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仪表照明及信号系统

仪表照明及信号系统


夜间行驶接前照灯时,示位灯、仪表照明灯和牌照灯同 时发亮,以标志车辆的形位
示廓灯
俗称“角灯”,空载高度大于 3.0m 或宽度 大于 2.10m 都要装,标志车辆轮廓。5W
驻车灯
跟刹车灯不同,是车的四个小灯,分布 在四个角,在夜间驻车时打开。
要求从车前,车尾150m远处能确认灯 光信号。前灯为白色,后灯为红色。
圈4和电容器7被触点1短路,而 串联线圈3产生的电磁力大于弹 簧片2的弹力使触点1张开,因此 左转向信号灯9处于暗的状态。
(2)触点1打开后,蓄电池经串 联线圈3、并联线圈4及左转向 信号灯9向电容器7充电,其充 电电流由蓄电池正极→串联线 圈3→并联线圈4→电容器7→ 转向灯开关8→左转向信号灯9 及左转向指示灯→搭铁→蓄电 池负极,形成回路。
此时,C经R1、R2放电,使VT1仍保持截止,转向信号灯2继续发 亮。随着C放电电流减小,VT1基极电位又逐渐升高,当高于其正 向导通电压时,VT1又导通,VT2、VT3又截止,转向信号灯2又变 暗。随着C的充电、放电,VT不断的导通、截止,如此反复,使转
向信号灯2闪烁。
第四节 电喇叭
汽车喇叭的作用:发出声响信号提醒行人和其 他车辆驾驶员。
第五章 仪表、照明及信号系统
本章目录
第一节 照明系统概述 第二节 前照灯 第三节 转向信号电路与闪光器 第四节 电喇叭 第五节 仪表系统
学习目标
了解照明系统的组成。 掌握前照灯的结构、类型及防眩目措施。 掌握常用闪光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电喇叭的工作原理。 了解车内各仪表指示灯的含义。
圈的电流截止,触点闭合,转向信号灯2又重新变亮。
2.无触点电子式闪光器
简单的无触点电子式闪光
器其工作原理:
接通转向灯开关3,VT1通过R2得到正向偏置电压而导通饱和,VT2、 VT3则 截止。由于VT1的发射极电流很小,故转向信号灯2较暗。同时, 电源通过R1对C充电,使VT1的基极电位下降,当低于其导通所需 正向偏置电压时,VT1截止。VT1截止后,VT2通过R3得到正向偏 置电压而导通,VT3也随之导通饱和,转向信号灯变亮。
2)电热丝2通电产生的热量 使热胀条1受热伸长,翼片6 便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伸直而
使常开触点闭合。电路为: 蓄电池正极→闪光器接线柱 B→翼片6→触点4、5→闪 光器接线柱L→转向灯开关 8→转向信号灯9→搭铁→蓄 电池负极。电热丝2被触点 短路, 电流增大,转向信
号灯变亮。
3)同时,由于电热丝2被短路, 热胀条1逐渐冷却收缩,拉紧翼 片6,使触点再次打开,转向信 号灯变暗。周而复始,使转向信 号灯9闪烁。
危险警报灯要独立控制。 灯光亮度要足够可靠。
四、名车大灯欣赏
车灯是汽车行驶必不可少的一个部件, 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发展,车灯已经成 为汽车漂亮的外型和重要功能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保时捷 --- 青蛙眼
在过去的四十年 的时间里,保时 捷开创了跑车领 域的新风范 。
劳斯莱斯 ---幻影
白色。 20-25 W
牌照灯
用以照明汽车后牌照,确保车后20m处可以 看清牌照,灯光一般为白色。功率5-10W
转向信号灯 发出明暗交替的闪光信号 , 橙色 危险警告灯 所有转向灯打开,闪烁
制动灯
安装在车尾,踩刹车时发出较强红光。 20-25 W
高位刹车灯
示位灯
又称“示宽灯”、“位置灯” 前(小灯,黄,强制), 后(尾灯,红,强制), 侧(琥珀色),5-20W 标志车辆的行位。
此时,热胀条3因通电受热而伸 长,当热胀条3伸长至一定长度 时,翼片2突然绷直,使触点断 开,转向信号灯困电流被切断而
熄灭;同时,热胀条3由于断电 而逐渐冷却收缩,至翼片2弯曲 成弓形,触点又闭合,接通了电
路,转向信号灯9变亮。如此交 替变化,使转向信号灯9闪烁。 驾驶员可从闪光器工作时突然伸
直和弯曲发出的弹跳声,知道
让劳斯莱斯幻 影显得更加老 道,充满内涵。
宝马---天使之眼
无处不在的运动气息,
前脸杀伤力十足。
第二节 前照灯
一、对前照灯的照明要求
❖ 前照灯应保证车前有明亮而均匀的照 明(100m,200~250m)
❖ 应具有防止眩目的装置,确保夜间两 车迎面会车时,不使对方驾驶员因眩 目而造成事故。
二、前照灯的结构:反射镜
(5) 随着放电电流的逐渐减小, 并联线圈4产生的磁场逐渐减 弱。当两线圈的电磁力总和大 于弹簧片的弹力时,触点张开, 灯光又变暗,周而复始,触点 不断地开闭,使左转向信号灯 和左转向指示灯发出闪光。灭 弧电阻5与触点1并联,用来减 小触点火花。
二、翼片式闪光器
翼片式闪光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使热 胀条通电时热胀、断电时冷缩,通过翼 片产生变形动作来控制触点开闭。据热 胀条受热情况不同,分为直热式和旁热 式两种。 1.直热翼片式闪光器 接通转向灯开关7时,转向信号灯9通电, 通路为:蓄电池正极→闪光器接柱B→ 翼片2→热胀条3→动触点4、静触点5→ 闪光器接柱L→转向灯开关7→转向信号 灯9和转向指示灯8→搭铁→蓄电池负极, 转向信号灯9变亮。
反射镜
❖ 作用:将灯泡的光线聚合并导向前方,增加前照灯的 照射距离(6m 150m~400m ), 增强光度
❖ 用0.6~0.8mm的薄钢板冲压而成 ,内表面镀银或
镀铝 ,镀铝的反射系数可以达到94%。
配光镜 /散光玻璃
❖ 作用:使车前路面都有良好而均匀的照明; ❖ 结构:透光玻璃压制,特殊的棱镜和透镜的组
半封闭式
❖ 特点:减少了对光学组件的影响因素, 维修方便
全封闭式
❖ 结构:反射镜和配光镜用玻 璃制成一体,形成灯泡,里 面充以惰性气体。灯丝焊在 反射镜底座上,反射镜的反 射面经真空镀铝
❖ 特点:完全避免反射镜被污 染以及遭受大气的影响,因 此其反射效率高,照明效果 好,使用寿命长。但灯丝烧 断后,需要更换整个总成, 成本高。
“闪光器在工作”。
2.旁热翼片式闪光器
(1)原理:旁热翼片式闪光器 与直热翼片式不同的是热胀条1 由绕在其上的电热丝2通电后产 生的热量加热,故称旁热翼片式。
电热丝2的一端焊在热胀条1上, 另一端则与静触点5相连。 (2)工作过程 1)接通转向灯开关8时,电路 为:蓄电池正极→闪光器接线柱 B→电热丝2→闪光器接线柱L→转向灯 开关8→转向信号灯9→搭铁→蓄电池 负极。因电热丝2的电阻较大,电路中 电流较小,故转向信号灯9是暗的。
(3)由于并联线圈4的电阻值较 大,电路电流很小,故右转向 灯信号仍处于暗的状态。同时 由于充电电流通过串联线圈3、 并联线圈4所产生的电磁力的方 向相同,触点2仍保持打开。随 着电容器7的充电,电容器7两 端电压升高,其充电电流逐渐 减小,两线圈的电磁力也减小, 于是触点1又重新闭合。
(4)触点1闭合后,经左转向信号 灯9的电流增大,左转向信号灯
踏步灯力灯,汽油灯,充电灯,远光指 示灯,雾灯指示灯等等。
三、对汽车灯具的要求
除前照灯的远光灯以外,其他灯光不得炫 目,左右两边灯具要规格一致,安装对称。
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牌照灯和仪表 灯应能同时启闭,当前照灯关闭或发动机 熄火时仍能点亮。
任一条灯光路线出现问题,不得干扰其他 线路工作。
三、电子式闪光器
分为有触点与无触点两种。
1.有触点电子式闪光器
较为简单的有触点电子式闪光器工作原理:
(1)接通转向灯开关3时,电流由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R1→闪光器常闭触 点→转向灯开关3→转向信号灯2及转向指示灯→搭铁→蓄电池负极。由于R1阻 值较小,电路电流较大,故转向信号灯2亮。同时因R1上压降使晶体管VT的发射 结因正向偏置而导通,继电器线圈有电流通过,使继电器的触点张开,转向信号
第一节 照明系统概述
按功能可分为照明设备和灯光信号设备两 大类;
按安装位置可分为外部照明设备、内部照 明设备。
一、外部照明设备
外部照明设备主要有前照灯、雾灯、牌照 灯、制动灯、转向信号灯、小灯等。外部照明 设备一般采用白色,橙黄色和红色。
前照灯也称大灯或头灯。分远光灯、 近光灯两种,强制各两个,远光灯一般为 40-60W,近光灯一般为 35-55 W。
警示灯
用来标示车辆特殊类型,一般装在车顶。 红蓝白三色。
二、内部照明设备
图6-2 内部照明灯
顶灯
车室内部照明;
监视车门是否可靠 关闭。
阅读灯
乘员席前部或顶部,聚光时不会给驾驶 员产生炫目现象,范围较小。
行李箱、门灯 、仪表照明灯
•行李箱 开启尾箱时,自动打开。 •门灯 装在轿车外张式车门内侧底部, 开启门时,警示后来行人、车辆。 •仪表照明灯
前雾灯、后雾灯
前雾灯,有雾地区强 制,2个,黄色。
后雾灯,高速公路行车,强制,1个, 左侧,红色。警示尾随车辆保持安全 间距。 前雾灯功率为 45-55 W,后雾灯
功率为21W或6W 雾天行驶,雾灯、危险报警闪光灯、 近光灯,需要同时开启
倒车灯
照亮 警示 强制1个或两
个 一般在右面,
配光镜、灯泡
灯泡 ❖ 普通充气灯泡
▪ 灯丝 ▪ 灯泡内充入惰性气体:增大压
力,减少钨的蒸发
❖ 卤钨灯泡
▪ 惰性气体中渗入某种卤族元素 ▪ 卤钨再生循环原理 ▪ 特点:尺寸小,压力高,钨不
易蒸发
卤素灯泡从外形上分H1、H2、H3、H4四种 ,其中H4双灯丝灯泡广泛用于前照灯,H1、 H2、H3灯泡为单灯丝灯泡常用作辅助前照灯 (如雾灯和探照前灯)。
及左转向指示灯变亮,电路为: 蓄电池正极→串联线圈3→触点 1→转向灯开关8→左转向信号灯 9及左转向指示灯→搭铁→蓄电 池负极,形成回路。同时,电容
器7通过并联线圈4和触点1放电, 其放电电流通过并联线圈4所产 生的磁场方向与串联线圈3的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