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化学一模考前训练 “10+4”小卷练九 (100分)(教师版)

2020届高三化学一模考前训练 “10+4”小卷练九 (100分)(教师版)

2020届高三化学一模考前训练“10+4”小卷练九(100分)(教师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68分,考试时间4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届顺义高三素质展示)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

下列垃圾归类合理的是A B C D垃圾已使用的一次性针头废塑料瓶废易拉罐废荧光灯管垃圾分类答案:D2、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Lv)是116号主族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Lv位于第七周期第VIA族 B.Lv在同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弱C.Lv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D.中子数为177的Lv核素符号为答案:B3.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溶液中加Na2SO4可使其变性B.乙烷、苯、葡萄糖溶液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有机物CH2===CHCH(CH3)Cl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缩聚反应、氧化反应D.分子式为C4H7ClO2且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结构有5种(不包含立体异构)答案 D4.(2019·山东八校二模)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氧化铁和足量HI溶液反应:Fe2O3+6H++2I-===2Fe2++I2+3H2OB.碳酸氢钙溶液和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2++HCO-3+OH-===CaCO3↓+H2OC.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O2-3+CO2+H2O===2HCO-3D.NaHSO4溶液滴定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Ba2++2H++2OH-+SO2-4===BaSO4↓+2H2O答案 C5 (2020届顺义高三素质展示)氨是化肥工业和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原料,工业采用N2和H2合成氨的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改变反应的△HB.过程③到④形成N—H吸收能量C.升高温度,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D.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答案 A6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的最高价氧化物都可以作耐火材料B.Z的非金属性小于W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D.X的单质可分别与Z、W的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C7.在一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g)+N(g)2R(g) ΔH<0,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刻的v(正)小于t2时刻的v(正)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RC.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相等D.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答案 A8.(2019·山东烟台)已知过氧化氢在强碱性溶液中主要以HO-2存在。

我国研究的Al-H2O2燃料电池可用于深海资源的勘查、军事侦察等国防科技领域,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溶液中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Al极迁移B.Ni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O-2+2e-+H2O===3OH-C.电池工作结束后,电解质溶液的pH降低D.Al电极质量减轻13.5 g,电路中通过9.03×1023个电子答案 C9.球墨铸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

实验小组为测定化合物X的组成设计实验如下:化合物X 18.0 g――→足量空气高温煅烧固体1――→过量盐酸溶液甲――→足量Cl2溶液乙――→加热、蒸发灼烧固体224.0 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2是氧化铁B.X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Fe3C2C.溶液甲加热、蒸发、灼烧也可得到24.0 g固体D.X与足量的热浓硝酸反应有NO2和CO2生成答案 B10、(2019年高三北京朝阳期中)将SO2分别通入无氧、有氧的浓度均为0.1mol·L-1的 BaCl2溶液和Ba(NO3)2溶液中,探究体系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记录如下:实验记录pH变化溶液中是否产生沉淀BaCl2溶液(无氧)中无白色沉淀、BaCl2溶液(有氧)中有白色沉淀Ba(NO3)2溶液(无氧)中有白色沉淀、Ba(NO3)2溶液(有氧)中有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a所示溶液pH降低的原因:SO2+ H2O H2SO3 H+ + HSO3-B.曲线c所示溶液中发生反应:2Ba2+ + O2+ 2SO2 + 2H2O =2BaSO4↓+4H+C.与曲线a、b、c对比,可知曲线d所表示的过程中NO3-是氧化SO2的主要微粒D.依据该实验预测0.2mol·L-1的KNO3溶液(无氧)也可以氧化SO2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60分)11(15分) 13.(12分)已知借助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分解水的示意图如图1:(1)反应Ⅱ需要两步能量转化才能实现,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再转化为________。

(2)反应Ⅳ由(a)、(b)两步反应组成:H2SO4(l)===SO3(g)+H2O(g)ΔH=+177 kJ·mol-1(a)2SO3(g)2SO2(g)+O2(g)ΔH=+196 kJ·mol-1(b)H2O(l)===H2O(g) ΔH=+44 kJ·mol-1(c)则H2SO4(l)分解为SO2(g)、O2(g)及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不同温度下的SO3分解实验[原理按反应(b)],SO3起始物质的量均为d mol,图2中L曲线为SO3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M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反应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SO3的转化率。

①反应(b)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②随温度的升高,M曲线逼近L曲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X点时总压为0.1 MPa,列式计算SO3分解反应在图2中X点时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电能化学能(2)2H2SO4(l)2SO2(g)+O2(g)+2H2O(l) ΔH=+462 kJ·mol-1(3)①c2(SO2)·c(O2)c2(SO3)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缩短(或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更快达到平衡) ③0.052 MPa12.(15分)铍铜是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级弹性元件的良好合金。

某科研小组从某旧铍铜元件(含25% BeO、71% CuS、少量FeS和SiO2)中回收铍和铜两种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Ⅰ.铍、铝元素化学性质相似;Ⅱ.常温下部分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难溶物Cu(OH)2Fe(OH)3Mn(OH)2溶度积常数(K sp) 2.2×10-20 4.0×10-38 2.1×10-13(1)滤液A的主要成分除NaOH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反应I中含铍化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①滤液C中含NaCl、BeCl2和少量HCl,为提纯BeCl2,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a.加入过量的氨水b.通入过量的CO2c.加入过量的NaOHd.加入适量的HCle.洗涤f.过滤②从BeCl2溶液中得到BeCl2固体的操作是________。

(3)①MnO2能将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

写出反应Ⅱ中CuS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浓HNO3溶解金属硫化物,缺点是________(任写一条)。

(4)滤液D中c(Cu2+)=2.2 mol·L-1、c(Fe3+)=0.008 mol·L-1、c(Mn2+)=0.01 mol·L-1,逐滴加入稀氨水调节pH可将其依次分离,首先沉淀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为使铜离子开始沉淀,常温下应调节溶液的pH大于________。

(5)电解NaCl-BeCl2混合熔盐可制备金属铍,下图是电解装置图。

①电解过程中,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

②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解得到的Be蒸气中约含1%的Na蒸气除去Be中少量Na的方法为________。

已知部分物质的熔、沸点如下表:物质熔点(K) 沸点(K)Be 1 551 3 243Na 370 1 156答案(1)Na2BeO2、Na2SiO3BeO2-2+4H+===Be2++2H2O(2)①afed②要在HCl气流中蒸发结晶(3)①MnO2+CuS+2H2SO4===MnSO4+S+CuSO4+2H2O ②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4)Fe3+ 4(5)①降低电解质的熔融温度,降低能耗②Be2++2e-===Be ③可以控制温度1 156~3 243 K之间冷却13、(2019年高三北京朝阳期中)某实验小组研究KI和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

实验序号ⅠⅡ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紫色褪去,溶液变为棕黄色紫色溶液迅速变为棕褐色悬浊液,然后沉淀消失,溶液变为棕黄色资料:i. MnO4—在酸性条件下最终被还原为Mn2+。

ii. 酸性条件下氧化性: KMnO4>KIO3>I2。

(1)实验1中溶液呈棕黄色,推测生成了。

(2)实验小组继续对实验II反应中初始阶段的产物成分进行探究:①经检验,实验II初始阶段I—的氧化产物不是I2,则“实验现象a”为。

②黑色固体是。

③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在“紫色清液”中存在IO3-:。

④写出生成IO3-的离子方程式:。

(3)探究实验II中棕褐色沉淀消失的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II中棕褐色沉淀消失的原因:。

(4)实验反思:KI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过程中,所得产物成分与有关(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1)I2(2)①溶液分层,下层液体无色② MnO2③取少量“紫色清液”,逐滴加入Na2SO3溶液,振荡,溶液紫色消失变成棕黄色时,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存在IO3-④2MnO4- + I- + 2H+ = 2MnO2↓ + IO3- + H2O(3)MnO2 + 2I- + 4H+ = Mn2+ + I2 + 2H2O(4)试剂的相对用量(滴加顺序)、溶液酸性强弱(其他答案合理给分)14.(15分) 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I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3)合成过程中设计步骤①和④的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