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敏感性分析的因素分析和运用讲解

浅谈敏感性分析的因素分析和运用讲解

浅谈敏感性分析的因素分析和运用目录一、引言二、敏感性分析概述1敏感性分析概述2敏感性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的必要性三、敏感性分析中的因素分析法1单因素分析法2多因素分析法四、敏感性分析的实践1确定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指标2选取不确定性因素3计算敏感性强弱程度,,找出敏感性因素4计算敏感性指标5对敏感性分析结果进行分析6分析案例及基本算法五、结语参考文献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行业的增多和细化,一个领域投资的风险性也变得更为复杂,其影响因素也变得更多,这使得投资者在经济评价中愈加谨慎,这也让敏感性分析的价值愈加凸显。

作为针对不确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敏感性分析能够很好地认定确定性因素之外的重要影响点,为投资性项目做更为精准的分析。

本文在对敏感性分析法的概念、特点、敏感性因素确定等进行深入探讨,并用实际案例进一步论证其使用方法。

关键词:敏感性分析,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因素。

一、引言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成熟的大环境下,财务分析成为现代企业和市场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活动之一。

目前,因为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国际金融危机、战争等不稳定因素干扰增多,导致投资风险加大。

因此为合理规避风险,了解哪些外界因素对财务目标构成影响,就需要敏感性分析这一手法。

例如在投资管理中,很好地使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结合已经指定的融资政策,规避外界不利因素,可以给企业实现既定利益。

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具有前瞻性,很好地使用可以规避风险,相对传统财务喜欢对投资项目进行事后总结,有很明显的优势所在①。

现代企业在投资方面因为不确定因素的增多更为谨慎,注重从全局上分析其项目的可行性,并且对时间较为敏感,需要适时性和快速反应的财务分析手法。

由此看来,为提高公司对市场和项目的准确预算和把握,需要对管理和运营中存在的风险环节进行定量分析和规避,于是敏感性分析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敏感性分析概述1敏感性分析概述敏感性分析是指会计学中常用分析方法之一,是针对一种关系中某一因素的变化对结果造成关键性影响的分析技术,根本方法是通过逐步增加某一变量的值以统计结果变化量,并得出其规律。

敏感性分析经常用来评价项目投资的效果和价值,被称为项目敏感性分析;也常用来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被称为财务敏感性分析①。

敏感性分析所分析的目标是财务的评价指标,即一个公司根据自身和外界因素特别是市场因素,参照我国现行的财税政策和价格体系,对公司需要的财务指标的因素进行认定,确定敏感性因素,分析项目指标敏感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特性,据此制作财务报表,对财务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财务项目的可盈利性,清偿能力以及外汇平衡等情况,进一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

敏感性分析所针对的财务评价包括偿债、营运、盈利以及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分析。

并且每一种都包括一些细分的指标如项目营收率、项目净现值等。

2敏感性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的必要性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不可预知性②,虽然一个投资工程在财务分析中已经对未来市场、自身所具有的能力、人才采用、原料和设备、政策性干扰、配套条件以及投资回收期等都做了一定的研究并得出一定的结果,然而这些数据通常都是采用前期项目的经验,以确定性影响因素为作用点,对即将开展的项目不能保证预测的正确性③。

这样对开展项目的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种冒险。

为了减少这种风险,就应该对一些非确定性因素但对结果又具有敏感性影响的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

一般来说不确定性分析又包括盈亏平衡、敏感性、概率三种手法。

第一种只能在财务分析中采用,后两种则可以对国民经济。

三、敏感性分析中的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敏感性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其采用统计某种项目结果的各个影响因素,来确定某个因素的影响力的统计分析方法,又分为连环替代法、定基替代法、指标分解法以及差额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实用性很强,在统计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让使用者把一个结果的所有变量之间的联系分析出来,最终确定其决定性的原因项目。

在财务分析中,因素分析法因为其不确定性因素的多少分为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分析法。

①王真真.基于敏感性分析的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6.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大学出版社,20011单因素分析法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在多个因素的因果关系分析中,选定其中一个因素并认定其他因素不变,分析其选定的因素的增减变化,对最终指标的影响状况①。

在具体应用中会依据因素变化的幅度,选中其中代表值,设段分析。

举例来说,一个公司对一个项目的总投资时A,年销售总额是B,每年的运营投资为C,年增值税金为D,期末资产残值是BV,则可以算出其净现值是:NPV=-A+(B-D-C) (P/A,10%,10) (P/F,10%,1)+BV(P/F,10%,11) ;这里假定总投资变化的百分比为T,则得出其变化后的净现值是:NPV=-A(1+T)+(B-D-C) (P/A,10%,10) (P/F,10%,1)+BV(P/F,10%,10);假定运营的投入的变化的百分比为U,则变化后的净现值为:NPV=-A+[B-D-C(1+U)] (P/A,10%,10) (P/F,10%,1)+BV(P/F,10%,);弱产品价格浮动的百分比为I,假定增值税金是销售总额的17%然后减去进项税,所以商品价格的变化一方面带动销售总额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能造成增值税金的变化。

因为销售总额和产品价格变化的比例是一样的,于是产品价格变化后的净现值是:NPV=-A+[0.83B(I+1)-D-C] (P/A,10%,10) (P/F,10%,1)+BV(P/F,10%,10)。

2多因素分析法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法是指在因果分析中,多个因素同时发生变化时,对其结果影响的分析方法②。

在现实案例中,仅仅一个因素变化而其他因素不变时很少见的,往往一个因素和其他因素之间也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多因素分析法更具有实用性。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是对单因素分析法的一个综合和改进,也是对其局限性的突破。

仍以前一个例子看,如果投资总量与运营投资一起变化,则变化后的净现值是:NPV=-A(1+T)+[B-D-C(1+U)](P/A,10%,10)(P/F,10%,1)+BV(P/F,10%,10);加入投资总量、运营投资以及产品价格这三个因素一起变化,则变化后的净现值是:NPV=-A(1+T)+[0.83B(1+I)-D-C(1+U)](P/A,10%,10) (P/F,10%,1)+BV(P/F,10%,10)。

①吴竹溪;秦国华;单因素分析法在机床夹具精度分析中的应用.工具技术.2008②刘玉华.论多因素分析法中的连环替代法的正确运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四、敏感性分析的实践基于以上对敏感性分析和其具体两种因素分析方法的的理解,本节对敏感性分析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步骤阐述。

1确定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指标对于项目的财务经济评价来说,通常投资者都会在评价具体项目可行性程度时,先制定一个心理预期的效益指标,包括项目的建设所需时间,盈利时间点和投资回收期以及总体收益率等。

这些指标体现了投资者的最低需求,即没有意外因素干扰没有特殊风险的情况下会有的经济效益。

然而不确定因素往往是存在的,它们会多少影响投资项目的最终收益。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就应该重新设计投资项目中的期望经济效益指标,使得其高于先前设定的值。

并对其风险性进行深入分析,确保项目最大的安全性。

敏感性分析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是被用来衡量经济指标的敏感度的,与具体实施的项目有很大的关系。

在项目指标经济评价没有使用敏感性分析时,因为采用的一些经济数据不够完全和可靠,或者直接采用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指标;在工程的首次可行性研究和再次可行性研究阶段,现值和财务内部收益率将是财务首选的指标,有时候还会用到投资回收期指标。

在评价指标上,敏感性分析和传统财务评价是统一的,没有区别,不能超出前者的指标。

当然如果传统财务评价指标有两个或者多个,敏感性分析法可以选择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来实施。

在确定了明感性分析的结果指标后,将对这个指标的值进行明确。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选择正常状态下的效益评价指标数值。

2选取不确定性因素在确定了整体效益目标后,进一步的工作室选择不确定的因素。

通常来说,项目工程的效益的所有变量和参数都可以作为该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①,比如产品的优势、数量、价格、一个时期内销售量、运营性投资、建设投资、建设周期、毛利润、公司管理水准、公司员工能力等。

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可变因素都一一进行分析,也没有这个条件。

但必须从需要出发,有条件地进行筛选,选择最有效的几个因素,对后期的敏感性①吕天辉.基于因素分析法在建筑工程预算变更中的应用.中国水运。

2013分析提供方便。

其筛选的原则为:一方面,因素很可能发生变动,变动幅度也大,而且其变化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其二,在传统财务分析报告中,对数据的准确度不太看好的因素。

综上所述,通常被选中作为敏感性分析的不确定因素的项目为:(1)产品销售总量;(2)产品销售单价;(3)运营投资;(4)建设投资;(5)建设工期等。

实例说明:一个城市要建设一个森林公园,对此的风险投资决策中,没有必要对该项目涉及的所有因素都进行敏感性分析,但可以对一些对工程的综合效益影响比较大,重要性较强的不确定因素作为敏感性分析的根据,具体的选择要根据该行业的特点和该城市对森林公园的要求等,并参考前期同类项目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经验告诉我们,对于敏感性分析要根据具体项目自身和外界环境内外因素结合来选择合适的不确定因素,分析得出其应该选择的因素可以是建设投资、产出物价格、原料价格等。

3计算敏感性强弱程度,找出敏感性因素在确定了敏感性分析指标和不确定因素以后,就可以设定其具体分析方案。

这个具体的带有变动值曲线的方案要根据最基础的原始系数指标,对不确定性元素设定一定的变化幅度,如士5%、士10%、士15%、士20%等。

把变动后的数值放入项目的经济体系中,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敏感性分析既定指标的的相应改变,把改变的指标结果进行整理,汇集成敏感性分析表(见表1),从表可以看出可以根据各个不同的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敏感性指标的影响,其一般呈现一定的数量关系,也方便找出并分析敏感性因素。

如果一个因素的轻微的变动就引起了一个经济指标的较大变动,就称这个因素是敏感性因素,反之则称其为非敏感性因素。

这种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其只能对某个特定因素的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需要假设其他因素没有变化,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单因素分析法。

然而很多实际公司项目经营都有很多因素而且联系紧密,关系复杂,其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因果,因此用单因素分析就不太合理。

需要在敏感性分析上更有说服力,就应该对多个敏感因素进行同时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