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末检测卷 (人教版 )试 题 卷一、选择题(请认真思考,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每题 2 分,共 40分) 1.我们家乡嘉兴的地形类型是A .平原B 盆地C .丘陵D .山地2.某公司为职员统一提供午餐,可萧强的饭菜很特别,在他的饭盒上总标着“清真”两字,他吃的荤菜主要是羊肉、牛肉等,从来不吃猪肉。
你认为萧强是哪个民族的人3.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 .水稻B .玉米C .高粱D .大豆4.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位于西部地区的是 A .天津B .北京C .重庆5.请查阅地图,下列四个平原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 •东欧平原B •东北平原C .亚马孙平原6.下列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A .美国B .蒙古C .日本D .法国7.一艘油轮正航行在这样一个地方: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该油轮所在的位置是C . 180° E , 90° ND .经度 0°,90° S8.请查阅地图,北回归线由东往西经过我国的省区依次是 A .云南、广东、广西、台湾 B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9 .我国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10.下列河流中的下游被称为“地上河”的是 A .长江B .珠江11 .下列不属于文献资料的是A .满族B .藏族C .回族D .汉族D .上海D .西西伯利亚平原A . 20° W , 纬度 0B . 160° E ,纬度 0 D .台湾、广西、广东、云南A .长江B .珠江C .京杭运河D .淮河C .黄河D .淮河A •档案B. 日记C. 音像资料 D . 第一台计算机12首创年号纪年的中国皇帝是.A .秦始皇B.汉武帝C. 汉咼祖 D . 成吉思汗13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成熟的文字是.A .楔形文字B.甲骨文C. 金文 D . 小篆14人类历史上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A .哥伦布B.达•伽马C. 麦哲伦 D . 郑和15. 下列为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有①咼温多雨②水网密布③肥沃的土壤④众多的人口A .①③④B.②③④C. ①②③ D . ①②④16下列地区中率先跨入文明时代的是.①美索不达米亚平原②尼罗河流域③印度河流域④黄河与长江流域A .①②③④B.②③④C. ①②③ D . ①②④17我国最大的岛屿是.A .台湾岛B.海南岛C. 崇明岛 D . 舟山岛18下列行政区的简称中,与河流湖泊无关的是.A .湘B.滇C. 鲁 D . 闽19下列水乡古镇中,位于我们嘉兴市的是.A .南浔、绍兴B.周庄、青浦C. 西塘、乌镇 D . 盛泽、绍兴20.某偶像歌手将在下列举办户外演唱会,入场券上标明“遇雨取消”字样。
请问哪座城市取消的机会最大A .广州B .西宁C.拉萨 D .乌鲁木齐二、填空题(请填上令人满意的答案,你一定能行。
每格1分,共10分)21•若要画出你家乡的平面图,并让人一目了然。
在图上必须注明方向、▲、^_ 和▲。
22.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的碑文和浮雕,记录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23.要介绍自己家乡的气候特点,主要应从▲和▲方面来描述。
24.我国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__▲ _一线为界,呈现__▲—的分布特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 ▲ 的特征。
25.哈萨克牧民在季节交替的时候,从一个牧场转向另一个牧场,这被称为“_▲三、连线题(共3分)26. 阅读下面的对话,你认为他们分别需要选择的地图用线连起来。
(2)听说印度和巴基斯坦又发生了冲 突,我想知道这两个地方在哪里(3)星期天我想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 离我家比较远,我得想一想怎样乘车四、读图题(仔细阅读地图,充分展示你的读图能力。
共 21分)27.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内容: (6分)(1) 图中A 为 ▲ 山脉,B 为 ▲ 平原。
支流C 为 ▲ Q(2) D 为我国最大的_▲ 水利工程。
(3 )长江上游森林的作用有哪些?28. 读半球图:(7分)(1) 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 ▲,C ▲(2) 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② ▲,③▲;(3) 图中甲处为 ▲ 运河,(1)我们要去西湖旅游,想知道那里有 哪些景点?C 杭州旅游图它是▲洲与▲洲的分界线。
29 •读右图:根据下列描述,分别在括号中填上符合右图中对应气候类型的字母名称(8分)(1)“我们这里全年炎热,很少下雨”(▲)(2)“我们这里终年高温,由于经常下雨,因此很潮湿”(▲)(3)“我们这里夏天炎热、干燥,冬天却温和、多雨”(_▲)(4)“我们这里也终年高温,但每年的降水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湿季时草木茂盛,原野一片葱绿;干季时降水极少,草木凋零,原野一片枯黄” (▲)五、材料探究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可任选二题,若三题全做,按1、2两题给分)30 •“郑和船队后裔”探谜1994年,美国女作家雷瓦西在为郑和撰写的传记《当中国称霸海上》中叙述了自己在肯尼亚邂逅传奇:一个黑人告诉雷瓦西,他是中国人的子孙,是数百年前肯尼亚帕泰岛中国船遇难幸存者的后裔。
后来,中国记者一行4人考察了帕泰岛上最古老的村子上家村,传说中的中国沉船水手就是从这里上岸的(有人解释“上家”这个发音来自“上海”,可能遇难的中国船来自上海)记者在上家遗址中发现了和中国农村常见的形状相似的墓地,它极有可能是中国水手的墓地。
记者还参观了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的陶罐________________ 从双龙戏珠的图案上可以判断这是中国的产品。
(1)请将上面划线部分的资料分类:(4分)文献资料:▲文物资料:▲口述资料:▲(2)中国记者获得的资料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4分)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干栏式”的木结构长31.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挖掘中,发现河姆渡的原始居民住在里(见右图),还有成堆的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
(1)请你描述“干栏式”木结构民居的特点。
_分)(2)该地区当时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什么?_▲(3)由此推测当时河姆渡的气候特点。
▲ (2分)32•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位于须德海西南岸,由100多个小岛组成,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这里本是一片芦苇丛生的湖沼,渔民在12世纪围了一块地定居。
因为靠近北海,便于贸易,1296年开始建设城市。
围一道堤得一块地,城市不断向海扩展,到14世纪已是东西方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
整个城市有几百万根涂着黑色柏油的木桩,打入地下14—16米深处,王宫就立在13659根木桩上。
阿姆斯特丹1000多座桥梁中,有350多座较大的能通车,其余是人行的石拱桥。
(1 )最初选择居住在这里的人是靠什么为生的?▲(2分)(2)该城市兴起的原因是什么?▲(2分)(3)该城市建设的特点是什么?▲(4分)六、实践应用题:(10分)33.你已经调查了你生活的社区中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烈的人和事或发展变化的事例。
围绕你的调查报告,完成下列任务:(1)你调查的社区名称是什么?▲(1分)(2)调查的主题是什么?▲(1分)(3)把调查过程的相关材料与答卷一起上交。
▲(8分)七、附加题:(共3分)34.请发挥你的联想,猜猜看。
(1)船出长江口▲(猜一个省级行政单位);(2 )玩了一天无收获▲(猜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3 )久雨初晴▲(猜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答题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40 分)、填空题(每格分,共分)22. ___________23. _________ 24. _________25.___________三、连线题(共3分)26.1(1)(2)(3)四、读图题(共21 分)27.(共6分)(1)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2) D 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7 分)(1) A 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2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9.(8 分)(1)—______ ( 2)—_______ ( 3)— ________ (4)—___________五、材料探究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可任选二题,若三题全做,按1、2两题给分)30.(8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31.(8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32.(8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六、实践应用题:(10分)3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分)(3)把相关材料上交。
(8分)七、附加题:(共3分)34.(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二、21.比例尺图例注记22 •人民英雄纪念碑23 •气温降水24.黑河一腾冲东密西疏大杂居小聚居25.转场三、26. (1)—C (2)—A (3)—B四、27.(说明:第1和第2小题每格1分,第3小题2分)(1) A .秦岭B.长江中下游平原C .汉江(2) D .三峡(3)保持水土、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等等(只要言之有理给分) 28. (1) A亚洲C非洲(2)②大西洋③印度洋(3)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北美洲29. (1)—B (2)—A ( 3)—D (4)—C五、30. (1)文献资料:《当中国称霸海上》文物资料:陶罐、墓地口述资料:“上家”发音 (2)第一手资料:实物(陶罐、墓地) 第二手资料:文献资料(《当中国称霸海上》)、口述资料(“上家”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