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脉口诀记住您也能号脉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
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
脉洪阳盛虽夏旺,非就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就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就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与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就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
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与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与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与缓从容为气安。
结脉: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痞灾。
(五芤:气、血、痰、饮、食)代脉:缓之不能随手知,良久方来就是代脉,代就是气衰凶且甚,妊娠奉同生机存。
涩脉: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散何成形,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叶慢又难,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血又伤精。
数脉:来往速数脉形,一息六至仔细凭,数脉属阳热可知,只把虚实火来医,实要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
急、紧、弦、滑、动、促都从数脉安排定。
疾脉:快过数者脉名疾,载阳又可阳凶升。
紧脉:数又弦疾与成紧,举如转索切绳形。
浮紧表寒身体痛,沉紧逢见腹疼痛。
弦脉:举迎手按不转,弦长端直若丝弦,受病轻重如何认,指在弦上软硬瞧。
滑脉:滑脉如珠滚滚来,往来流利却还前,停食痰气胸中瘀,妇女滑缓定就是胎。
动脉:动脉摇摇数在关,没头没尾豆形圈,动主惊悸心空虚,汗出发热阴阳参。
促脉:数又止促脉乎,进必无生退可生,促脉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细推求。
血、气、痰、食、饮停留一种治病由。
濡脉:浮取极不力,按之随手又空空,主病血虚阳虚症,汗多夜间骨热蒸。
凭脉验证如明镜,学者用心都精通中医脉象口诀歌长脉左寸脉长心火盛,心烦失眠并多梦。
左关脉长肝气逆,胸肋胀满带呃逆。
左尺脉长奔豚证,少腹攻冲常作痛。
右寸脉长满逆定,肃肺降气法宜用。
右关脉长土郁病,呃逆呕吐胃胀痛。
右尺脉长肾气强,根固柢深体健壮。
短脉左寸脉短心气亏,心悸气短不得眠。
左关脉短肝气郁,胸肋满闷善太息。
左尺脉短小腹痛,月经淋漓就是漏证。
右寸脉短肺气虚,咳嗽气短精神疲。
右关脉短胃气痞,胃脘满闷常嗳气。
右尺脉短真阳衰,精滑梦遗火不实。
洪脉左寸脉洪心热盛,目赤口疮头痛证。
关洪邪热在肝经,烦躁易怒遍身疼。
左尺脉洪膀胱热,小便淋漓或尿血。
右寸脉洪因肺热,口燥咽干喘急烦。
关洪吐逆郁口渴,皆因胃热使其然。
右尺脉洪大便秘,腹满下血苦难言。
微脉左寸脉微心内惊,心虚血少头又疼。
关微气少胸中满,四肢拘急恶寒生。
左尺脉微败血症,男子精伤女血崩。
右寸脉微上焦冷,寒痰不化在胸凝。
关微胃寒并气胀,脾虚难化腹痛增。
右尺脉微因脏冷,虚寒泄泻冷似水。
细脉左寸脉细心血衰,健忘怔忡梦多惊。
关细肝经阴血伤,双目涩困并头晕。
左尺脉细肾阴虚,腰酸腿困或梦遗。
右寸脉细肺阴伤,潮热盗汗或音哑。
关细脾虚湿邪旺,肠鸣泄泻大便溏。
右尺脉细丹田冷,泄泻温补救之康。
濡脉濡脉极软而浮,如绵在水中,轻手相得,按之无有,如水上浮沤。
左寸脉濡心血虚,自汗如珠常怔忡。
关濡气血不通畅,血不营筋身酸疼。
左尺脉濡男精少,夫人溺数淋漓重。
右寸脉濡体倦怠,憎寒发热肺气壅。
关濡脾弱难消化,纳呆腹胀或浮肿。
右尺脉濡下元冷,相火无力泄泻生。
弱脉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
多为气血两亏,尤以阳气虚弱为主。
左寸脉弱阳气虚,心慌气短精神疲。
左关脉弱筋萎软,四肢拘急并恶寒。
左尺脉弱小便频,肾虚耳鸣腰脊痛。
右寸脉弱多恶寒,神疲气短懒开言。
右关脉弱就是脾虚,便溏腹胀食不思。
右尺脉弱肾阳衰,阳痿遗精并早泄。
紧脉左寸脉紧必项强,头痛目痛食寒伤。
左关脉紧腹肋痛,筋脉拘急就是应症。
左尺脉紧腰膝痛,脐痛小便不能通。
右寸脉紧鼻塞壅,恶寒咳嗽身酸疼。
关紧腹痛并吐逆,若见滑紧就是伤食。
右尺脉紧小腹痛,定就是奔豚疝气病。
缓脉主湿证,气血不足。
左寸脉缓心气虚,心悸气短项背拘。
左关脉缓多头晕,肝虚血少经不行。
左尺脉缓肾气虚,尿频腰困精神疲。
右寸脉缓气不足,背困肢麻皮不仁。
右关脉缓脾湿盛,头身重困不欲饮。
右尺脉缓下焦冷,肠鸣泄泻下肢肿。
弦脉左寸脉弦主胸痛,头痛就是因风邪侵。
左关弦沉肝气郁,胸肋疼痛善太息。
左尺脉弦小腹痛,弦大肾虚腰膝困。
右寸脉弦痰饮停,咳嗽痰喘胸满闷。
右关脉弦胃寒疼,纳呆脘闷嗳气频。
右尺脉弦就是寒疝,散寒理气宜温通。
动脉主阴阳气血不与,互相搏击的病症。
左寸脉动惊悸症,女逢动滑就是妊娠。
左关脉动腹肋痛,四肢拘挛及惊恐。
左尺脉动主阴虚,男子失精女血崩。
右寸脉动火上越,痰喘烦热自汗出。
右关脉动多胃疼,泄泻下痢伴肠鸣。
右尺脉动主发热,阴虚火旺大便血。
促脉多为阳热亢盛,气血淤结,痰食停滞,热毒斑疹,热肿疼痛。
左寸脉促心火炎,烦闷心悸不得眠。
左关脉促积血症,胁肋刺痛肝经病。
左尺脉促精滑病,雷龙之火灼灼燔。
右寸脉促肺金鸣,时时咳嗽皆痰涎。
右关脉促脾主饮,脘闷纳呆腹中鸣。
右尺脉促邪火炎,梦遗腰困肾阴亏。
结脉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
多见于阳虚阴盛,气血痰食停滞。
左寸脉结心阳虚,痰阻气机心动悸。
左关脉结肝气郁,胁肋痛疼善太息。
左尺脉结萎躄疴,速宜温阳救之急。
右寸脉结肺气虚,寒气凝滞痰涎结。
右关脉结多食滞,胸脘痞满常嗳气。
右尺脉结阴寒邪,温阳益气起沉疴。
代脉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
脉至还入尺,良久方来。
代主脏衰危侯知,怔忡气短并心悸。
或因中寒腹急痛,脾土败坏吐痢症。
跌仆损伤及惊恐,女脉逢此三月孕。
暴病见代多转吉,久病逢代促命期。
革脉革脉弦而芤,如按鼓皮。
浮大而弦,中空外坚如按鼓皮,浮取可见,重按则虚而无力。
多见于虚劳亡血失精,妇女半产漏下,或气虚寒郁的腹痛疝瘕积聚症。
左寸脉革心虚痛,心悸自汗不喜动。
左关脉革肝瘕症,腹痛时作形不定。
左尺脉革主精衰,滑精早泄并腰困。
右寸脉革肺气壅,咳嗽气短胸不通。
右关脉革脾胃虚,中寒腹痛喜热医。
右尺脉革多损命,女主半产崩漏凶。
牢脉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唯沉取可见。
左寸脉牢伏梁病,心下攻冲常作痛。
关牢肝经气血滞,胁肋疼痛位不移。
左尺脉牢奔豚疾,妇女亦主血瘕症。
右寸脉牢息贲定,咳嗽气逆胸背痛。
右关脉牢定胃痛,阴寒积聚来作祟。
右尺脉若见牢形,疝瘕积聚疼痛甚。
散脉散脉大而散,有表无里,涣散不收,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来少,如杨花散漫之象。
散主脏衰气血耗,元气散离临危兆。
临盆之妇亦见散,久病见散魂将断。
左寸脉散主心虚,怔忡恍惚神不依。
左关脉散主溢饮,左尺脉散雷火息。
右寸脉散肺气少,身体倦怠汗淋漓。
右关脉散水蛊疾,右尺脉散魂应离。
芤脉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中空外实,状如慈葱。
一切大出血后不久出现,如果失血已久,脉多见虚细或细涩无力。
左寸脉芤血妄行,必然咳衄火上冲。
关芤肝经不藏血,妇女血崩无她说。
左尺脉芤必尿血,清热凉血就是定法。
右寸脉芤胸积血,吐洪呕赤无差别。
右关脉芤胃出血,虚证实证宜鉴别。
右尺脉芤大便血,热伤阴络指下决。
伏脉伏脉重按着骨,指下裁动,脉行筋下。
多为实邪内伏,阴阳郁结不通。
左寸若把伏脉逢,心神恍惚不安宫。
左关脉伏腰胁痛,寒气凝滞就是病因。
左尺脉伏下焦冷,精虚疝瘕腹痛生。
右寸脉伏痰阻塞,胸闷气促冷气积。
右关脉伏胃脘痛,水谷停滞被寒凝。
右尺脉伏脐下冷,下焦寒凝腹必痛。
疾脉脉来急速,六至以上,较数脉尤甚。
疾脉主真阴衰竭,孤阳亢盛。
疾为阳极阴竭象,魂气脱落难升降。
伤寒见此发热极,痨瘵逢此生难忘。
暴病心悸神不宁,久病见疾多损命。
妇人脉经水将来,气血冲盛:六脉弦,长滑,或者两关脉滑大。
月经已来,气血与畅:细滑或缓滑。
经后气收血出,其脉皆空:虚缓或细缓。
不符则病。
月经先期多见血热妄行或气虚不固,故脉象可见滑数或细数。
血热妄行,多滑数有力。
阴血不足,虚火妄动,脉多细数,量不多,色鲜红无块,腰困,手足心发热,为虚热症。
气虚不能摄血,多沉数或虚大无力,色淡量多,质稀薄,身倦食少,为气虚症。
虚细脉主气阴不足的月经先期症。
月经后期脉多沉细弦,细为血虚,弦本为寒,虚寒相搏,则月经错后而来。
若偏于血虚为主,兼兼尺脉沉细而弱,如偏于血中寒郁者,兼见两尺脉沉弦涩。
弦细珠气滞寒郁的月经错后症。
月经先后无定多见弦涩,为气血不调。
若肝郁不舒,冲任不与,多见左手脉时弦时短时结时浮。
若肾气亏虚,冲任不足,兼见关尺脉沉虚弱。
弦、细、涩、结脉主肾虚寒郁的月经先后无定期症。
月经不断气阴两虚:浮弦细短涩,尤以尺脉多见浮象。
浮本气虚外越之形,弦细主阴血不足,短涩为阴液亏损,尺脉浮主真阴不足,阴不敛阳,阳气扰乱经宫,以致月经不断。
血热妄行:弦滑长实,弦为肝气旺,滑主血热。
气虚不摄:细弱,尺脉更就是细小,细珠阴血虚,弱主阳气衰,细弱为阴不敛阳,阳不摄血,骨月经不断。
劳伤过度致冲任不固:浮细小,尺脉虚大,尺脉虚大为冲任脉虚。
浮细弱脉主气阴不足的月经不断症。
崩漏阴虚络热:人迎脉滑大,右脉细滑数,尺脉虚大。
气不摄血:右手寸关脉虚大,尺脉沉弱。
阳虚不固:虚小或沉细迟,多见劳累后突然大出血。
大出血,应立即固经止血。
虚细脉主胞虚火旺的崩漏症。
闭经妊娠脉:寸关滑数,两尺滑利,或两尺细长按之不绝。
闭经:两尺涩小或沉结。
经闭而脉虚细涩。
虚细主阴血亏损,涩主血脉不行,为阴血亏虚的闭经症。
经闭而脉弦涩或弦结,弦为肝气郁滞,涩主经血凝滞,结为气滞血结,为情志不畅,气凝血结的闭经症。
缓结脉主寒郁气结的闭经症。
带下脉带下病若见两寸滑大,两关滑弦,两尺沉细,多有湿热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