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第一本书》PPT课件五

《我的第一本书》PPT课件五


2 . 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 ,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3.“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 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4、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 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 年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作者是怀着沉重的心情,敬重、珍爱、感激的复 杂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 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 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 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品析文中的重பைடு நூலகம்语句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 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 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讨 论: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 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 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 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 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 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 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 是能成器的。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 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 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 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 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 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
牛汉
课文欣赏
学习目标
1.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所蕴含的 思想感情。 2.理解标题的浅层和深层含义,领悟文章 主题。 3.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知识改变命 运的深刻内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教育极其落后,人们的 精神世界更是难以开化,几乎一片空白。在遥远荒僻的 小山村,大自然显得荒凉而没有生机,人们的生活贫穷 而缺乏朝气。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能找到一份精神的乐 趣,当毕生铭记。本文作者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追忆“第 一本书”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 书”的,同时感情也是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藏着 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
在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长成了一个不错的小 伙子。乡亲们见了我总夸我越长越出息,这使我很高 兴。后来,抗日战争的炮火响起来了,我自愿加入了 抗日的队伍。在战场上,我拼命杀敌……
打过多少次仗,负过多少次伤,这些事连我自己 都记不清了,但我始终有一个信念——在国家需要我 的时候,我一定毅然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哪怕是生命, 我也在所不惜!
酷( kù )似 泪水盈(yínɡ)眶 幽默( mò ) 翻来fù( 覆 )去
掺( chān)和
脊( jǐ )背
凄惨(cǎn)
奥秘( mì )
磨cènɡ( 蹭 ) shú( 塾 )师 wǎnɡ( 枉 )读 马zōnɡ( 鬃 )
解释词语:
幽默: 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 凄惨: 凄凉悲惨。 奥秘: 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 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 温和宽厚。
“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 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 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 和写书(诗)就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了。因为你忘 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 了。 “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 这里指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 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因为当中蕴涵着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 情意[父子情同学情]。
2、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本课本吗?还可以 作怎样的理解?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 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艰辛,人间温 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 书”的?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我们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费在文字语言的捉摸上。 在幸运时不与人同享的,在灾难中不会是忠实的友人。——伊索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 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诗人来访
引出话题

的 第
经历不凡

苦难童年


人生奠基
珍视铭记
国语课本
一生难忘


父子亲情

同窗友情

人狗感情

影响至深

不能忘本
课外延伸
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 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 成”。这三个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 忘。请你在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 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的故事》)。
探究内容:
1、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 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为何令作者永志不忘, 并专门著文纪念? 2、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本课本吗?还可 以作怎样的理解?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 的?
1、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 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为何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 专门著文纪念?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 默”,写其童年生活艰苦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 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
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 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 伴、小动物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有人间真情, 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 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示 例:
《二黄毛自传》 本人绰号二黄毛,山西定襄人。 小时候,大家都说我傻,说我呆,但我并不这么
认为。他们说我连手指都数不清,其实,我也有自己 的苦衷,谁不想好好学习呀!我们都知道,当时家里 能供一个孩子上学并非易事,而且我每天要做家务, 干农活,孝敬长辈,能够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 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大家的笑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