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馆建筑设计》PPT课件

《旅馆建筑设计》PPT课件


三、旅馆的功能分析与总图设计:
(一)功能分区:
1. 注重旅馆的各个组成部分:公共活动、标准客房层、客房、 后勤辅助管理、职工生活等部分的使用效益。(图) 2. 注重旅馆安全设计。依据各种设计规范,使设计符合规范要 求。同时须注意残疾人的使用及安全要求。
功能分析2
功能分析
(二)总平面设计
1.总平面组成: 除合理组织主体建筑群位置外,还应考虑广场、停 车场、道路、庭院、杂物堆放场地的布局。根据旅 馆标准及基地条件,还可考虑设置网球场、游泳池 及露天茶座。 2.广场设计: 根据旅馆的规模,进行相应面积的广场设计,供车 辆回转、停放,尽可能使车辆出入便捷,不互相交 叉。
卫生间
七、旅馆门厅的设计要求
(一)旅馆入口处宜设门廊或雨罩,采暖地区和全空调旅馆应设 双道门或转门。
(二)室内外高差较大时,在采用台阶的同时,宜设置行李搬运
坡道和残疾人轮椅坡道(坡度一般为1:12)。 (三)门厅各部分必须满足功能要求,互相既有联系,又不干扰。
公共部分和内部用房须分开,互有独立的通道和卫生间。
2.造型有独特个性 以高速发达的技术水平为条件,现代旅馆体 形塑造的语言无比丰富、五彩缤纷,并表现 了当代建筑思潮的各种流派,在刻划现代旅 馆的特性方面是多元化的。 3.构思新奇或怀旧、富人情昧的室内设计
4.旅馆种类增加、层次丰富 为适应不同条件的客人的需要,现代旅馆的 种类大大增加、层次丰富,表现出对各种人 (包括残疾人)的尊重与细致关怀,无障碍设计 已经开展。 5.运用高技术,更新旅馆设施 现代旅馆不断引进新技术,如先进电子技术、 电脑体系等,提高了旅馆从预订到管理、服 务的水平,并以高技术更新的设备设施向旅 客提供更舒适、优越的环境条件,更周到的 服务。
1956年在美国达拉斯建成的 “斯泰特勒· 希尔顿旅馆” 高 20层,有1001间客房,客 房呈Y形,服务台和交通厅 居中,路线短捷、管理集 中,每翼客房数均符合服 务员模数,并灵活分隔出 10种不同大小的客房,以 尽可能适应各种人物的需 要,客房面积小,67%的 房间设沙发床,平均每间 造价9350美元 (图l-6)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
定义
旅馆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物。旅馆向顾客提
供一定时间的住宿,也可提供饮食、娱乐、 健身、会议;购物等服务。旅馆还可承担城 市的部分社会功能
设计题目:旅馆建筑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接触并了解旅馆相关知识及旅馆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 设计理念,并通过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加以实现。 2、突出设计立意构思,强化尊重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意识,解决 好利用开发和保护的矛盾,使新旧建筑和谐相处,探索继承发扬优秀 建筑文化遗产之路。 3、学习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4、在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方案设计中综合处理 各种矛盾的能力。
现代:重要实例
1.上海龙柏饭店 1982年 图1-8
2、北京香山风景区香山饭店
图1-9
3、北京长城饭店
4、上海新锦江饭店
二、旅馆的等级
我国旅馆的等级规定 资料 编制 等级 参考标准 国家旅游涉外饭店星级标准 国家旅游局 5~1星 公共活动用房 和设施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建设部设计院 一~六级客房床位及卫 生间 旅游旅馆设计暂行标准 国家计划委员会 一~四级各功能部分面积配比
四、旅馆的标准层设计 ( 一)标准层客房间数要求:尽可能提高客房面积在标准层面积中比 例,增加客房间数。客房间数还应按服务人员服务的客房数 (1—16间) 倍数确定。 (二)自然环境和能源要求:标准层设计应考虑周围环境,占据好的 朝向及景向,减少外墙面积,节省能源。 (三)平面形式:平面形式应考虑地形、朝向、景观、结构、造价等
因素综合考虑选用。
(四)防火疏散:标准层中防火疏散梯位置宜均匀分布,位置要明显 ,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五)服务台:按管理要求设置或不设置。 (六)服务用房:根据管理要求,每层设置或隔层设 置。位置应隐蔽,可设于标准层中部或端部。服务 用房区应有出入口供服务人员进出客房区。服务用
房包括服务厅、贮存库、休息、厕所、垃圾污物间
二、大饭店时期
大饭店的建筑平面常采用对称形式,旅馆功
能简单分区,首层、二层往往是公共活动用 房,客房布置在上部或两翼,体型与立面则 采用宫殿、府邸的形式,材质与细部,室内 空间高大,装饰图案纤巧,家具豪华,陈设 高雅。现在经过改建后,多数仍是世界各地 区著名的高级旅馆。十九世纪末,在休养地、 山地开始建造休疗养、体育旅馆,1874年在 蒙布朗高地建起了法国第一个阿尔卑斯山俱 乐部。而法国第一个滑雪旅馆建于1878年。 其中,建在山地的“佩尔纳松旅馆” 的造型 使人联想到贵族的城堡式府邸(图1-3)。
旅馆发展历程
第一节.西方旅馆的发展
西方旅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客栈时期、大饭店时期、商务旅馆时期、现 代旅馆时期。各个阶段的发展有交错与渗透, 并非截然隔断。 其主要特征,见表1-1:
一、客栈时期
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随着国家经济、
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商业、手工业繁荣的城 市,庙宇已是城市活动的中心。当时宗教活 动盛行,圣地庙宇举行节庆时,吸引各地人 们汇集于此,在宏伟的庙宇群周围有巨大的 竞技场、祭品堂,还有供人们宿食的客栈以 及供国外使节住宿的迎宾馆,此即西方旅馆 历史的史前期。

四、现代旅馆时期
五十年代后,建筑业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 经济支柱之一,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的 飞速发展为现代旅馆的建筑空间、环境塑造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 同时,西方世界的文化艺术追求和建筑思潮 促进了现代旅馆设计从满足物质功能走向创 造精神功能的新阶段。
现代旅馆的特点
1.大中型城市旅馆的多功能综合性: 提供高标准的食宿之外,还设可供社会活动 的场所,配备先进的声、光、电设备的灵活 隔断多功能厅可承担会议、报告、演出、展 览、宴会等多种活动,各具特色的餐厅、酒 吧,各种商店、健身设施使现代城市旅馆宛 如包罗万象的城中之城。旅馆成了信息中心、 会议中心、娱乐保健中心
商务旅馆
同一时期,顺应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多种需要,出现了 新型的商务旅馆,单独经营的旅馆已发展成旅馆业, 并出现了旅馆连锁集团。 1908年,第一家“斯泰特勒旅馆” 在美国纽约州的 布法罗建成,采用规格化、标准化的设计与管理, 低租金的方法,300间客房全部配置浴室,房租相当 低廉,当时的广告是:“一间带浴室的房金为1.5美 元”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所收房租又是公众财力所 能负担的,所以第一年即大获成功。
(五)客房内走道宽度>1.1m。
(六)客房门洞宽度一般>0.9m,高度>2.1m。 (七)客房的允许噪声级根据不同等级有不同要求,设计时需根据
具体要求确定。(图)
客房
六、客房卫生间设计要求
(一)根据旅馆等级确定卫生间设计标准,包括卫生设备的配套,面
积的确定和墙、地面材料等的选用。
(二)卫生间管道应集中,应设管道井,便于维修及更新。 (三)卫生间地面应低于客房地面0.02m,净高>2.1m;门洞宽>0 .75m,净高>2.1m。 (四)卫生间地面及培面应选用耐水易洁面材,并应做防水层、泛水 及地漏。(图) (五)卫生间一般需设置通风机干燥装置
近代旅馆重要实例: 1、北京饭店老楼 1900年,砖混,5层 2、上海外滩的汇中饭店(现名上海和平饭店南 楼),1906年落成,图1-1

3、上海和平饭店(原名沙逊大厦)1928年
图1-2
50年代:重要实例: 1、北京友谊宾馆 图1-4
2、北京和平宾馆 60-70年代:重要实例: 1、广州白云宾馆 2年 2、广州矿泉客舍 图1-7、图1-5
及开水间。
(七)标准层公共走道净高>2.1m,层高:3200。
标准层走道宽度:单面走道:1.8米,中间走道:
2.1米。
五、旅馆客房的设计要求: (一)客房设计应根据气候特点,环境位置,景现条件,争取良好 朝向。 (二)客房设计应考虑家具布置,家具设计应符合人体尺度,方便 使用和利于维修。 (三)客房长宽比以不超过2:1为宜。7500x3750或8000x4000。图 (四)客房净高一般>2.4m。
(四)门厅必须合理组织各种人流路线,缩短主要人流路线,避免 人流互相交叉和干扰(门厅功能意图)。
(五)总服务台和电梯厅位置应明显。总服务台应满足旅客登记、

二十世纪从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随着新建筑运动 的兴起走向高潮,旅馆建筑设计已日益注重功能, 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重视经济效益。特别 是在战后,旅游业重新初步繁荣,要求在有限的面 积内布置更多的客房,旅馆设计摆脱了“大饭店” 的影响,讲求功能分区,突破对称布局,客房实用 而面积紧凑,降低层高,厚重的体型被简洁的板式 客房楼配低层裙房所代替,形成了商务旅馆的性格 特点。
早期高层旅馆的建设耗资巨大,表现了投资
者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它们从豪华的 “大饭店”式样脱胎而出,受到“大饭店” 式旅馆设计的深刻影响,其内部各厅室富丽 堂皇,客房舒适而讲究,是“大饭店风格” 的延续。但在客房规格划一、重叠在高层部 分,竖向配置设备,功能分层分区等方面已 形成了高层旅馆的基本特点,(图l-4)是 当时典型的旅馆剖面、客房平面设计。
三、商务旅馆时期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国家交通发
展、城市膨胀,资本主义经济向全球扩展, 大大地密切了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开始形成旅游业,美国的旅馆建设逐渐领先。 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各新兴工业崛起, 高层建筑设计理论、材料、设备、施工工艺 不断提高,钢筋混凝土应用广泛,自美国起, 继而在欧洲各地兴建高层旅馆。
3.旅馆出入口: ①主要出入口:位置应显著,可供旅客直达门厅。 ②辅助出入口:用于出席宴会,会议及商场购物的非住宿旅客出入。适用 于规模大、标准高的旅馆。 ③职工出入口:宜设在职工工作及生活区域,用于旅馆职工上下班进出,
位置宜隐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