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环境伦理学

第三讲环境伦理学


第二讲 人对自然有义务吗?

美国环境伦理思想史回顾 保全还是保存?
保全(conservation):可以根据大多数人的长远利 益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在自然面前要“有所 作为” 保存(preservation):不应该以任何理由对原始森 林和荒野进行开发,人应该对自然“无所事事” 缪尔(John Muir)和平肖(Gifford Pinchot)的争 论
“给道德计算加上时间的地平”(纳斯斯Hans Jonas) “代际接力”——(舒列塔—弗列切特,K. S. Shrader-Frechette)
3.挑战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与环境问题பைடு நூலகம்
“资本的逻辑”, “资本和自然的矛盾”, “绿色资本主义的不可能性” 未来:“生态社会主义”

结语

环境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它的出现 使通行的社会经济体系和道德观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 战。要想战胜这一困难,全世界各国人民只有改变近代 以来的“支配自然”的价值观,确立起公平地分配有限 的资源和承担环境责任的原则和制度,实现“环境正义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实现社会正义,这不仅需 要社会变革,而且每一个人还必须具备为了地球这一整 体意识,发扬英雄主义,进行针对自己的道德革命:一 场超越近代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道德革命。这不仅 仅是哲学家的工作,而是每一个地球人的使命。这场道 德革命进行的越早,我们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这是源自同人的价值的一种类比 :

人对拥有 “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 的自然物拥有义务 人的价值的难点:工具性价值和内在价值 从主体性的角度 从整体主义角度
自然拥有“内在价值” 的两种论证:

“自然价值论”存在的三个问题
(1)关于自然因具有某种“主体性”就 有“内在价值”这一推论 (2)关于从“无机物是生态系的一部分” 推出无机物也具有“内在价值”这一推论 (3)关于从自然具有“内在价值”推出人对 自然有义务这一推论 /shipin/20 10/09-16/news17825.html


农药的替代品 有机磷酸酯,氨基甲酸酯。 有机农业的推广 例如:稻田除草——鸭田生态种植米
一场真正的道德革命
环境危机的解决 环境危机的原因在于人类自身(地球温暖 化)—限制人类自身—法律和道德 自我意识的存在物——个体和人类对危险 的不同态度(环境问题的整体主义性质和 国家、企业、个人的自由)——人类合意 的必要性——价值观、道德 法律和政策的依据——道德,伦理 使保护环境成为习惯——伦理(改造人的 “心灵”的学问,靠良心限制自己的行 为)。
10岁出版了第一本小说。 宾夕法尼亚州女子学院文学学士、约翰霍普金斯海洋生物学的文学硕士、

主张“文学和科学不能截然分开,科学的目 标是发现和阐明真理,而我也把它作为文学 的目标”
1941年《在海风的吹拂下》 1951年《我们周围的海洋》
1962年《寂静的春天》
背景
1947年——1962年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 工业大国。新生产力及生活舒适性的新标 准。 新阶级——凭劳动成为新阶级、受雇于新 型企业、一流大学的文凭。 新生活空间——郊区 新生活方式——交通(公路及汽车)、家 务(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 新技术奇迹——化学工业、建筑业、公路、 塑料、燃料及各种化学产品

伦理。 “环境的伦理”—“近亲伦理” “为了使用环境的伦理”—“管理伦理” 美国式环境伦理的缺陷 狭隘性:只有那些承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的理论 (“动物的权利论”、“生命中心主义”、“大 地伦理”和“伦理整体主义”、“自然的价值” 以及“深层生态学”)才属于环境伦理学,而人类 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以及另辟途径的社会派 环保思想、生态女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被 剔除到环境伦理之外。 保护熊猫的两种理由 缺少对社会原因的关注,主题的错位:环境正义、 公害、企业的责任、国际上的合意
今天你微笑了吗?
第一讲 :一场真正的道德革命
《环境伦理学》存在的理由
基里巴斯代表团
东非肯尼亚9月下雪
资源枯竭:石油和煤炭 罗马俱乐部的预言及其反对意见 环境污染:地球气温的升高 人口增加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寂静的春天》的可能性,人类文明断裂的 危机
《寂静的春天》与Rachel Carson

雷根(Tom Regan)的两个条件:
“第一,它必须主张,某些非人类存在物拥有道德地位 (moral standing)。 第二,它必须主张,拥有道德地位的存在物不局限于拥有意 识的存在物这一范围。换句话说,所有有意识的存在物和一 些无意识的存在物拥有道德地位” 。 动物,植物,荒野

只有满足了第二个条件的伦理才算做真正的环境

人“对自然的支配”的两种类型
mastery与domination


(1)类似于主人对奴隶那样的绝对统治(绝对的支配); 林怀特,基督教《创世纪》 (2)在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的合理控制(有责任的支配) “ 托 管 人 精 神 和 协 助 自 然 〔stewardship and co-operation with nature〕”的理念

发展中国家的立场:
富人的傲慢和“白人中心主义” “他们对狗、树和荒野的关爱甚至超过了对他们的同 类”。 (印度学者古阿)。


环境伦理和生态伦理。
环境,环人之境,——以人中心。 生态,无中心,生物之间的联系—自然中心 应使用“环境伦理学”这一译名。理由:第一,生态系各物 种及其个体之间不存在着什么伦理;第二,环境伦理学还应 该包括环境正义和社会派环保思想等更广泛的内容。
农药踏车—昆虫的物种有一百多万种(不 包括个体)产生抗体的害虫生存-研制新的 农药 1938年产生抗体的害虫7种;1984年447 种 寂静的鸟儿 明天的寓言

问题点及解决方法

美国在向不发达国家(非洲及南美)出口农药 合成化学品的危害10万种,每年向市场投放新产 品1000多种。

西方的三种传统:
(1)“保存”、神秘主义;(2)“绝对的支配”;(3)“保 全”、“有责任的支配”。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

传统伦理学的共同体范围
康德、社会契约论 “目的”和“相互性”——有自我意识的道德存在物 人对自然没有直接义务

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 III)的内在价值论
1.挑战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的支配”:把自然作为对象和手段 以人的利益作为价值标准;自然没有内在价值

非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
感觉中心主义

环境伦理学的目标: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确立自然的内在价值,把道德扩展到大自然中去 美国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 中国的环境伦理学

药物——抗生素、青霉素、农药




DDT有机氯一种含氯的碳氢化合物 1874年德国人发明,1936年被瑞士化学家发掘并用作农 药。第二次世界大战贡献巨大: 斑袗伤寒的克星——挽救生命 杀害虫——农作物的救星 “斑袗伤寒及其狐朋狗友——瘟疫、霍乱、伤寒、痢 疾——对战争的决定作用要大于恺撒、汉尼拔、拿破仑 等历史上所有的伟大统帅” 问题的出现 农药的致命性及持久性 数年内不会在自然环境里分解,会在食物链中积累和富 集 猫头鹰——蛇-老鼠-农药植物

学习环境伦理学的意义
如果我们确立了一个保护
环境的伦理道德,并最终能 够成为地球上所有人的行为 准则,那么这可能是哲学和 伦理学为地球所做出的最大 贡献。
环境伦理学

美国式的环境伦理学
以美国为代表的环境伦理学一般只承认有关“自然的权利”的 讨论属于环境伦理学的内容,甚至把是否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 或权利看作是能否称得上环境伦理的唯一标准。


赫泽赫奇峡谷的水库
帕斯莫尔的定义:
保全是保护节约(save)之意; “为保护而进行的保护”是保存

帕斯莫尔的“人对自然的责任”

美国的环境运动的三个阶段(纳什):
“自然环境保存运动”(Preservation Movement)阶段; “自然保全运动(Conservation)”阶段; “环境主义(Environmentalism)运动”阶段。

2.挑战自由主义

有限性和自由主义的矛盾
“救生艇理论” (Garrett Hardin,哈丁)

对自由进行限制(生殖自由和经济自由)
“共有地的悲剧”(哈丁) “环境伦理是自由的敌人”(加藤尚武)

用整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民主主义)
“环境整体主义”(克里考特) “地球全体主义”(加藤尚武)

用历时性反对共时性
母乳-被污染的鱼


研究报告指出,以广州、香港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母 乳中DDT的含量严重超标。研究组认为DDT含量的升高 是源于新污染源的输入,怀疑与农药三氯杀螨醇有关。 因为春耕时节,空气里的DDT会大幅升高。为此,他们 开始调查珠三角的农药市场,三种正广泛使用的三氯杀 螨醇类农药被怀疑为主要元凶,其中的DDT含量严重超 标。国家标准为DDT含量不能超过0.5%,而其中一种 竟然高达19.6%。 对于DDT超标,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张 干透露,怀疑呼吸和吃鱼可能是居民摄入DDT的主要途 径,而这也是当地母乳中含有大量DDT的原因。当地55 件鱼样品分析的结果显示,这些鱼体里含DDT虽未超过 国家标准,但比起邻近的印度、越南,仍高出了2-3倍。 而研究发现,珠江三角洲大气和河流中含有浓度居世界 前位的DDT。

小结
哲学不仅“需要走向原野”,学
会“像山那样思考”,同时还要 回到社会,要像苏格拉底那样关 注人自身,寻求正义。环境伦理 学在把人的视野引向大自然的同 时切忌忽略人自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