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中学武术教学
【摘要】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具有独特的技击性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磨练意
志等特点,对强健身体,防身祛病,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培养勇猛、坚忍不拔的
意志品质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武术教学兴趣教学计划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具有独特的技击性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磨练意志等特点
,对强健身体,防身祛病,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培养勇猛、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可目前我们很多学校并没有将其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特
别是我们农村中学,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下面就我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农村体育课上怎样开展武术教学。
一、武术课在农村学校开展的现状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随着武术的不断推广,武术已成为了2008奥运会的表演项
目。
武术作为体育教学内容之一编入教材,但是很多学校的武术教学开课率并不高,特别是农村学校开展武
术教学更不理想。
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员康戈武公
布了最新的一项调研报告。
这项为期两年的
调研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70所普通中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84.0%的中小学在教学计
划中都安排有武术内容,但能完成武术教学任务的学校只有19.3%,另有50.6%的学校能部分完成;还有14.1%
的学校在教学计划中虽有武术的内容,但却没有武术课堂教学;13.0%的学校在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武术内
容。
另外,79.6%的中小学课外活动中没有武术活动,51.3%的体育老师认为体育课中应增加武术内容,77.2%
的学生认为没有在校外学习武术的途径,而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则主要通过武打影视片和武侠小说,所占比
例分别达到了87.4%和46.5%,通过学校体育课了解武术的仅占27.1%。
以上数据表明目前武术课开展的现状
并不乐观。
二、当前农村高中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过于简单、陈旧、没有新意。
目前通用的武本教材,大体是从1985年的体育通用武术教材修改易稿而来,经过了1988年和1995年两次大
的修改,但变化不大。
虽然保留了许多优秀套路、内容,但过于简单。
可观赏性就打了折扣。
2、武术教学方法单一,组织形式呆板。
由于武术专项教师占体育教师比例很小,因此在教学中习惯于
传统的、程式化的模式,一般程序是:准备
活动--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纠正错误动作--技评考核。
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组织过程中,使得教学非
常机械、呆板,而且压抑学生的个性。
3、任课教师对武术专业理论知识偏低,武术一向重礼仪、讲道德。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培养武德是武术的传统。
通过练习武术可以培养尊师重道、讲礼守
信。
这些武术文化的内涵是现在任课教师所缺乏的武术专业理论知识。
现在高中教师只是把教学内容机械
式传授给学生,没有把武术深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在武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充分利用课堂的准备部分。
要合理安排好武术课的准备部分,做一些武术基本功的练习,这样做会使准备活动和基本练习衔接得紧密
而充分,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动作概念,具备良好的武术基本功,便于今后进一步学好套路。
2、根据武术特点,归类记忆。
武术套路功防特点体现在一招一式中,因此在讲解时可以进行模拟示范,这样使学生既提高了学习效率,
又增强了记忆。
3、选择适合于武术教学特点的教法,开展课外武术活动。
课外活动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锻炼,而武术由于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不高,是学校在课外活动开
展体育锻炼一项不错的选择。
因此在课外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是学生在课外活动选择武术项目的关键。
利用早操或课间操的一部分时间进行武术项目的推广,是部分学校让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以外进行武术
锻炼,采用比较多的办法,其主要选择简化太极拳或长拳套路这两项。
早操或课间操的练习是每天都要进行
的,这就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能使学生长期在武术氛围的熏陶中对武术产生兴趣。
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
相比,它的活动内容不拘于教材,更具吸引力。
在武术教学内容里,仍是以简单化的套路进行教学,如”简化
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等。
而课外活动时老师就可以介绍些防身术、擒拿术、拳击和散打等内容
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武术的不同需求,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在课外活动选择武术项目进行体育锻炼。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为课堂教学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4、动作讲解示范上采取分解和完整相结合。
武术教学中不管是学习套路,还是学习器械,教师都应该把该套路完整的示范给学生看两遍,这样不仅学
生对该套路的动作形成完整的印象,对动作的概貌和精气神的韵味有了初步了解,还让学生有了美的享受
(当然教师的示范要以正常的速度体现式正招圆、劲力顺达,力求行美质善),增强了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另外武术是有很多动作组合而成,因此在教学中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教。
如果动作比较复杂,就要分
解为:上下分解和左右分解。
例如在学习”马步架打”时,教师先示范一个完整的动作后,再进行上肢的分
解动作,接着进行下肢的动作,最后再带领学生把一个个的分解动作串联起来,进行完整的练习。
四、结合学校推行体育新课程标灵活安排教学计划和进度
各学校在实行新课程中,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整合本校的体育资源,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统筹规划,
在各个学年中安排必选和自选项目,以及学分认定方法,有可能在不同学年安排不同的选项,这就涉及到
各模块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不尽相同,我们可根据武术模块教学时间的长短和学生的变化来安排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不宜过快。
武术内容多种多样,其套路错综复杂,教学进度快了,学生不容易掌握。
在套路教
学中一个段落后可以安排一节复习课,加身体素质或基本功的练习内容,在复习课中纠正错误动作、巩固
提高动作质量。
穿插演练内容,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精神。
武术是带有健身和表演娱乐功能的项目,在学
生掌握有一定的基础内容后,即可让学生进行表演。
这样可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提
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所学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优秀项目,博大精深,上好高中体育武术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
学生的课外生活、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培养勇于进取、顽强的拼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