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张笑天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 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道德经》
如何快速读懂一篇散文?
解读文本 :
(一)读标题(提示内容/暗示主题)
(二)读文章
1、边读边标段落序号。 2、快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景、物、 事——情、志、感) 3、找出描述“形”特点的内容。(关键词) 4、找出体现“神”的内容。(过渡句、议 论或抒情句,修辞句,多数在结尾段落) (关键句)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 提取信息: • 第4节: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顺合自然 • 第5节: •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
用大自然的神话;
• 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 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暗合了 老子的“上善若水”的精髓。
式见长——点明主要表达方式 • 2.艺术特色——手法——在题干限制范
围内的表现手法,其它无效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 答案参考: 1.以抒情议论为主 2.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 的追怀; (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 忧思;
(6) 由都江堰引发感慨;
(7)(8)以对现状的担忧反衬都江堰的重大意义;
(9)表达对历代护堰官员无私付出造福百姓的精神的赞 扬;
(10)总结全文,再次表达内心的敬意。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主旨答题要点及格式:
通过写……(内容概括), 赞美(批判、揭示)了……(人、 物、观点、品质等)(事物特 性),表达了……观点或情感等 (深层意蕴)。
仍在发挥作用。 • ③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六、平
涝旱”; • ④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问及原因,需要在信息之上加以提炼概括。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江苏高考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善若水
难点解析:
• 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 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 特色。(6分)
• 审题及要求: • 1.不以描写见长——暗示以其他表达方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大量的写的是修辞手法。而修辞手法 是从具体的语句而言。他问你的是全文, 你答的是局部,从思维方法来说就是不对 的。
以下都是得的0分: 反问、设问,突出强调了都江堰的原 生态是生命之泉。 对比衬托:突出都江堰的不同之处; 用其他山衬托都江堰,表现都江堰对人类 的影响之深,作用之大。 情景交融,写景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感 情。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主旨答题要点及格式:通过写……(内容), 赞美(批判、揭示)了……(人、物、观点、 品质等)(事物特性),表达了……观点或情 感等(深层意蕴)。
文章通过都江堰的建造优点从不同角度 阐释了上善若水的精髓,即对应了“传统文 化精神、环境问题、人生思考”等内涵。借 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引申出 “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的感悟。
“以议论、抒情见长”,艺术表现手法不就出来
了吗!
2、不遵照指令的要求。不以描写见长,言外
之意,就是以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在试卷
上,你得上道,只要上了“抒情、议论”的道,
往下走,怎么抒情的,怎么议论的,借古喻今、
用大自然的神话;
• 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 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暗合了 老子的“上善若水”的精髓。
• 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 的文化。
• 第9节: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 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 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
为何写
梳理文章思路:
(1) 到都江堰后看到 “上善若水“的横幅,引发作者 的思索;
(2) 提出“上善若水”这一带有哲学意味的文化内涵;
(3) 表达作者对都江堰及古人智慧的赞美——都江堰 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4) 都江堰建造方法原始,然而好处多多:不污染环 境,不危及生态,顺合自然;
(5)都江堰功能多样,功效持久;
• 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 的文化。
• 第9节: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 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 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 参考答案: • 因为都江堰的建造 • 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 • ②功能多样、持久:既能防洪,又能灌溉,至今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善于举例,引用古人之说来支持自己 观点。
长短句并用,使文章充满生趣,生机 盎然。
比喻拟人手法,把都江堰写活了,生动 形象地描写了上善若水。
引经据典,引用老子上善若水为题几 许多经典诗词,增强了文化内涵。
联想。描写时善于联想古人的例子, 增强都江堰的文化内涵。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重点突破: • 2、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
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6分) • 审题及要求: • 信息筛选及概括题 • 地毯式排查,不遗漏,会分点概括。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 提取信息: • 第4节: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顺合自然 • 第5节: •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
5、概括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 其注意段首、段尾。同时还可以 利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加快对 文章的理解,如:然而、但、总 之、进一步说、因此、所以、可 见,等等,把握文章大意。
如何快速读懂一篇散文?
一:关注“标题”
写什么
二:理清“思路”
} 三:找“关键句”
怎样写
四:归纳“主旨”
象征。把都江堰象征人类的智慧。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江苏高考散文上善若水
【失分原因】
1、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思维的过程才能
有思维的结果。看到“艺术表现”字眼,就把许
多艺术表现手法往里堆,往里砸,结果一个没砸
中,最后把自己砸得头破血流。有的写5个,有的
写6个,其实跟题目毫不相干。他没有看见前面那
句“不以描写见长……”,其言外之意,不就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