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县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自查报告.doc

xx县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自查报告.doc

XX县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自查报告一、20XX年上半年重点传染病疫情情况20XX年上半年,全县共上报重点传染病4种151例,无死亡。

发病率为86.85/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6.46%。

(一)结核病:肺结核报告65例,发病率为37.39/10万,占总发病数43.0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79%。

其中涂(+)10例、菌(-)53例、未痰检2例。

(二)乙肝报告36例,发病率为20.71/10万,占总发病数23.84%,与去年相比下降34.55%。

(三)手足口病报告47例,发病率27.03/10万,占总发病率31.13%,与去年相比下降33.8%。

武洞子坪华桥刀湾窑湾坪窑安河湾家湾桥家营河口详乡镇武洞子坪华桥刀湾窑湾坪窑安河湾家湾桥家营河口详乡镇(四)艾滋病报告3例,发病率1.73/10万,占总发病率1.99%,与去年相比上升200%。

(五)无狂犬病和出血热病例报告。

二、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一)乙肝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根据省市要求,我县及时制定下发了《XX 县重点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细化了接种措施,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

组织召开了全县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启动暨培训会。

各接种单位扎实开展了的重点人群摸底接种登记工作,全县共摸底登记需要补种人群共计2400人剂次。

7月份将开展第一轮补种工作。

(二)手足口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组织制定了《XX 县手足口病防治方案》、《XX 县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实行了“村级随访、乡镇管理、县级诊疗、市级抢救”的医疗救治策略。

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散居儿童为重点人群,以托幼机构和小学为重点场所,推行“84化”规范消毒流程,定期组织开展监督检查。

召开了全县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会,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疫情监测和疫情分析工作。

同时,加强与宣传、教育、财政、妇联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防控对策。

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职责明确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机制。

提高了防控能力,确保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全县无重症、死亡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发生。

(三)艾滋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并下发了《XX 县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全覆盖工作方案》、《XX 县医务人员“一对一”关爱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全覆盖工作方案》、《XX 县预防艾滋病实施安全套免费提供全覆盖工作方案》和《XX 县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完成县疾控中心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建设,县武洞子坪华桥刀湾窑湾坪窑安河湾家湾桥家营河口详乡镇武洞子坪华桥刀湾窑湾坪窑安河湾家湾桥家营河口详乡镇医院、妇保院、中医医院艾滋病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正在积极筹建。

招募了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医务人员,组建了全县医务人员“一对一”关爱团队、青年学生志愿者队伍、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巡讲团队,组织了负责关爱医务人员和宣传教育巡讲人员的培训班,为10名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随机分配了一位关爱医务人员结成了对子,组织开展了2次普通中学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

在宾馆等公共场所张贴艾滋病防治宣传画138处,摆放艾滋病宣传资料146间,摆放安全套158间,覆盖率分别是81.7%、86.4%、93.5%。

(四)结核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制定了《XX县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指定县医院为县级结核病诊疗定点医院,县医院对照《陕西省结核病定点医院设置标准(20XX 版)》要求,设立专区,建立结核病实验室,配备人员,建立了科室。

目前,县疾控中心已将相关资料、物资、患者等移交给县医院,并向社会公布。

进一步优化了结核病防治体系。

同时,在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中增加了结核病初筛的内容。

(五)狂犬病防治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照《陕西省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20XX版)》要求,组织县医院完成了犬伤门诊建设。

硬件建设、配套设施、人员配备等符合《标准》,已经通过市级验收,向社会公布。

规范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提高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能力与工作质量。

(六)流行性出血热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制定了《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方案》,加强了疫情监测和处置工作。

三、项目经费执行情况县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的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卫生、计生、人社、财政、民政、教育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组成,加强了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了各部门职责,落实了专项资金,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防控措施,保障了各项防治工作的落实。

(一)艾滋病防治项目落实了国家“五扩大、六加强”政策和“四免一关怀”策略。

为符合条件的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的抗病毒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

对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实施母婴阻断,及时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

县上研究制定了艾滋病患者救助和扶贫办法,正在对需要求助的人员进行核实。

同时,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监测检测等覆盖面,加强组织领导、关怀救助、血液管理、权益保护、防治队伍建设、医疗保障等工作。

2014年,外地新增报告我县艾滋病感染者2例。

全县累计发现报告HIV/AIDS 病例11例,查无此人1例、失访1例、死亡2例。

进行抗病毒治疗4例,每月随访1次,并予以免费CD4监测、病毒载量监测及耐药监测。

完成自愿咨询检测200人,开展暗娼人群行为干预387人次,高危人群HIV检测86人次,在押人员HIV抗体检测20次累计385人次。

共印制发放宣传材料75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3条,开展健康巡讲4次,接受群众咨询1600余人次。

2014年上级艾滋病防治经费到位1.31万元,无专项资金支出。

(二)结核病防治项目落实了“两免一加强”政策,加强了结核病防控工作,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治愈率。

全年完成结核病就诊477例,其中新涂阳12例、复治涂阳2例、涂阴103例;转诊34人、到位34人、到位率100%,应追踪93人、实际追踪93人、追踪率100%,追踪到位84人,到位率90%;完成活动性肺结核114例,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53人,筛查53人,筛查率100%,未检出患者。

对初治患者访视4次以上,复治患者访视6次以上。

举办业务知识培训3期,累计培训218人次,开展督导检查6次,累计86人次,印制发放结核病宣传单4200份,宣传牌12块,电视宣传6次。

2014年,上级结核病防治经费到位17.06万元。

累计支出结核病痰检、网络报告、报病费、督导访视、培训、宣传等费用11.69万元。

(三)免疫规划项目制定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为适龄儿童提供乙肝疫苗、卡介苗等11种常规疫苗接种服务,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脊灰疫苗和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

脊灰疫苗应种?人,实种?人,接种率?%;麻疹类疫苗应种?人,实种?人。

保持了无脊灰状态,促进了消除麻疹,有效控制了乙肝发病率,全县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

2014年,上级免疫规划工作经费到位10万元。

累计支出免疫规划接种、疫苗冷链信息监测系统建设、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平台建设、督导检查等费用7.97万元。

(四)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了碘缺乏病监测、大骨节病筛查、克山病病例搜索和重点监测,完善了重点地方病防治监测体系和防制长效机制。

一是完成了4个乡镇7-12岁儿童大骨节病普查工作,共普查600人,拍片600人,手片显示全部正常。

二是完成了800名常住居民克山病普查的临床体格检查和12导联心电图描记等相关临床检查,查出潜在型克山病为9人,落实了专人进行追踪随访。

三是完成了5个乡镇20个行政村累计300户居民家庭食用碘盐的监测,碘盐合格率100%。

随机调查了8-10岁儿童210名,未查出甲状腺肿大病人。

对4个乡镇的60名8-10岁儿童和60名孕期3月龄的妇女进行了尿碘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7.3%、86.5%。

2014年,上级地方病防治工作经费到位24.1万元。

累计支出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盐监测费用18.92万元。

(五)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项目开展了精神疾病患者筛查,对发现疑似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市精神卫生中心,配合其进行诊断工作。

对排查发现的确诊重性精神病人,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统一建立健康档案,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落实定期随访。

累计为348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规范管理316名,规范管理率92%。

切实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排查和随访管理,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减少患者因病导致的社会危害事件的发生。

(六)手足口、布病、疟疾等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治项目一是根据《陕西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要求,积极开展消除疟疾行动。

开展了1次县乡医疗机构相关临床医生防治疟疾技能培训,县乡医疗机构相关临床医生接受过疟疾防治基本知识培训的比例达95.5%。

对90名“三热”病人开展了疟原虫血检,血检合格率98.8%。

开展督导检查2次,36人次;集中宣传2次,印发宣传单5000份。

1981年至今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发生。

二是开展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工作。

对报告的临床手足口病病例,累计采样18例,实验室确诊16例,排除2例。

无重症、死亡病例发生。

对全县托幼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3次146人次督导检查,发放手足口病防治宣传画400张、宣传单30000份、宣传标语54条,业务知识培训1期48人次,对发病儿童开展个案调查21人次。

三是开展了布病监测调查。

累计调查3000人,抽血检验232份,发现疑似病例2例,实验室检测为阳性,落实了专人负责追踪、随访。

同时加强了流感、出血热、麻风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

2014年,上级手足口、布病、疟疾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经费到位11.15万元。

累计支出宣传、培训、物资储备、督导计10.61万元。

(七)慢性病防治项目一是开展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积极传播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结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日等各类健康主题日,开展经常性“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主题宣传活动,全县累计组织大型宣传活动30余次,在县电视台举办“健康安塞”栏目24期,制作了健康宣传展板300余块。

同时,各医疗卫生单位通过微博、微信、LED显示屏、网站等信息平台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了群众健康教育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

二是实施了肿瘤随访登记、死因监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登记报告等项目。

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明确了职责分工和基本任务。

肿瘤登记上报39例,死因监测登记上报85例,心脑血管登记上报306例。

四、主要做法和亮点(一)政府支持,财政投入只增不减一是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全部实行全额预算机制,医院的基本建设、基本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员工资、人才队伍建设、离退休人员费用、运行经费及政策性亏损由县财政兜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