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木兰从军教案

木兰从军教案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

2、学会12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焦急万分、愁眉不展、无可奈何、依依不舍”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和机智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CAI显示图片)你会用什么词语形容这位将军呢?
2、这位将军驰骋沙场数十载,建立赫赫功勋,这位将军令敌人闻风丧胆,可她竟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

这位巾帼英雄、传奇女子就是——花木兰。

3、学生介绍花木兰。

4、揭题质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故事——《木兰从军》,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木兰为什么从军?从军经历是怎样的?最后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检查生字词。

3、“赫然在列”和“赫赫战功”比较选择义项。

4、这些词语不仅含义丰富,还能帮助我们说清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谁能用上几个说一说?
三、品读课文,走近木兰。

1、自由读课文第2---5自然段,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木兰为什么要去从军?读完后将相关语句划出来。

2、学生自主读书。

回答读懂的问题。

(回到家里,木兰坐在织布机前,愁眉不展: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弟弟又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

可是朝廷颁发的征兵令,谁又能违抗呢?)
3、品味句子,指导朗读。

(1)木兰坐在织布机前,可是我们却“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此时的木兰愁眉不展,声声叹息。

愁眉不展是什么意思?换个词来说说看?
(2)木兰愁什么呀?(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改成陈述句。

(父亲年老多病,不能从军打仗。

)为什么父亲不能从军打仗?
预设生1:父亲年老多病,如果病倒了可怎么办呀!师:是呀!多令人担忧呀!所以木兰用这样一个反问句问自己,请你读——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
预设生2:父亲年老体弱,怎么能抵抗敌人的攻击呢?很可能会牺牲。

师:是呀!多令木兰忧愁呀!木兰不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得反问自己,请你读——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
真让人愁呀!读好这句话。

(评价读出了对父亲的担忧)(板书:担忧父亲)
(3)木兰还愁什么?(弟弟又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

)弟弟当兵会怎样?(拿不动兵器,没有抵抗的能力。

)让年幼的弟弟当兵,于心何忍!请女生读——弟弟又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

这真是让木兰愁上加愁呀!请男生读——弟弟又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

(评价读出了对弟弟的疼惜)(板书:疼惜弟弟)
(4)木兰还愁什么?(可是朝廷颁发的征兵令,谁又能违抗呢?)为什么不能违抗?
a联系前文: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朝廷不断下达紧急征兵的文书。

再读这句,体会到什么?(扣住经常、不断、紧急谈体会)
b从“不断”这个词语看出什么?(征兵次数很多、一次又一次、壮丁被征完了)
正因为国家危难、军情紧急,征兵打仗的名单中,连体弱多病的父亲的名字也赫然在列,这不仅让木兰吃惊,更让她焦急万分。

c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情况紧急。

(板书:国家危难、军情紧急)
d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颁发的征兵令,怎能违抗呢?这怎能不让木兰焦急万分更添忧愁呢?请小组读——可是朝廷颁发的征兵令,谁又能违抗呢?
(5)这一切一切,让木兰焦急万分、愁眉不展!自由读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谁能把木兰的愁眉不展表现的最充分。

4、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木兰从军的原因?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解决了。

5、齐读2、3、4自然段。

6、就在国家危难,全家人忧心忡忡之际,木兰毅然绝然做了一个重大的让人意想不到
的决定。

知道是什么吗?(男扮女装,替父从军)
7、在那个朝代应该是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家人怎会同意她一个女子从军打仗呢?木兰又会怎样一一说服家人呢?
8、师生合作,情境扮演,感情朗读。

(1)母亲反对木兰从军,木兰说服母亲。

望着母亲忧愁的面容,木兰打定主意说:“娘,就让我扮作男儿,替爹爹去当兵吧!”(木兰做出了决定)
(2)弟弟反对木兰从军,木兰说服弟弟,看着天真年幼的弟弟,木兰打定主意说:“弟弟,就让我扮作男儿,替爹爹去当兵吧!”(木兰下定决心)
(3)父亲反对木兰从军,木兰说服父亲,望着年老多病的父亲,木兰打定主意说:“爹,就让我扮作男儿,替爹爹去当兵吧!”(木兰不会动摇)
9、木兰的父母虽然舍不得女儿从军,但面对打定主意的木兰,又别无它法,可谓——无可奈何,只好含泪答应。

就这样,木兰踏上了从军的征途。

10、学到这里,你觉得木兰是个怎样的姑娘,谁来夸夸她?
四、小结拓展。

1、北朝民歌《木兰诗》记录这位巾帼英雄、女中豪杰的故事,下面这一节就记叙了木兰愁眉不展,并决定男扮女装替父从军的情节。

领读《木兰诗》的第一节: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伴随着悠扬的琵琶曲,学生轻声诵读《木兰诗》。

下节课再接着感受木兰的英雄风采。

板书设计:
木兰从军
国家危难军情紧急爱国
担忧父亲疼惜弟弟爱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