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

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

课题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是指导学生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要求老师指导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习作”既可写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又可写活动经过或心得。

学生分析
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是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教学难点是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1.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

3.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

4.引导学生表达自己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为学生今后的探索播下兴趣的种子。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①学生准备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的图文资料、小发明、小创意等。

②教师准备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与发明事例的资料或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策略小班化特色课堂体现
一激发情趣,游戏引路1.小游戏:猜一猜、连一连。

老师搜集了一些图片资料,考考大家,
看这些设计是从哪里得到的启示,请连线。

日光灯雷达迷彩服衣服上拉链锯子
蝴蝶苍耳籽萤火虫蝙蝠有齿的叶子
2.大自然魅力无穷,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乐于观察,善于
发现,就一定能得到很多启示。

现在,“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
习成果汇报会正式开始。

小游戏以激发学
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启
迪学生热爱科学,积累
写作素材。

二、奇思妙想,开启心路1.同学们在头脑中“放放电影”,静静回想一下自己的发现或活动
的过程与心得。

2.“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惊喜
吗?说说你的发现、发现的过程或者你的感受,来和大家共享。


示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进行介绍。

比一比,谁的发现最有吸引力,
谁的资料最全面,谁的点子最新奇。

△我国上海一家医院里的一个大夫,偶然发现一个病人在小便之
后,很多蚂蚁都来吃,深受启发,经过研究实验,发现他的尿是甜
的,后来发明了今天能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

△我觉得拱形桥梁特点很奇怪。

上网查找资料,才知道这是一种
力学原理。

△我觉得大自然太神奇了。

当我们满世界去寻找,原来我们身边
的很多东西都是受大自然的启发。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我的体会
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和疑问,去寻找答案,一定会从中获得无穷的
乐趣!
……
3.你有什么不明白吗?可以向台上的同学请教提问,发言者可以当
即回答,也可讲完后解答,还可以请台下的老师、同学解答。

引导学生先说后
写,通过汇报、交流来
打开行文的思路,引导
学生理出自己的写作
思路,降低了习作的难
度。

1
4.怎样把自己的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结果汇报得更精彩呢?
根据学生回答,启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教师小结。

(1)说我最感兴趣的,(2)说我观察实验的,(3)说出我的真实体验,(4)说我的思考分析,(5)说我的收获和启发。

三、佳作引路,章法导写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篇小学生观察大自然的佳作,较好地
写出了大自然的启发。

请大家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1)佳作展示一《壁虎的脚》
(2)师生共评析,找出优点供学习:
△这篇作文写的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很真实。

△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作者把这个过程写清楚了,写得很生动。

别人看了一目了然。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很认真做实验,细心观察,值得我们
学习。

结论来自对事实的分析,科学可靠。

△作者把自己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内容写下来,引人入胜。


这样的文章,不仅增长了知识,还能体会到作者在活动中的快乐呢。

(3)佳作展示二《擦窗户》
(4)师生共同从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两方面评议。

通过展示佳作,拓
扩学生的视野,引导学
生读中学写,帮助学生
快速打开习作的思路。

三、快速行文,一气呵成1.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①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

②老师提示: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
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

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
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

2.多么有意思的经历啊!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同学们选择自己最
感兴趣的内容,自己拟定一个题目,记录下自己的发现、感受。


意按一定的顺序写。

32.学生自主写作,独立完成作文。

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
学生作个别辅导。

通过个别辅导,促
进每个学生的进步。

教学内容与策略小班化特色课堂体现
一、自我欣赏,同伴交流1.朗读自己的习作。

自己先阅读自己的文章,把文章中认为精彩的
字词、句段展示给组内同学。

2.自查自改。

文章写完后,朗读自己的作文,看看写通顺了吗?写
清楚了吗?对不满意之处进行修改。

把自己的习作初稿写得更完美。

3.邻座交流。

同桌或邻座之间交流作文,提出看法、建议。

教师
巡视,就学生“能否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作指导。

4.小组评议。

大家把作文交流一下,先看作文题目,把精彩的题目
告诉老师。

作文题目就反映了你们各自独特的发现。

根据小组评议,
看看谁的习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谁的作文知识性强,推荐优秀
的作文进行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与展示,
增强习作的成功感;通
过小组评议,互相批改,
找出自己的不足,引导
学生精益求精,学会修
改自己的习作。

二、集体会诊,创新行文1.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
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
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2.个性展示台。

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
把“改”的优先权还给
了学生,凸现了学生自
主、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习作的交流评价重在鼓
2
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

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

3.教师做小结:老师根据全班本次作文情况,进行评说,展示好的,师生共同分析好的地方。

提出共性存在的不足问题。

①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②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4.个人再修改,二次创新行文。

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根据自己作文的情况找出问题所在。

在作文中进行修改。

5.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励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

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评改中实现了优势互补,竞争激励,共同提高。

三、佳作展览,评选最佳1.小组评选最佳。

最佳项目越多越好。

2.班级评选最佳,获奖人数越多越好。

3.对于有特色的习作,教师可推荐发表或参赛。

此环节意在帮助学生树
立成功的信心,巩固学
生习作的兴趣,体验习
作的成功和快乐。

四、变格创新,自由表达
课外重新观察一个大自然的秘密,用学会的方法,再写一篇日记,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启发。

教学反思
学生在参与综合性学习时的态度、团体合作的精神、勇于探究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师也要给予积极评价与鼓励,给学生留下“我能行”的自信,虽然本次口语交际与习作重点是要求学生表达自己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但学生在参与综合性学习时的态度、团体合作的精神、勇于探究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师也要给予积极评价与鼓励,给学生留下“我能行”的自信,为学生今后的探索播下兴趣的种子。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