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管理及施工安全问题探讨摘要:现场施工管理不仅仅是表现在施工现场,它折射出一个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和深层次的管理水平。
在现阶段施工人员高流动性的情况下, 建筑企业更应该注重企业自身的核心管理人员的培养,确保施工质量稳定。
关键词:现场管理施工安全问题探讨
一现场管理的诸多问题
1.1 现场施工技术问题
一个建筑施工项目,特别是多工种交替施工项目的工地,其施工技术、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交错。
这要求建筑施工各环节的技术人员以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同时考虑本企业技术实力及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
并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
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长及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
但事实上我们的多数建筑企业在技术管理上仅限于粗线条的宏观管理,缺少细到每一个具体技术措施的管理,出了问题相互推拖责任。
1.2 现场施工的材料问题
建筑施工现场,最难的就是其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大到堆积
如山的砖砂石料,小到一两个配件。
并且,经常有许多最新的材料
应用的问题。
但普遍问题还是现场材料验收的准确性问题,绝大多
数材料只能通过视觉辨认,缺乏数据说话,就算是有随来料检验报告,但真实性很难确定,往往是质量事故出现了才做事后确认和考证。
1.3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
首先要从管理体系上明确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责任人。
从制度
上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设立专门的安全、文明领导小组。
在不同层面上设立专兼职的安全员, 对安全工作做到日日抓, 天天讲, 发现问题立刻解决, 并做好问题记录及解决
措施。
对新上岗工人进行多方面培训, 组织工人学习与自己工作有关或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安全知识和紧急处理办法, 防患于未然。
对塔吊安拆、脚手架搭拆、模板安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等必须有专项安全措施方案和具体责任人, 施工现场各相关处设立醒目安全
警示牌。
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文明施工的管理力度。
对违章指挥、操作,冒险作业要责令停工, 从源头上规
范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行为。
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 设备的检查, 杜绝不合格的材料, 设备对施工人员的伤害, 加大
对安全工作的投人, 完善各种安全设施。
在施工作业面上设专职的安全管理员, 对机械设备吊装, 用电设备工作,基础土方开挖等进
行现场监督和控制。
建筑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动态的管
理工作, 涉及到方方面面,情况瞬息万变,可变性大,必须持之以恒
的抓,否则各项规章制度将无法落实到实处, 随时都将可能发生突
发事故。
1.4 施工人员管理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
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将材料组织而创造出来的。
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的、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
怎样才能将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有机地捏合成近卫
军呢?首先, 必须营造出一种荣辱与共的氛围, 职责分明但不失
亲和力,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是这个项目的大家庭中的一员。
这一些,就需要我们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对工
人要奖罚分明, 多鼓励、多举办各类生产生活竞赛活动, 从精神物质上双管齐下, 培养凝聚力。
其次, 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 各岗位职责, 权利明确, 做到令出必行。
一支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面对工期紧逼,技术复杂的工程,只有坚决服从指挥,才能按期
保质完成施工任务。
再者,针对具体情况适当使用经济杠杆的手段,对人员管理必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1.5 施工安全的问题
如何提高安全意识:
(1)安全培训首先从各级领导抓起,包括企业经理、项目经理、全体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2)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更突出的一点是对特殊工种,比如架子工、电工、焊工等等,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达不到
标准决不能迁就,并严格按照标准定期进行复查。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也要进行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4)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实施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企业对项目经理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所规定的在他们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由谁负责由谁参与,对安全生产负责任制度。
(5)安全生产抓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在施工现场中能否实现“安全第一”,首先是把人身的安全放在首位,安全是为了生产。
(6)其次是强化职工们安全意识,通过讲道理、标语、板报、讲事故案例,事故的报道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7)再次就是居安思危,在安全较稳定的形式下,教育全体职工戒骄戒躁,提高警觉性,防止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最重要的手段,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安全控制,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事故隐患,尽量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安全最重要思想,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二强化建筑企业全员管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2.1搞好管理的思想基础
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管理就是生产力。
抓好现场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效益,确立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管理态度,使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组织
生产与管理活动。
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秩序是效率的基本前提,没有秩序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就没有效益。
施工现场管理有序,材料可以节约,人工费设备费可以减少,现场不出工伤事故、环保事故、火灾事故,可以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社会效益。
管理出效益,管理就是生产力。
现场是潜在的市场,抓好现场管理是赢得市场的首要条件。
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占领市场的前沿陈地。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甲方对乙投标资格的审查更加严格,对施工企业已竣工的,特别是对施工程现场的考察,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
可以想象,一个脏乱差、毫无秩序、缺乏有效管理的施工现场,会赢得甲方的信任。
施工现场是企业信誉的缩影,搞好现场管理,有利于塑造和展示企业良好形象。
建设一个文明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不仅可以为职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激发职工爱企业、爱岗位的主人翁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而且体现了对职工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对外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
建筑业的主要舞台在工地,企业的素质、科技水平、管理水平,都会在施工现场得以展现。
2.2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
要管理出一流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先进的项目管理体制。
推行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细分管理体制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迫切要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项目靠市场竞争得到,资源靠市场在项目上配置,业主或顾客越来越苛求项目的实施质量,建筑施工承包企业也越来越关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工程项目上直接结合与时
时的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创造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施工管理模式,因而进行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管理细分到工序的责任体制。
一是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要形式的施工生产组织管理系统,全面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二是把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施工管理体制按照三个层次进行细分的岗位。
三是建立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的项目成本核算细分的工序制。
四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的运行机制。
2.3 提高项目经理综合素质
项目经理是建筑企业的一线指挥员,是项目的直接管理者,他们的行为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劣和成败。
由于其位置重要、作用特殊,所以选好选准项目经理,并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就显得尤为重要。
项目经理在现场管中,由于工作多,压力大,事无巨细都得过问,都要拍板,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不可能当好项目经理的。
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一是要全局在胸,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照顾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不能顾此失破。
而要做到这点,首先对施工现场生活区、合理布局,以便利生活,便于施工生产,便于管理。
二是要树立现场“动态管理”的基本思想,建筑施工现场人员、设备、材料流动性很大,项目经理必须根据变化着的情况和施工进度进行“动态管理”。
三是要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施工现场因所处地点和季节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施工工程规模不同,管理工作也存在很大差导,这就要求项
目经理从实际出发,勇于创造新的现场管理模式和方法。
2.4 健全和贯彻各项现场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上级颁布的和施工单位自身制订的规范、办法,是现场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有着较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全面落实现场管理的各项制度,是项目经理抓好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对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规章制度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的法规意识,熟悉和掌握现场管理的要求、措施和方法。
其次,要结合项目实际完善现场管理细则,让员工工作中严格按管理细则办事。
三结束语
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快速演变,国外建筑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越来越大,也使国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化。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素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势在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