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文归纳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文归纳

与快题相关的设计规范
1、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
1、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

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
2、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
3、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4、学习辅导部分由综合排练室、普通教室、大教室及美术书法教室等组成。

其位置除综合排练室外,均应布置在馆内安静区。

5、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
6、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

7、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的主要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

8、文化馆屋顶作为屋顶花园或室外活动场所时,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20m。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1、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
3、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
4、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
5、最大视距尚宜控制在36m以内,最大值不应大于40m。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1、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
2、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3、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4、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

教室的
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5、教学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单内廊的形式。

6、教学楼走道的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7、教学用房:内廊不应小于2100mm;外廊不应小于1800mm。

行政及教师办公用房不应小于1500mm。

8、实验室宜设在一层;其窗不宜为西向或西南向布置。

实验室的窗宜为南向或东南向布置。

9、生物标本室宜为北向布置,
10、美术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美术教室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

11、阅览室应设于环境安静并与教学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
第2.2.3条托儿所、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1、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

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m2。

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

2、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式计算值:室外共用游戏场地面积(m2)=180+20(N-1)
3、单侧采光的活动室,其进深不宜超过6.60m。

楼层活动室宜设置室外活动的露台或阳台,
4、幼儿卫生间应满足下列规定:卫生间应临近活动室和寝室,厕所和盥洗应分间或分隔,并应有直接的自然通风。


个厕位的平面尺寸为0.80m×.070m,沟槽式的槽宽为
0.16~0.18m
5、音体活动室的位置宜临近生活用房,不应和服务、供应用房混设在一起。

单独设置时,宜用连廊与主体建筑连通。

6、在幼儿安全疏散和经常出入的通道上,不应设有台阶。

必要时可设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

7、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0m。

二、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

三、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0.15m,宽度不应小于0.26m。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1、汽车库不应与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组合建造;
2、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

3、两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

4、停车场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停车数量不超过50辆的停车场可设一个疏散出口。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建筑物与相邻基地边界线之间应按建筑防火和消防等要求留出空地或通路。

2、建筑物高度不应影响邻地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

3、基地通路出口位置: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2)、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
3)、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
4)、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5)、当基地通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
6)电影院、剧场、文化娱乐中心、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
(1)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
(2)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
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
(3)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
道的交叉口;
(4)、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
4、基地内通路
1)、基地内应设通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

通路应能通
达建筑物的各个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围应留的空地。

2)、长度超过35m的尽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


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2m×12m。

5、通路宽度
1)考虑机动车与自行车共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应小于7m。

2)、消防车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3.50m。

3)、人行通路的宽度不应小于1.50m。

6、通路与建筑物间距
7、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
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

8、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0.65m;单侧隔间至
对面墙面的净距及双侧隔间之间的净距:当采用内开
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
1.30m;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00m、进深大于
4.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
通楼梯间的出口。

2、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高-高=13
高-裙,1,2级=9
裙-裙,1,2级=6
3、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当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

高层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80m。

4、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5、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00m。

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上空4.00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6、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

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7、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0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托儿所、幼儿园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应独立建造。

当必须设置在其他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出入口。

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其宽度不应小于
3.00m。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1、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

主要出入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入口车道上方宜设雨棚。

2、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入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3、锅炉房、冷却塔等不宜设在客房楼内,如必须设在客房楼内时,应自成一区
4、主要乘客电梯位置应在门厅易于看到且较为便捷的地方
5、会议室附近应设盥洗室。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1、图书馆当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必须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人口。

2、设有少年儿童阅览区的图书馆,该区应有单独的出人口,
室外应有设施较完善的儿童活动场地。

3、设备机房,不宜与阅览室毗邻
4、进行无障碍设计
5、阅览室防止阳光直晒。

东西向开窗时,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

6、开放时间长的阅览室宜邻近门厅布置。

7、超过300座位的报告厅,应独立设置安全出口,并不得少于两个。

1300座位以上规模的报告厅应与阅览区隔离,独立设置且报告厅,宜设专用的休息处、接待处及厕所;8、美工用房最好北向布置,工作间内应设置给排水设施,或设小洗手间与之毗邻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1、在总平面布置上,应防止厨房(或饮食制作间)的油烟、气味、噪声及废弃物等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位于建筑的下风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