉地区一般在二月下旬开始放养蟹种。

放养的蟹种应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无损伤、无寄生虫附着。

选择天气晴好,气温比较适合的日子。

放养前要培肥水质,放养密度以每亩600-900只。

如果养殖的蟹池面积比较大,则需要在塘内先用网布进行小面积围栏,进行强化培养,蛻壳数次后再放开养殖。

二是种植水草。

二月份种植伊乐藻。

此外,还要做好越冬河蟹的病害防治工作。

四、积极应对雨雪倒春寒极端天气。

一是加固渔业设施保种;二是提高水位保温;三是冰面扫雪打孔放缺氧;四是安全作业防意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