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寓言四则宋有富人,天雨
年级组教导处【合作探究】
10、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11、在《智子疑邻》中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寓意
(1)、宋人家被盗的原因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
(2)、在宋人家被盗前,可有人向他提出有关建议?
(3)、被盗后,宋人对两人有何不同的态度?
(4)、宋人为何对两个提出相同建议的人产生不同的态度呢?
(5)、读罢本文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2、《塞翁失马》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一个成语出自本文,你知道是什么吗?
13、积累和《塞翁失马》寓意相关的格言
【精读精练】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14、在文中找出与“你并不比我强”这个否定句相应的肯定句是()。
这两句把蚊子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15、判断正误:
⑴蚊子之所以能战胜强大的狮子,根本原因是蚊能咬狮子。
()
⑵在写法上,上一则寓言是反衬手法,在修辞方面本则寓言用的是拟人手法。
()
⑶本文是在篇末点明寓意。
()
⑷能概括蚊子战胜狮的神态的词语是“势不可挡”。
()
16、能确切概括蚊子结局的成语是()
A.后悔莫及B.可歌可泣C.乐极生悲D.宁死不屈
17、文中两次写蚊子“吹着喇叭”,第一次表现蚊子的什么特点?第二次表现蚊子的什么神态?
18、这则寓言说明了()
A.狮子虽然庞大,却没有本领。
B.是不是真有本领,不取决于个子的大小。
C.蚊子败在蜘蛛手里,是出于偶然。
D.取得胜利后,不能盲目骄傲,要谨慎从事,否则会受挫折。
【主题阅读】
黔之驴①
柳宗元
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来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循;以为且噬③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博。
稍近,益狎④,荡倚冲冒。
驴不胜⑤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⑥大骇⑦,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①选自《柳河东集》。
②慭慭(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③噬:咬。
④狎(xi á):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⑤胜(shēng):禁住。
⑥跳踉(liàng):跳跃。
⑦骇:虎怒吼。
19、这则寓言被后人概括为成语_______________.
20、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拓展提升】
21、请你诊断:
案例如下:考试成绩公布了,小明是最后一名。
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小明相信坏事会变成好事,下次一定能考好。
他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
《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等编著。
2、体裁介绍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