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中考文言文实词整理(课件63张)

初中中考文言文实词整理(课件63张)


• • • • • • • • • • • • • • •
尽 全部。例:利尽南海《隆中对》 尽兴。例:造饮辄尽《五柳先生传》 尽头,到头。例:林尽水源《桃花源记》 穷尽。例: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观潮》 完,没有了。例: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全,这里作动词,“吃尽”。(一食或尽粟一旦) 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可 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苦 苦于。(苦秦久矣) 使……苦。(苦其心志) 愁。(何苦而不平)
• • • • • • • • • • • •
开 散开。(日出而林霏开) 放晴。(连月不开) 打开。(房开小窗) 乐 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使……快乐。(钟鼓乐之) 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类 像,类似。(绝类弥勒) 一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 • • • • • • • • • • •
从 跟,随。例:战则请从 学习。例:择其善者而从之 追寻。例:溯洄从之(《蒹葭》) 依从。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自,由。例:从口入,初极狭。 在。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堂房亲属。例:赠从弟(《赠从弟》) 向。例:从乡之先达持经叩问
• • • • • • • • •
朝 zhāo早晨。(朝而往,暮而归) cháo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见。(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国) 指公众聚集的地方(能谤讥于市朝) 殆 通“怠”有害。(思而不学则殆) 大概(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文言实词整理
• • • • • • •
安 安逸。例:死于安乐。 养,奉养。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怎么。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安稳,安定。例:风雨不动安如山。
卑 低下。(非天质之卑) 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 • • •
利 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锐利。(兵革非不坚利也/怀抱利器) 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物资。(利尽南海) 隶 属于。(世隶耕) 跟着。(隶而从者) 良 真,实在。(良多趣味) 善良。(此皆良实) 好。(家富良马)
• • • • • • • • • • • • • •
具 同“俱”,全、都。(百废具兴) 具有、具备。(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准备。(故人具鸡黍《过故人庄》) 详尽。(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绝 断、断绝。(往来而不绝者/沿溯阻绝) 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极点。(以为妙绝《口技》/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哀转久绝/湖中人鸟声俱绝) 极高的、陡峭的。(会当凌绝顶) 景 景物。(四时之景不同《醉翁亭记》) 日光。(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 • • • • • • • •
固 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自然,固然。(固不知子矣) 顾 看、回头看。(元方入门而不顾) 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就 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 完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亲近、观赏。(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居 停留。(不可久居) 居住。(面山而居) 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 过了。(居十日《塞翁失马》) 举 传扬。(死即举大名耳) 发动。(举大计亦死) 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 推举。(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好 美。(好鸟相鸣) 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号 háo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hào别号。(故自好日醉翁也) 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 • • • • • • • •
• • • •
和 和煦。(至若春和景风,波澜不惊) 和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惠 恩惠。(大王加惠 / 小惠未徧) 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会 适逢,正赶上。(会宾客大宴《口技》) 会合,聚合。(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 涉世家》) 聚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必然,一定。(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领会,理解。(每有会意《五柳先生传》) 定将。(会挽雕弓如满月/会当凌绝顶)

• • • • • • • • • •
箪 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名作状,用竹筐装(百姓熟不敢箪食壶浆) 当 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将要。(今当远离) 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值,正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 抵挡。(“锐不可当”) 在某个时候,在某个地方。(例:当余之从师 也《赵东阳马生序》)
• 奉
• • • • • • • • •
侍奉。(为妻妾之奉) 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夫 丈夫(其夫呓语《口技》) 首发词、发语词。(夫环而攻之) 成年男子的通称。(逐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叹词,啊。(嗟夫!《岳阳楼记》) 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 • • • • • • • • •
• • • • •
并 一起。(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一共。(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全、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和,以及。(对联、题名并篆文《核舟记》)
策 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记录。(策勋十二转《花木兰》) 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 曾 • 同“增”,增加。例:曾益其所不能。 • 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 (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曾不盈寸) • 曾经。(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 同“层”,重叠。(例:荡胸生曾云《望岳》)
备 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 具备。(一时齐发,众妙必备。《口技》) 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奔 疾走,跑。(屠乃奔倚其下《狼》) 指飞奔的马。(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比 靠近。(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 中。) 及,等到。(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 毕 • 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 全部(群响毕绝《口技》)群贤毕至《兰 亭集序》 薄 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日 薄西山) 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鄙 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归 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也) 归去、返回。(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过 经过。(秦汉经行处) 到。(及鲁肃过浔阳《孙权劝学》) 犯错误。(人恒过)
• • • • • •
国 国家。(尚思为国戍轮胎) 国都。(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也) 国事。(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地势。例:国险而民附
极 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尽、到。(南极潇湘) 非常。(初极狭) 寂 平静。(视端容寂) 寂静。(寂寥无人) 加 更加,增加。(而山不加增) 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 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 • • • • • • • • • • • • • • •
间 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参与。(又何间焉) 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 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 暗地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见 同“现”,出现。(风吹草低见牛羊) 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认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知道。(见往事耳) 看见。(昨夜见军帖)
• • • • • • • • • • • • •
道 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仁政,王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途。(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得 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也 优劣得所) 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实施。(得道者多助) 得意。怡然自得(《童趣》) 领会。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 • • • • • • • • •
或 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有的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有的。(或凭或立) 及 比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 到,等到。(及鲁肃过浔阳/及郡下) 既 既然。(将军既帝室之胄) 已经。(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将 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 率领。(上使外将兵) 将要。(公将战) 搀扶。(出郭相扶将) 拿。(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借 借。(每假借于人) 借助。(原借子杀之) 假使。(藉第令毋斩) 节 季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操守、节操。(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故 所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意。(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观 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 • • • • • •
冠 居第一位。(以才略冠) 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光 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光线。(仿佛若有光)
称 相当。(不能称前世之闻) 称赞。(先帝在时称之曰能) 动词:著称。(不以千里称也)
• • • •
诚 诚心。(帝感其诚) 的确。实在。(在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果真。(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 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惩 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惩罚。(惩前毖后)
乘 读shèng,辆。(车六七百乘) Chéng坐,驾(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