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随笔: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教学随笔: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教学随笔: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居里夫人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在教师的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多姿多彩的,每个学生都散发着各自不同的光芒。

作为教师,必须具有一颗爱心,而且还应具有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开学伊始,每班要推选一个好少年,接受市级的表彰。

我很高兴,因为终于有机会让我们优秀的学生走向更广大的舞台。

我在班级里宣布这个消息并鼓励孩子们毛遂自荐,但孩子们的反映让我又气又急——没有一个人有勇气举起手说:我来做这个好少年。

我有些气急败坏了,大声地说:有些同学非常优秀,我希望你们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长处,老师希望你们大胆地自荐!但是,孩子们依然支支吾吾欲言又止,还有几只小手几乎就要举起来了,又马上放下了。

农村孩子较于城市孩子相比缺乏自信,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作为老师,我觉得我应该为此做出一些努力,去改变我们整个班级的这种不自信的氛围。

正巧,本学期第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中有一题是: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我思考了许久,决定用最浅显的问题去问孩子们。

我问他们:“觉得自己还不错的同学把手举起来。

”班级里一下子沉默了,过了一会,只有几只小手颤颤地举了起来。

由于有了之前的经历,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心中早有准备。

于是,我清了清嗓子。

“请大家把手放下。

下面听老师来说,如果你觉得你做得到,就把手举起来。


孩子们面面相觑,但还是听话地照做了。

“上课认真听讲的,做作业一丝不苟的同学,把手举起来。

”我一边说,一边慢慢扫视每个同学的反映。

只见,有十几只小手端端正正地举着。

我心中一喜,继续问道:
“回家后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的同学,把手举起来。


“有一项才艺是拿得出手的。


大人们常说“人小鬼大”,与学生相处了一个礼拜,我们相互之间都有了一些深入了解:孩子们,一个个都很聪明、懂事,并且纯真可爱,但是有时候会利用小聪明“偷懒”……
今天的美术课上,我给四(2)班的学生们上了一堂《四季的色彩》:在讲完后课,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些示范图案供学生参照:爱心、云朵等,接着请学生们动手绘画。

“开始动手绘画”的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忙举手找我帮忙:“许老师,我想剪爱心型的轮廓,可是我不会画爱心。

你帮我画吧?”我想都没想,接过来就帮那位学生画好了。

刚画完,边上一位同学也说不会,后面又有一个学生说不会画“云朵”图形,紧接着有两位……怎么那么多人?我诧异。

于是我停住手,走回讲台问:“还有哪些同学想画黑板上的图案却不会画的?”“唰”一声,班上一大半的同学举起手来。

我纳闷,这图形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简单,却有这么多学生说不会,是真不会?我心中琢磨,回想起以前的学生,也经常会有好几多学生请我帮忙剪爱心等,都是一样的学生,为了不养成他们“有求必应”的心理,我想了一个好方法。

“许老师可以帮助你们画,但是如果有一天你们的考试中也让你们画爱心或者别的图形,你怎么办?遇到问题时,请同学先要自己思考、琢磨,如果思考、琢磨后还不会,这时,你就该找老师帮忙。

但是,如今我们是不是这样呢?” 看着学生惭愧的目光,我回头望了望黑板,突然灵机一动:“俗话说:没有笨孩子,只有懒孩子。

其实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聪明,而且都是画画能手,接下来,许老师要教给大家一个画图形的好方法:用数字画画。

先来看这个爱心,爱心是对称图形,我们把纸对折后只需画半个爱心,然后再看许老师把爱心的“心间”画到纸的底端,这线条连起来,像数学中的哪个数字?”“2!”同学们恍然大悟,大声的喊了起来。

“对,2我们都会写,所以,爱心我们一定也都能画!我们在来看云朵……”“3!”我话还没有说完,同学们就一齐说了出来。

“对了,真聪明,其实数字还能画出许多漂亮的图形,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去‘探索’,能行吗?”“行!”学生们异口同声,接着就开始认真的动手绘画。

邻近下课,学生们都乐呵呵把作品交给我,有许多作品上还写着这个图形是从哪个数字变来的等等。

如今的学生都非常聪明,但有时他们会无意的把“聪明”变成“小聪明”,作为老师,其实你很容易发现,就像这个画图形的事件,其实学生们都能画出来,只是看到老师帮助了某个同学后,自己也懒的去动手,心想老师也会帮助你……其实这些情况不是老师单单一句“你们自己能画,自己画”或是“老师不忙你画”就能解决的,学生有学生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需要特别的教育方式。

但是一句“没有笨孩子,只有懒孩子”却正好触动了孩子们的心弦,孩子们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心态,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他们是无法容忍而一个“笨”字和一个“懒”字的,于是,老师的话语成为他们的无形挑战。

同样的线条与图形,同样是自己的绘画能力,开始有那么多的学生理直气壮的说不会,需要帮忙,但在几句话后,不会画的孩子也会画了,而且是变着花样画。

教学生用数字画画只是一个小引子,重要的是让学生探索,在遇到问题时,如何开动自己的脑筋,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师生之间真正的心灵相遇、相通与交融是需要真诚的投入和真诚的关爱。

虽然,我现在教的是高年级,我们相互间都是陌生的,甚至我会对着某一位学生叫着另外一个学生的名字,但是孩子们没有嘲笑我,他们会很耐心地给我介绍,帮助我认识他们。

我想,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师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交流。

学生才能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

班级中有位学生,开学第二天就没交作业。

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你的作业呢?”他胆怯的回答:“我…我忘带了。

”“真的是忘带了?”我问。

他看了看我,默不作声。

我想了想说:“老师觉得如果你没写作业告诉我,我会接受你搞砸的这个事实,因为犯错是难免的。

但是千万不能欺骗老师,你知道吗: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你一旦欺骗了我,我们之间的信任就永远破裂了,而且无法修补。

”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轻声地说:“老师,对不起,我忘记写了,我以后一定记得,相信我好吗?”最后我还是原谅了他。

我认为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会比惩罚更强烈,在学生心中,老师对他的信任可能大于一切。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是渗透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它不需要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也不需要气壮山河的豪迈激情,它需要的只是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

我坚信,只要心中有爱,我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上帝,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我面对的全体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