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药类婴幼儿哮喘PPT优秀课件
医药类婴幼儿哮喘PPT优秀课件
婴幼儿哮喘
(bronchial asthma)
喘息综合症
喘息是一症状并非疾病 哮喘是喘息综合症的代表 40%婴儿和儿童早期有反复喘息 60%~70%在儿童中-后期缓解 若8~14岁仍有症状个体-哮喘(英) Peat跟踪8~10岁,16.1%吸入组胺气道异常,
2年后8.8%,12~14岁为6.3%,提示多数有喘 息随年齡增大不一定发展成真正哮喘(澳)
夜间症状 频繁
每日有症状,每 >1次/周 日应用β2激动剂, 发作时影响活动
≥1次/周,但<1 >2次/月 次/日
长期预防药物
每日用药,吸入型皮质激素> 1mg/日或吸入丁地去炎松> 1mgBid,如需要家用皮质激 素qod po
每日用药,吸入型皮质激素 400-800ug/日或吸入丁地去炎 松≤mg Bid
每日用药或吸入皮质激素 (200-400ug)或色甘酸钠
一级 <1次/周,间歇 ≤2次/月 不需任何药物 间隙发作 期无症状
鸣音消失 ➢ 哮喘持续状态:24小时
实验室检查
✓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 X线检查 ✓ 肺功能测定 换气流率和潮气量降低
残气容量增加 ✓ 血气分析 ✓ 皮肤试验
诊断与鉴别诊断
年龄<3岁,喘息反复发作,按计 分法(见表),总分≥5分确诊
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支 气管淋巴结结核、呼吸道异物
全世界有1亿多人患哮喘,近10年美、 英、法等哮喘患病率(尤其是儿童) 及死亡率有所上升。
支气管哮喘的现狀
全球有1.5亿患者 近10~20年间各地哮喘患病率上升近1倍 82~96年美国患病率增加58.6%,死亡率增
加55.6% 90~20年美国哮喘医疗费从62~126.9亿美元 上海90年患病率1.79%,20年4.52%,增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儿童哮喘治疗药物理想特点
婴幼儿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用时间长 口服有效 既有抗炎效应亦能减轻症状 对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荨麻疹有效
Johno Warner
控制发作:支气管扩张剂
1. 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激活腺苷酸 环 化 酶 → 细 胞 合 成 cAMP↑→ 支 气 管 平 滑肌松弛、肥大细胞膜稳定
肌痉挛,减轻气道粘膜水肿和炎症,减 少粘痰分泌
婴幼儿哮喘长期管理阶梯式方案 预防复发
哮喘治疗目标
• 控制哮喘症状至最轻,乃至无任何症状. • 使哮喘发作次数减至最少,甚至不发作 • 肺功能接近正常 • 吸入 2激动剂用量减至最少,乃至不用 • 活动不受限制,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工
作、学习 • 所用药物副作用最小,乃至没有
免疫改变
发病机制
基本特征:气管高反应性 基本病变:气管慢性(变应性)炎
症
免疫因素: 神经精神因素: 内分泌因素:
发病机制
基本特征:气管高反应性 基本病变:气管慢性(变应性)炎症
免疫因素:
神经精神因素: 内分泌因素:
过敏原+特异性IgE
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脱颗粒
白三烯C、D、E
婴幼儿哮喘长期管理阶梯式治疗方案
频繁
夜间症状
每日用药,吸入型皮质激素> 1mg/日或吸入丁地去炎松> 1mgBid,如需要加用皮质激 素qod po
长期预防药物
持续有症状,体力 活动受限
Ⅳ级
症状
级数
严重持续
婴幼儿哮喘长期管理阶梯式治疗方案
级数 四级 严重持续
三级 中度持续
二级 轻度持续
症状
持续有症状,体 力活动受限
去除病因 控制发作:解痉抗炎,缓解支气管平滑
肌痉挛,减轻气道粘膜水肿和炎症,减 少粘痰分泌
婴幼儿哮喘长期管理阶梯式方案
预防复发
婴幼儿哮喘长期管理阶梯式治疗方案
级数 四级 严重持续
三级 中度持续
二级 轻度持续
症状
持续有症状,体 力活动受限
夜间症状 频繁
每日有症状,每 >1次/周 日应用β2激动剂, 发作时影响活动
平滑肌收缩
粘膜水肿
分泌物增加
支气管狭窄
哮喘
Th2型T细胞
IL - 4
IL - 5
促进IgE生成
嗜酸性粒细 胞分化成熟
气管高反应性
发病机制
基本特征:气管高反应性 基本病变:气管慢性(变应性)炎症 免疫因素:
神经精神因素:
内分泌因素:
胆碱能神经 肾上腺素能神经
NANC
迷走神经 张力↑
β-肾上腺素受 体功能↓
152% 儿童哮喘脱课1010万天/年(全球)
病因
复杂,受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 多基因遗传 过敏体质 环境
哮喘患病率上升因素
变应原暴露增加:尘螨、花粉、猫、狗、蟑 螂、大豆、硬売果、乳品
大气污染,被动吸烟 呼吸道病毒感染-变性、坏死、脱落、N暴露 卫生假说: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
2. 茶碱类药物,抗炎、抑制肥大细胞和嗜 酸性细胞脱颗粒、刺激儿茶酚胺释放
3. 抗胆碱药物,有较持久解痉效果、可长 期给药
控制发作:肾上腺皮质激素
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增加 cAMP合成,阻止白三烯、前列腺素、 血栓素能介质释放,抑制血小板激 活因子生成可预防和抑制及降低气 管反应性。
防治
评分标准
喘息发作≥3次
3分
肺部哮鸣音
2分
喘息症状突然发作
1分
其他特异性病史 1分
1分
一、二级亲属中哮喘病史
1分
诊断与鉴别诊断
年龄<3岁,喘息反复发作,按计分法 (见表),总分≥5分确诊
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呼吸道异物
防治
去除病因 控制发作:解痉抗炎,缓解支气管平滑
α-肾上腺素能 神经反应性↑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
哮喘
发病机制
基本特征:气管高反应性 基本病变:气管慢性(变应性)炎症 免疫因素: 神经精神因素:
内分泌因素:
临床表现
➢ 大多数为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起病较 缓慢
➢ 接触过敏原后急性过程 ➢ 刺激性干咳、大量白粘痰、呼气性呼吸
困难、哮吼声 ➢ 重症:呼吸困难加剧、呼吸音明显↓、哮
哮喘的定义
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 多种诱发因素
如感染、过敏原等导致 肥大细胞、嗜酸细胞、T淋巴细胞等 多种炎性细胞 被激活,释放介质和细胞因子 综合作用的结果。
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T淋巴细胞等
喘息、 呼吸困难等
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缩窄
概述
我国27省(市)1988~1990年抽样调 查,发病率0.11%~2.03%,个别地区 5%,以1~6岁较多,大多在3岁内起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