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知识)经济学概论第三章作业最全版

(财务知识)经济学概论第三章作业最全版

(财务知识)经济学概论第
三章作业
第三章消费者决策
壹、名词解释
总效用
边际效用
消费者均衡
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剩余
二、是非题
1.同壹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是无差别的。

()
2.当消费者从每种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总效用不断增加时,边际效用也是递增的。

()3.如果消费者从每种商品中得到的边际效用和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他将
获得最大效用。

()
4.同种商品消费后得到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
5.消费者均衡点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相切点()
6.在同壹平面上能够且只能够有三条无差异曲线。

()
7.无差异曲线上每壹点都表示消费者消费物品的数量组合相同。

()
8.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而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分析法。

()9.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为正值,且其值不断增加。

()
10..如果用纵轴代表的物品的价格上升,预算线将变得更加平坦。

()
11.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小。

()
12.预算线的斜率能够表示为俩种商品价格之比的负值。

()
三、选择题
1、壹个消费者想要壹单位X的心情甚于想要壹单位Y商品,原因是()
A.商品X有更多的效用;
B.商品X的价格较低;
C.商品X紧缺;
D.商品X是满足精神需要的。

2、经济学分析的壹个假设条件是消费者偏好不变,因此,对同壹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样的效用。

()
A.正确;
B.错误;
C.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3、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A.边际效用达到最大点;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

4、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取决于它的价格;
C.不可比较;
D.能够比较。

5、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偏好;
B.消费者收入;
C.所购商品的价格;
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6、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包含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
A.收入有时高,有时低;
B.欲望是无限的;
C.消费者人数是无限的;
D.商品的数量是无限的。

7、同壹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俩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俩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俩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同;
D.效用水平相同,俩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8、无差异曲线上任壹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是等于它们的()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9、假定X、Y的价格、已定,当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
A.增购X,减少Y;
B.减少X,增购Y;
C.同时增购X、Y;
D.同时减少X、Y。

10、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壹点的斜率,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X时,他愿意放弃()单位X而获得壹单位Y。

A.;
B.2;
C.1;
D.1.5。

11、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壹定()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12、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A.;
B.货币在每种用途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C.;
D.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

13、消费者剩余是()
A.消费过剩的产品;
B.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
C.消费者购买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减去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
D.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

14、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A.实际所得;
B.主观感受;
C.没有购买的部分;
D.消费剩余的部分。

四、简答题
1、人们从经验中总结出对消费品需求的“需求定律”,即商品的销售价格和其销售量反方向变化。

请解释为什么客观世界或人的行为存在这种规律性现象。

2、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

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释。

3、消费品的边际替代率(MRS)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通常是递减的(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五、计算题
1、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原来他消费9单位X,8单位Y,当下X减少到4单位,问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才能和以前的满足相同?
2、小张每年为购买第壹件装饰品愿付10元,第二件愿支付9元……直到第10件付1元,第11件就不愿意付钱。

问:(1)假如每件装饰品需付三元,她将买多少件装饰品?她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2)装饰品的价格上涨到每件5元,情况又怎样呢?(3)你能表述出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吗?
4、假设某人将全部收入用于购买商品X和Y,且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和另壹种商品的消费无关。

商品X的价格为20元,商品Y的价格为30元,该消费者货币边际效用为1,收入为210元(见下表)
25 23 20 16 10 6 4 1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试问:(1)每种商品的消费量是多少?(2)最大总效用是多少?
【参考答案】
壹、名词解释
请各位学员自己参考教材整理答案
二、是非题:1-6:××√√√×;7-12:×××√×√
三、选择题:1-5AABDA;6-10DBCAB;11-14BDCB
四、简答题
1、商品对消费者所产生的边际效用代表消费者对该商品希望获得的程度。

人们货币收入的大小决定着消费者每单位货币对他的效用,且假定它在购买中保持不变。

消费者只有在所得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支付的货币的效用,即时,他才愿意购买。

这里代表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P代表商品的价格。

购买的商品的数量越多,该商品对购买者的边际效用越低,他对每单位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反之亦然。

因此,价格降低,每个消费者就会多买壹些,即价格降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会使消费者增加该商品的购买。

另外,每壹较低的价格又带来新的购买者,他们的爱好或收入不容许他们在较高价格下进行购买。

商品价格上升时,壹方面消费者试图用其他物品(替代品)来替代它,减少它的购买;同时,商品价格上升时,实际收入下降,消费者自然会减少这种商品的消费。

也就是说,价格上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作用,使消费者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

2、钻石于人的用处确实远不如水,所以,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人们从钻石的使用中所得的总效用。

可是,商品的需求价格不是由总效用而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即有决定。

虽然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很大,可是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意付非常低的价格。

相反,钻石的用途虽远不及水大,但世界上钻石数量很少,因此,其边际效用很高,价格非常高昂。

3、,它表示为得到壹单位X商品,必须放弃的Y商品量(,它表示为得到壹单位Y,必须放弃的X的量)。

因为随着X商品数量的壹单位壹单位地增加,增加的每壹单位X的效用(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假定Y的边际效用不变,为保持总效用不变,每单位X商品替代的Y商品的量也不断减少的。

而实际上,如果所消费的Y商品量减少,其边际效用会递增,这样,每单位X商品替代的Y商品的量递减得就更快。

可见,是递减的,其根本原因在于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

五、计算题
1、当X=9,Y=8时,
当U=20,X=4时,
由得,,进而可得,Y=12。

可见,当X减少到4单位时,需消费12单位Y才能和原来的满足相同。

2、(1)因为小张对第8件装饰品愿意支付3元,也就是说,在她见来,第8件装饰品的边际效用等于3元货币的效用之和,所以当每件装饰品的价格为3元时,她将购买8件装饰品。

这时,她所花的最后1元所得的边际效用恰好等于货币边际效用,即
小张购买第1件装饰品愿支付10元,而实际上只付出3元,剩余7元;同理,第二件剩余6元……第七件剩余1元,第8件没有剩余。

因此,(2)因为小张对第6件装饰品愿意支付5元,所以当价格上涨到5元时,她将购买6件装饰品。

这时,她所花的最后1元所得的边际效用恰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即。

(3)由上面消费者剩余的计算可知:
消费者剩余=愿意支付的价格总额-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

3、(1)当他购买3单位X、5单位Y时,满足最大。

因为,这时,,而且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