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哲学引论试卷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
每题1分。
共10分)1.在下列的哲学著作中,其作者属于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的著作是( )。
A.《纯粹理性批判》B.《实践理性批判》C.《辩证理性批判》D.《判断力批判》2.在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儒家哲学代表人物有( )。
A.孔子 B.朱熹C.孟子 D.慧能3.中西文化的接触和交流源远流长,但西方文化之正式传人中国,其奠基工作一般认为是由以下哪位人物人华开始的?( )A.汤若望 8.柏拉图C.伏尔泰 D.利玛窦4.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培根 B.笛卡儿C.斯宾诺莎 D.莱布尼茨5.在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6.在经验实在论的各种理论表现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形态是(A.常识实在论B.新实在论C.批判实在论D.唯物实在论7.在哲学史上,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是( )。
A.“本体论转向”B.“认识论转向”C.“语言的转向”D.“伦理的转向”8.在庄子看来,“为道”比“为学”更重要,其中“体道”的正确方式是(A.自诚明 B.自明诚C.心斋 D.坐忘9.从属于“非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
A.个人主义 B.功利主义C.圣谕论 D.义务论10.许多哲学家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标志是( )。
A.《后现代状况》的发表B.《词与物》的发表C.《癫狂与文明》的发表D.《新唯识论》的发表、二、辨析题(请辨别以下概念的异同。
并简述理由。
任选其中两道题目进行回答。
每题l5分。
共30分)1.“观念论”与“实在论”2.“是”与“应当”3.“表现”与“表达”三、简答题(请结合教材和自己的体会。
任选其中两道题目简要回答。
每题l0分。
共20分)1.如何理解哲学是人类的一种思想探索性活动?2.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性?两者在认识中各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3.什么是结果论?它包括哪几种理论形式?其主要内容是什么?4.请谈谈冯友兰的四种境界说。
四、分析题(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
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
就所提问题进行分析。
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者均可得分。
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
字数要求在800字以上。
满分为40分)年轻的约翰在一场摩托车事故中受了重伤,经过抢救,最终的结果是,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陷入了很深的睡眠——只能靠生命维持系统继续呼吸,实际上也就是成了所谓的“植物人”。
道尔医生隔着桌子坐在了约翰父母的对面。
他清了清喉咙说道:“布朗先生和布朗太太,在这种时候,我不想再增加你们的痛苦。
如果我觉得你们的孩子还有任何的机会复原,不管这种机会有多小,我一定会告诉你们。
可是,根据我的临床判断,你们的孩子,他的复原机会基本上为零。
我们可以用生命维持机再维持一段,但是……我会给你们一点时间,请你们做一个判断吧。
”——马丁·科恩《l01个道德难题》问题:如果你是约翰的父母,你会如何选择自己的决定?为什么?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l分。
共l0分)1.ABD 2.ABC 3.D 4.BCD 5.D6.ABC 7.C 8.CD 9.CDl0.A二、辨析题(任选其中两题回答。
每题15分。
共30分)1.答题思路:“观念论”和“实在论”都属于现代认识论的重要形态。
所谓观念论是指把观念作为认识对象加以研究的认识论理论。
它实际上是一种研究关于认识者与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理论。
概括地说,观念论的基本观点就是: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没有关于存在或对象的意识就谈不上有所谓的存在或对象。
而实在论则指关于“实在”的一般理论,在现代认识论中,它是作为观念论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实在论所谓的实在,是指事物(对象)本身的真实存在性。
在哲学上,实在既是相对于现象的概念,又是相对于观念的概念。
在实在论看来,实在是独立于主体或主体知觉、观念而存在的东西;实在不能由现象决定;实在永远超出我们从现象出发所做的一切探究努力的范围。
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实在论大致分为经验实在论和理性实在论两种。
2.答题思路:“是”与“应当”是伦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所谓“是”,是指人们实际上做了什么;所谓“应当”,是指人们应当做什么。
显然,在人们实际做什么和他们应当做什么之间,也就是在“是”和“应当”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或必然的联系。
从这个描述性的“是”中,无论如何也推不出规范性的“应当”来。
就此而言,在有关人的行为的是否道德的问题的判定上,重要的就不是看人们实际做了些什么,而是看人们究竟应当做些什么。
3.答题思路:“表现”与“表达”是艺术哲学的重要概念。
所谓“表现”,是指用一个东西来代表另外一个东西,而这种代表也得到了观者的认可。
例如,一枚徽章代表着某个宫殿,但它却与它所代表的宫殿毫无相象之处。
最广义的“表达”,与“表现”一词的意思重合。
但艺术哲学所说的表达,是一种狭义上的表达。
与它联系在一起的,是某种属人的特性,而“寓情”和“移情”是它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东西是艺术作品,当且仅当它通过线条、形状、颜色、声音、行为和语词等向观众自我传递了某种动机、意愿、情感、体验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或者:一件东西是艺术作品,当且仅当它澄清了某种情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而与它是否打算把这种情感传递给观众无关。
在这两个定义中,前者同时包含了“寓情,’和“移情,,这两个特点,而后者则只强调“寓情”的作用。
表达理论比之表现理论的优势之处,就是它看起来要比表现理论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它不仅更适合于容纳近代浪漫主义运动诞生以来新出现并获得巨大成功的现代派艺术风格,而且也能够涵盖传统艺术哲学理论涉及探讨的那些内容。
三、简答题(请结合教材和自己的体会。
任选其中两道题目简要回答。
每题10分,共20分)1.答题思路:哲学的思想探索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它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哲学的思想探索性特征,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但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却是相对不变和基本固定的。
2.答题思路:所谓经验,在直观的意义上,就是借助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的感觉和知觉。
按照经验论的观点,人的一切认识(知识)最初都来自经验,更确切地说是来源于人的感觉。
人所知道的东西,至少就其作为常识的部分来说,绝大部分是来自人的感觉经验的。
所谓理性,在直观的意义上,主要是指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
按照唯理论的观点,认识中感觉经验因素的存在是不能否认的,但它同样认为,就根源和基础来看,认识应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依存于理性的,而不是后天的、依存于感觉经验的。
3.答题思路:所谓结果论,是指这样一种道德理论,即在考察一种行为之是否道德时,应以这一行为的最终结果或效果为其基本的判定标准。
它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形式: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
前者相信,如果人们想要达到道德,他们就必须假定自己的行为的结果是能够给自己带来益处的;后者则主张,如果我们想要达到道德,我们就应当假定自己的行为是能够为与这种行为有关的各方带来益处的。
无论是利己主义还是功利主义,它们都相信,如果道德不是以自己声称的方式而存在,道德最终将失去它在实际生活中发展的动力。
4.答题思路:根据人之觉解的程度不同,冯友兰将不同个体的人生境界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种类型,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四、分析题(40分)答题思路:1.无非有两种选择:或者终止生命维持系统,让约翰死去;或者尽量延续约翰的生物性存在,直到无法维持。
考生选择任何一种方案都可以。
2.可以参照文字教材第五章有关“安乐死”的讨论观点,结合自己的选择提出相关理由。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1、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学代表人物有()A.孔子 B.朱熹C.孟子 D.慧能2.宋明理学的主流形态包括()A.道学 B.心学C.佛学 D.气学3、在近代中国直接译介西方思想并对中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中,占首屈一指地位的人是()A.利玛窦 B.钱钟书C.林纾 D.严复4、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大致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A.先秦儒学 B.唐代儒学C.宋明儒学 D.当代新儒学5、按照冯友兰的“四境界说”,所谓的“贤人”所达到的人生境界是()A.自然境界 B.功利境界C.道德境界 D.天地境界6.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7、下列属于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家有()A.维特根斯坦 B.胡塞尔C.罗素 D.萨特8.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表现在()A.对革命的直接参与 B.对日常意识的反思C.对学科前提的批判 D.对自由意识的促进9、发动一场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哲学家是()A.康德 B.黑格尔C.弗雷格 D.罗素10.以下属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利奥塔 B.福轲C.德里达 D.海德格尔二、辨析题:请辨别以下概念的异同,并简述理由。
(每题10分,共20分)1、“经验”与“理性”2、“是”与“应当”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请谈谈理想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的异同。
四、分析题:根据以下提供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就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要求字数在300字以上。
(本题30分)一位男子有很长时间的家庭暴力史。
在一次他于酒后滥施暴力的过程中,他的妻子为了保护自己和两个孩子不受到伤害,用当时随手抄起的一根擀面杖击打他的头部,导致他休克死亡。
这位女士的行为是道德的吗?请说明你认为这种行为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理由。
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2008年1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ABC 2.ACD 3.D 4.ACD 5.C 6.D 7.BD 8.BCD 9.A 10.ABC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答:所谓经验,在直观的意义上就是指借助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的感觉和直觉,它分为感知、内省和直觉等几种形式。
经验是认识的起源,但具有片面性和不确定性。
占有大量的经验材料是进行逻辑推演进而获得理性知识的必要前提,经验本身也是判断某一理论可否接受的重要手段和标准。
所谓理性,在直观的意义上,主要是指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来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
理性认识必须以经验材料为前提,但理性认识比经验更深刻、更可靠,只有通过抽象或推理的认识活动,人们才有可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