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方向工程硕士FAQ
1.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数据资源。
随之而来的数据仓库、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等围绕大数据的商业价值的利用逐渐成为行业人士争相追捧的利润焦点。
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
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2.大数据几大特点?
大数据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
共计四个层面:
(1)数据体量巨大。
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1T=1024G;1P=1024T)。
(2)数据类型繁多。
前文提到的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
(3)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
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
(4)处理速度快。
1秒定律。
最后这一点也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
3.哪里会产生大数据?
如网络日志,传感器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数据(由于数据革命的社会),互联网文本和文件;互联网搜索索引;呼叫详细记录,天文学,大气科学,基因组学,生物地球化学,生物,和其他复杂和/或跨学科的科研,军事侦察,医疗记录;摄影档案馆视频档案;和大规模的电子商务。
4.大数据的应用领域?
目前大数据应用较广的行业有:电子商务、能源、医药、零售、互联网企业等等(1)政府:公共卫生安全防范、灾难预警
(2)医疗机构:建立患者的疾病风险跟踪机制,提升药品的临床使用效果
(3)电商公司:向用户推荐商品和服务
(4)旅游网站:为旅游者提供心仪的旅游路线
(5)企事业单位:提升营销的针对性,降低物流和库存的成本,减少投资的风险等等5.大数据时代来临对社会和生活会造成哪些影响?
大数据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从生活到思维上革命性的变化,如:
(1)企业和政府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会出现从“经验即决策”到“数据辅助决策”再到“数据即决策”的变化;
(2)人们所接受的服务,将以数字化和个性化的方式呈现,借助3D打印技术和生物基因工程,零售业和医疗业亦将实现数字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3)以小规模实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为主要手段的科学分支,如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将会向大规模定量化数据分析转型;
(4)将会出现数据运营商和数据市场,以数据和数据产品为对象,通过加工和交易数据获取商业价值。
6.大数据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经营策略和决策信息方案将受到严重冲击,大数据将帮助企业精确分析、判断、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
传统的商业智能系统中用以分析的数据,一般都是企业自身信息系统中产生的标准化、结构化的运营数据。
然而,通常这些数据只占到了企业所能获取的数据中很小的一部分,还存在有大量的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
从企业战略着眼,信息就是财富,企业如果对这些大数据管理得当,就可以发掘出更为强大可靠的决策信息。
因此,企业需要从战略高度更为有效地管理好、利用好大数据,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协助决策者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7.大数据时代的行业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
当前全球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或者相关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的使用在互联网行业,比如百度、腾讯、淘宝、新浪等公司已经成为标准。
而像电信、金融、能源这些传统行业,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尝试或者考虑怎么样使用大数据解决方案,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社会各行业急需大量“大数据”新型人才,精通“大数据”的专业人才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业务角色,“大数据”从业人员薪酬持续增长,未来大数据技术人才将是新社会形势的时代宠儿。
8.当前大数据人才需求岗位及职责要求?
(1)大数据分析师
运用算法来解决分析问题,并且从事数据挖掘工作,负责业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对多
种数据源进行深度挖掘、深度分析和建模;对各类需求数据进行挖掘、统计建模分析,并提交有效的分析报告,为公司运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大数据系统研发工程师
负责分布式系统中间件的开发和改进、参与大数据平台管控系统的研发工作、包括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业务模型构建、大数据存储等设计问题、根据客户大数据处理应用和服务要求,编写需求分析报告及技术解决方案。
(3)大数据应用开发工程师
负责搭建大数据应用平台、开发分析应用程序。
收集、了解行业大数据动态。
参与公司级大数据产品和应用规划、大数据技术研究、平台架构设计、应用场景设计,协调指导其他部门应用大数据技术。
(4)数据可视化工程师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精神,责任心强,拥有优秀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企业整体数据可视化方案、提升整个团队的数据可视化能力、增强现有数据产品的可视化展现与分析能力。
开发基于数据可视化的全新数据产品,为客户商业生态提供数据服务。
9.大数据方向工程硕士报名事宜
(1)报考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较系统的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开发或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2)学习年限: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年限一般2—4年。
(3)学位授予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规定学习年限内修满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授予学位条件者,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10.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二者是什么关系?
专业学位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它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
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一起构成现代高等教育学位体系不可缺少的两大组成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都是建立在共同的学科基础之上的,攻读两类学位者都需要接受共同的学科基础教育,都需要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与技术。
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两类学位获得者进一步深造可以交叉发展。
比如:学术硕士学位获得者可以攻读专业博士学位,
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也可以攻读学术博士学位。
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不同。
高等教育越成熟,两个体系的划分越明晰。
学术学位主要面向学科专业需求、培养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学术创新,培养具有原创精神和能力的研究型人才。
专业学位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具有较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人才,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等。
设立学术学位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的普遍需要和社会基础研究人才的需要,因此,学术学位所表征的主要是学位获得者在相应的学科领域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论的修养水平,职业能力并不被纳入其重点考虑的范畴。
设立专业学位主要是为了满足特定社会职业的专业人才需求,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主要着力于培养受教育者应用型开发性研究与设计能力;专业学位表征的主要是其获得者具备了特定社会职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具备了从业的基本条件,能够运用专业领域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有效地从事专业工作,合理地解决专业问题。
11.为什么无学历证书只有学位证?
研究生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学历教育由教育部学生司负责,学生经过脱产学习、考试,通过论文答辩后既有学位证书又有学历证书;非学历教育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学生毕业后只有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
专业硕士(单证)不是学历教育,申请人在获得学位后,表明其在学术上已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
因此申请人的学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其获得的学位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获得的学位证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