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机械《金属工艺学》复习材料

10机械《金属工艺学》复习材料

一、选择题1、下列不是金属力学性能的是( D )。

A、强度B、硬度C、韧性D、压力加工性能2、工程上一般规定,塑性材料的δ为( B )。

A、≥1%B、≥5%C、≥10%D、≥15%3、试样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 D )。

A、抗压强度B、屈服强度C、疲劳强度D、抗拉强度4、珠光体是( A )。

A、铁素体与渗碳体的片层状混合物;B、铁素体与奥氏体的片层状混合物;C、奥氏体与渗碳体的片层状混合物;D、铁素体与莱氏体的片层状混合物。

5、钢的含碳量一般在( B )。

A、0.77%以下B、2.11%以下C、4.3%以下D、6.69%以下6、为了减小淬火内应力和降低脆性,表面淬火后一般要进行( B )。

A、正火B、低温回火C、中温回火D、高温回火7、20Cr是( D ) 。

A、调质合金钢B、中淬透性钢C、高淬透性钢D、低淬透性渗碳钢8、下列是铸造特点的是(C )。

A、成本高 B 、精度高 C、适应性广 D 、铸件质量高9、为防止坯料在镦粗时产生弯曲,坯料原始高度应小于其直径 ( C ) 。

A、1倍 B 、2倍 C、 2.5倍 D、 3倍10、焊接时,焊接电流主要根据 ( A ) 选择。

A、焊条直径B、焊接方法C、焊接接头D、坡口11、根据拉伸实验过程中拉伸实验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力—伸长曲线(拉伸图)可以确定出金属的(A )。

A、强度和塑性B、强度和硬度C、强度和韧性D、塑性和韧性12、共析钢的含碳量为(A )。

A、Wc=0.77%B、Wc>0.77%C、Wc<0.77%D、Wc=2.11%13、为保证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对轴、丝杠、齿轮、连杆等重要零件,一般采用的热处理方式是(D )。

A、淬火B、正火C、退火D、调质14、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是气体渗氮法。

它是在渗氮罐中进行加热时,不断通入(B )介质。

A、氮气B、氨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15、45钢是( B ) 。

A、碳素结构钢B、优质碳素结构钢C、碳素工具钢D、优质碳素工具钢16、机床的床身一般选(C )。

A 、焊接B 、锻造C 、铸造D 、冲压17、空气锤的动力是 (B ) 。

A 、空气 B、电动机 C 、活塞 D、曲轴连杆机构18、在终锻温度以下继续锻造,工件易 ( D ) 。

A、弯曲B、变形 C 、热裂 D、锻裂19、下列符合焊接特点的是 ( C ) 。

A、设备复杂B、成本高C、可焊不同类型的金属材料D、焊缝密封性差20、对于车单线螺纹,工件旋转一周,车刀必须移动(A )螺距。

A、一个B、两个C、三个D、n个21、车削的切削用量是指(C)。

A.主轴每分钟转数、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切削深度);B.材料的切除率即单位时间里所切除材料的体积;C.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切削深度);D.切削厚度、背吃刀量(切削深度)和走刀次数。

22、齿轮常用的材料为(B )。

A .08FB .45钢 C. 65Mn D.9SiCr23、用刚性夹持法来减小焊接件的变形,只适用于焊接(B )。

A.铸铁 B.低碳钢 C.工具钢 D.高碳钢。

24、过共折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应选择在(A )。

A.Ac1+30~50℃ B .Ac3+30~50℃ C.Accm以上D.A3以上25、为提高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通常采用( B )处理。

A .完全退火B .正火C .球化退火 D.淬火26、YG15硬质合金刀具常用于切削(C )材料。

A .不锈钢 B.耐热钢 C.铸铁 D.一般钢材27、精车铸铁工件时一般(A )。

A.不用切削液或用煤油; B.用低浓度乳化液;C.用切削油; D.用高浓度乳化液。

28、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弯曲变形,所用右偏刀的主偏角常为(D )。

A .45° B.60° C.75° D .90°29、我国劳动人民在3000年前的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

青铜是铜锡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塑造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取青铜样品8.1g,经分析其中含锡0.9g,此青铜中铜与锡的质量比是(C )。

A.9∶2 B.9∶1 C.8∶1 D.4∶130、用金属型和砂型铸造的方法生产同一个零件毛坯,一般是(A )。

A.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大,力学性能高;B.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大,力学性能差;C.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小,力学性能高;D.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小,力学性能差。

二、判断题1、热加工是指在室温以上的塑性变形加工。

(×)2、焊接结构工艺性一般包括焊接结构材料的选择、焊缝布臵、焊接接头及坡口形式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3、设计板料弯曲模时,必须考虑弯曲件的回弹问题。

(√)4、磨具的硬度是指磨具上磨粒的坚硬程度。

(×)5、拉削适宜加工生产批量大的型孔及孔内键槽。

(√)6、随着铸造生产的发展,砂型铸造将逐步被特种铸造所取代。

(×)7、积屑瘤的产生对精加工不利,但对粗加工有一定好处。

(√)8、冷铁可以加快铸件某些部位的冷却速度,防止裂纹和缩孔的产生。

(×)9、只要认真操作,钻削可使孔壁的粗糙度下降甚至可达1.6μm以下。

(×)10、等温淬火与普通淬火比较,可以获得相同高硬度情况下的更好的韧性。

(√)11、合金的熔点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

(√)12、金属化合物的特性是硬而脆,莱氏体的性能也是硬而脆,所以莱氏体属于金属化合物。

(×)13、T10钢的碳的质量分数是10%。

(×)14、钢的最高淬火硬度,主要取决于钢中奥氏体的碳的质量分数的高低。

(√)15、大部分低合金钢和合金钢的淬透性比非合金钢好。

(√)16、工业纯铝中杂质含量越高,其导电性、耐腐蚀性及塑性越低。

(√)17、碳素钢中只含有铁和碳两种元素,不含任何杂质元素。

(×)18、零件工作时的切应力应与锻造流线一致。

(×)19、主运动可为旋转运动,也可为直线运动。

(√)20、钎焊时的温度都在450℃以下。

(×)21、零件工作时的正应力应与锻造流线一致。

(√)22、铸铁件因生产方法简单、铸造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等都好,所以得到广泛应用。

(×)23、焊接结构工艺性一般包括焊接结构材料的选择、焊缝布臵、焊接接头及坡口形式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24、设计板料弯曲模时,必须考虑弯曲件的回弹问题。

(√)25、正火和退火一样都是只用作预先热处理,而不能作为最终热处理。

(×)26、材料只要是加热后再进行变形就称为热变形,不加热时变形就是冷变形。

(×)27、研磨孔可以提高孔与其他相关表面的位臵精度。

(×)28、安装普通螺纹车刀时,只要使车刀刀尖角的平分线与螺纹轴线垂直,即可保证车削时获得正确的牙形。

(×)29、回火对钢性能的影响,一般是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强度、硬度降低,而塑性、韧性提高。

(√)30、布氏硬度测量法不宜测量成品及较薄零件。

(√)三、填空题1.常用的硬度表示方法有布氏、洛氏和维氏硬度。

2.自然界的固态物质,根据原子在内部的排列特征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3.合金中有两类基本相,分别是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

4.淬火前,若钢中存在网状渗碳体,应采用正火的方法予以消除,否则会增大钢的脆性。

5.工件淬火和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处理。

6.铸铁中碳以石墨析出叫石墨化过程。

7.球墨铸铁是指铁液在浇注前经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

8.锻压是锻造和冲压的总称。

9.焊接按焊接的过程特点可分为熔焊、压焊、钎焊三大类10.按所用气体的不同,气体保护电弧焊有氩弧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

11、通常把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12.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使用性能,反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另一类叫工艺性能,反映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13.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中所占位臵不同,固溶体可分为间隙固溶体和_臵换固溶体两种。

14.铁碳合金状态图中,最大含碳量为6.69%。

15.纯铁的熔点是1538℃。

16.钢的热处理工艺曲线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

17.常用的变形铝合金有防锈铝、硬铝、超硬铝、锻铝。

18.通常把铸造方法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类.19.按锻造的加工方式不同,锻造可分为自由锻、模锻、胎模锻等20.气焊中焊接火焰有三种形式,即中性焰、氧化焰和碳化焰21.C6132是车床,32表示最大车削直径为320mm。

22.在一定范围的切削速度下切削塑性金属时常会产生积屑瘤,积屑瘤的产生对精加工不利,但对粗加工有一定好处。

23.车刀的结构形式有整体式、焊接式、机夹重磨式和机夹可转位式。

24.金属的塑性变形会导致其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25.合金的结晶范围愈窄,其流动性愈好。

因此,在选择铸造合金时,应尽量选择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

26.金属的锻造性能常用塑性和变形抗力。

27.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

28.切屑的形状可分为带状切屑、节状和崩碎三类。

29.HT300是灰铸铁铸铁,其石墨形状是片状。

30.金属的结晶过程由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并且这两个基本是同时进行的。

四、名词解释1.硬度: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

2.HT200:最低抗拉强度为200MPa的灰口铸铁。

3.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经人工合成的多相固体材料。

4.塑性变形:当外力去除时,不能恢复而残留下来的变形。

5.金属化合物:合金组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晶格类型和性能不同于任一组元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6.特种加工:直接借助电能、热能、声能、光能、电化学能及特殊机械能等多种能量以实现材料去除的工艺方法。

7.刀具的耐用度:刀具两次刃磨中间的实际切削时间。

8.手工电弧焊:用手工操纵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方法。

9.切削运动:在切削过程中,加工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

10.不锈钢:能抵抗大气腐蚀或能抵抗酸、碱、盐等化学介质腐蚀的钢。

11.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性质的物质。

12.淬火:将钢加热到A C3或A C1以上温度,保温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13.模锻:在高强度金属锻模上预先制出与锻件形状一致的模膛,使坯料在模膛内受压变形,由于模膛对金属坯料流动的限制,因而锻造终了时能得到和模膛形状相符的锻件。

14.铁素体: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固溶体。

15.相:在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五、计算题1.有一d0=10mm,L0=50mm的低碳钢比例试样,拉伸试验时测得Fs=20.5kN,F b=31.5kN,d1=6.25mm,L1=66mm,试确定此钢材的σs 、σb、、ψ、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