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行业特制)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行业特制)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局,采用了人 车混行的内环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 位于周边,西面临河水,河水穿过整个 小区。小区共有三个主要出入口,一条 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 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若干次干道 (居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 整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明,外侧为中高层 住宅区,内层为高档别墅区,避免了相 互之间影响,同时共享了小区基地内的 河流网。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讲课课件
1
绪论
• 对于居住区的整体构架来说,道路系统是居住区规划布局的骨架。 • 道路系统可以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周边环境以及居民出行方
式与规律,结合居住区的结构和布局来确定,要求满足使用、安全、 经济的要求。
使用: 各类的交通运输要求、利于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利于工程设施的布置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外环模式 道路。三条城市干道位于周边,小区共 有南北两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 (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外部。 从主干道的单侧发散出若干次干道(居 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整 个小区营造出了向内围合的舒适空间, 内部有环形的河流网,河流周围布置景 观。整个小区内的住户可以同时共享小 区内的河流。
讲课课件
4
居住区交通方式及类型
交通方式按照采用的交通工具分为: 机动车交通 非机动车交通 步行交通
居住区的交通类型: 通勤性交通、生活性交通、服务性交通、应急性交通 前两项交通均为居民自身发生的交通,应该最大限度的满足安全、便 捷、便利和舒适的要求; 服务性交通常伴有必须性、定时性、和定量性的特征; 应急性交通则有必要性和偶遇性特征。
主干道
次干道
住宅群
讲课课件
17
实例——苏州市姑苏雅苑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内环模式 道路。整个小区围绕着中央湖泊水景。 小区有一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环 绕整个小区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 若干次干道联系各片住宅群。
次干道
主干道
讲课课件
18
实例——苏州市姑苏雅苑
整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明, 内层为高档住宅区,外 层为高档别墅区,小区 居民可以共享中央的湖 泊。
讲课课件
10
人 车 混 行 道 路
车 行 主 干 道
讲课课件
11
日本百草居住区道路系统
该居住区因区内自然地形高差, 形成东西两大住宅组群,车行 道依地形地势,每一个组团均 伸入一个枝状尽端路。同时, 在两大住宅区之间,则贯穿南 北向的步行道,并有支路通向 组团,人车路线采用了两个独 立互不干扰的系统。
讲课课件
9
居住区道路交通组织方式
人车混流:人车流处于同一板块运行。主要用于车流量 小的基层道路,如组团,邻里单位内部的车辆需减速缓 行得道路。
人车分流:人车运行路线分离。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车 行道旁附设平行的人行道;人车各设独立的道路系统 (常用于山地或居住区内坡度较大地段)以及人车立交
分行(即人行天桥或地下人行通道)。
安全: 保证行人行车安全、与抗震防灾规划相结合
经济: 选择道路线路和路基断面、适应地形布置道路、利用现有的线路设施
讲课课件
2
绪论
• 居住区的道路体系,具有交通性和生活性的双重功能 • 一方面,道路系统需要满足日益增多的机动车交通,以及步行和自行
车交通等传统的非机动车交通的使用要求; • 另一方面,道路系统作为 居住区开放空间的联系路径,自然也是日常
交往活动发生的场所。
• 因此,道路系统的实质是在交通性和居住的功能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居住区的道路格局呈现出,由偏重生活性功能逐渐 向偏重交通性功能过渡,最后又回归生活性的变化特征。
讲课课件
3
目录
居住区交通方式及类型 居住区道路分级 居住区道路交通组织方式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讲课课件
12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一般地,对于居住区内的一条道路来说,从形态方面来看基本呈现三 种形态:
• (1)贯通式
•
曲线式、直线式
• (2)环通式
•
圆环式、半环式
• (3)尽端式讲Fra bibliotek课件13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通过组合,这三种道路可以形成三种基本的道路模式。 • (1)格网模式:由若干条贯通式的道路纵横交错组成。这种道路形
主干道
次干道
宅间小路
讲课课件
15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2)内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 干道穿过居住区中部,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周边。这种道路 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附近 的空间内。
内环模式
讲课课件
16
实例——绍兴袍江世纪街规划
讲课课件
7
居住区道路分级
(3)居住组团级道路 为居住小区内部的主要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8-10米, 车行道一般为5-7米,大部分情 况下,居住组团级的道路不需 要设置专门的人行道。
讲课课件
8
居住区道路分级
()宅间小路 指一直通到住宅单元入口或住 户的道路,它起着连接住宅单 元,连接居住组团道路的作用。 路面宽度常为2.5-3米
成的居住区拥有多个出入口 ,住宅群均匀的分布在网格形状的块状空 间内。
格网模式
讲课课件
14
实例——昆明跨世纪经济示范居住区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局,采用了人 车混行的格网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 位于周边,东面临河流。共有六个出入 口,五条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将整 个小区划分为五个大块。每个块内部又 由若干次干道(居住小区级的道路)划 分为不同的住宅群,住宅群间依靠宅间 小路相互连接。整个小区布局完整,道 路网结构清晰。
讲课课件
5
居住区道路分级
(1)居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 车行道一般为9米,人行道一 般在2-4米左右
讲课课件
6
居住区道路分级
(2)居住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米, 车行道一般为7-9米,道路宽度 大于12米时,可以考虑设人行 道,人行道宽度一般在1.5-2米 左右
中央湖泊
内环主干道
主入口
讲课课件
19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3)外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 干道分布在居住区边缘,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的一侧。这种 道路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 附近的空间内。
外环模式
讲课课件
20
实例——兰州市黄河家园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