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水力学、计算机、外语基础,系统地掌握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得到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与实践训练,能从事水文信息采集与分析、水文模拟与预报、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流域管理与水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毕业生适宜在高校、科研机构、水利、水电、农林、能源交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领域教学、科研及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和管理等工作,也可攻读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二、基本培养要求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走与工农群众、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3.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二)业务方面
1.系统地较好地掌握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基本训练。
2.具有坚实的数学、水力学、计算机、外语、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基础;能在水文信息采集与分析、水文模拟与预报、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流域管理与水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及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和管理等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
4.比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并具备初步程序设计能力。
5.了解国内外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体育方面
1.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的合格标准。
2.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
三、学制与学位
(一)学制
四年。
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
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八年,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六年。
(二)学位
完成本专业学业,修满150学分,并符合学校有关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兰州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学科
水文学及水资源、农业水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五、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
(一)主干课程
水文学原理、地下水水文学、水力学、水资源系统分析、水文水利计算、水化学与环境水文学
(二)特色课程
水文水利计算、水资源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六、课程结构
注:专业课程实验学时折半后计入总学时,下同。
(四)任意选修课
本专业学生需选修本专业或其它专业的课程,至少选修27学分。
本专业学生应首先在下表中选修本专业课程,至少选修21学分。
除本专业开设的选修课外,学生需在全校范围内选修跨学科课程至少6学分。
本专业开设的选修课如下: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除常规教学环节外,可适当安排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演讲比赛、各项体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八、其他有关说明
(一)成绩考核按照《兰州大学本、专科生成绩考核管理办法》执行。
(二)计算机教学按照《兰州大学关于加强计算机教育的决定》执行。
(三)毕业论文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兰州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规定》执行,于第八学期完成,计8学分。
(四)主持完成创新创业行动计划、君政基金研究项目的奖励1学分。
九、教学计划总体安排一览表
注:各学期周学时合计不包括任意选修课学时和社会实践环节;※需安排多媒体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