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课制作神奇的遮照动画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遮照层的概念; 2、学会制作遮照动画;3、插入声音。
教学任务 1、制作广告字幕动画; 2、制作流动的“吐鲁番风景”动画、3、插入声音。
教学方法实例演示、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重点、难点广告字幕动画的制作;带背景音乐的“吐鲁番风景”动画的制作。
教学过程教学引入 Flash中的普通层是透明的,普通层叠在一起不会互相遮罩。
与普通层相对应的层是“遮罩层”,“遮罩层”是不透明的,只有有图像或文字的地方才是透明的。
利用遮罩层,可以制作一些特殊的动画效果。
一、探照灯效果【例2-5.1】制作一个动画,产生文字在探照灯照射下逐步显示出来的效果。
分析:在普通层上放入文字,再建遮罩图层,遮罩图层上画一个圆。
遮罩图层中的圆移动时,它下面的文字就随着显示出来了,就像探照灯将文字照出来了一样。
操作步骤: 1)新建一个动画文件,将第一个图层的名字改为“文字”。
2)单击菜单“修改”->“文档”,设置背景色为黑色。
在“文字”层的第1帧输入“欢迎光临”;在第15帧处插入帧,将第一帧延伸至第15帧。
3)新建图形元件“圆”。
4)新建图层“灯”。
将元件“圆”拖入第1帧的舞台左边,遮住左边的文字;在第15帧处插入关键帧,将“圆”实例移至舞台右边,遮住右边的文字;打开帧属性面板,在第1帧创建“运动补间动画”。
5)在“灯”图层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遮罩层”。
6)执行文件——导入——库:选择需要的音乐。
7)执行窗口——库:将库中的音乐文件拖入到相应的图层,完成。
测试影片,效果如何?二、进阶练习制作一个配乐诗flash: 提示:图层从下至上分别为: 1、背景:静止,图片 2、文字层:诗句。
3、遮照层:矩形。
根据诗句的排列制作移动动画。
4、音乐层:加入下发的音乐素材。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一类新的动画——遮照层动画的制作。
同时结合前面所学音乐及图片素材的导入方法同学们较好地完成了配乐古诗动画的制作。
其实,利用flash的遮照层,我们还可以实现很多特别的效果(展示水纹、放大镜效果动画),请同学们在课后思考一下如何完成,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
教学反思:遮照层动画是动画制作中的难点。
1、遮照层和普通层有何区别。
(遮照层不透明,普通层透明) 2、遮照动画分两类:遮照层元件运动;被遮照层元件运动。
对此,可以借助实物演示完成(硬纸板剪出一个圆形洞,后面放一本书.第十、十一课影片剪辑动画教案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换代练习创建图形元件、影片剪辑元件、导入音乐;使用影片剪辑,制作出下雪的动画。
活动分析:“设计”中已经将此次活动的三个层次分出来,并且还表达出了活动的最终目标:下雪场景,学生可根据“设计”着手自己的任务。
图层2导入雪景作为背景。
影片剪辑元件“雪花飘飘”的动作是动作渐变动画,其中第一次涉及到对象中心点的移动,这一点教材中并没有做详细的解释说明,由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其作用。
活动建议:教师给学生提供各样的雪景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雪花的结构特点和运动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练习创建图形元件、导入音乐、影片剪辑元件;制作出流畅的动画。
能力目标:使用FLASH创作完整的动画情感目标:与科学学科相整合,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环保。
教学重点:综合使用导入音乐、影片剪辑元件,制作出流畅的动画。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整合科学课,问题导入:师:冬天什么景色最美?对!是下雪的景色。
今天我们就来动手制作出自己心中的下雪场景吧!根据下雪的场景需要那几个环节,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自由发挥。
归纳:雪花、雪花飘,(在旋转的过程中落地后渐渐消失)。
二、新课:执行插入——新建元件: 1、绘制雪花图形元件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画好的雪花瓣,要用任意变形工具选中,把中心点必须下移到雪花瓣的底端,然后用变形中的复制并应用变形。
2、制作雪花飘飘影片剪辑元件用雪花图形元件制作出下落动作渐变动画,旋转效果;设置透明雪花必须选中雪花元件选择颜色中的ALPHA,调整百分比。
3、单击场景1,返回场景1,拖入雪花飘飘影片剪辑。
4、导入素材雪景图片作为背景到图层2,调整图层位置。
5、插入图层,将音乐文件导入到库然后直接拖入到,新插入的图层。
三、小组内交流,互相欣赏作品四、交流:可以制作下雪场景了,还能做一些什么动画呢?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发现?对!秋天落叶。
五、教学反思对于课程设计,我们应该将它细化,给合美术教学,强化学生的创作能力,强化学生审美意识,专门培养动漫专业方面的人才,立足动漫界。
让培养的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将学校所学的很好地融入到生活中去第十二、十四使用动作命令控制动画的播放和用按钮控制动画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按钮的作用; 2、学会用按钮对同场景动画进行简单控制,如play,stop; 3、学会用按钮对不同场景进行切换和控制。
教学任务 1、为“森林里爬行的瓢虫”增加停止、播放按钮并分别设置play、stop脚本; 2、制作三个场景,用按钮控制场景的切换。
教学方法分组分享法、实例演示、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重点、难点给按钮设置脚本。
教学过程教学引入观看一个flash动画。
说明按钮的常见作用。
分享活动一、制作动画“森林里爬行的瓢虫”一、为“森林里爬行的瓢虫”增加停止、播放按钮 1、演示动画效果。
2、操作步骤: 1)打开动画源文件。
新增“按钮”层,锁住其它层,将“按钮”层放在最上面。
2)单击菜单“窗口”-〉“公用库”-〉“按钮”,将公用库中的按钮元件拖入“按钮”层舞台。
分享活动二:如何将公用库中的元件引入舞台分享活动三:测试影片,观察按钮是否起作用。
(没有,这是因为“按钮”必须通过脚本命令才能起控制作用。
) 3)给按钮编写脚本。
选择按钮层中的“停止”按钮,右击鼠标选择“动作。
在动作面板中设置它的控制脚本,依次点击“Actions”->“movie control”,双击“stop”即可将“stop”语句添加,作用是单击鼠标时动画停止。
4)选择按钮层中的“播放”按钮,右击鼠标选择“动作”。
在动作面板中设置它的控制脚本,依次点击“Actions”->“movie control”,双击“play”即可将“play”语句添加,作用是单击鼠标时播放动画。
分享活动四:“play”与“stop”的作用测试影片,这时按钮就可以控制瓢虫的爬行了!二、进阶练习分享活动五:制作小球在桌子上弹跳的动画。
为该动画添加停止、播放按钮并分别设置play、stop脚本。
三、课堂小结本堂课主要学习了按钮动作——play和stop的添加。
按钮主要用来控制动画的播放。
反馈与思考:本堂课教学内容,学生对按钮功能比较感兴趣。
存在的问题: 1、利用现有的play、stop按钮学生容易被误导,认为直接添加按钮即可实现控制,因此要特别强调按钮的作用必须通过添加动作语句来实现; 2、有学生动作语句添加混乱,play按钮加的是stop动作,或重复添加语句,要提示学生如何自己检查问题原因第十五、十六课《综合制作一、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本课的内容为基本的动画制作。
动作动画、形变动画、引导层动画和遮照动画是Flash复杂动画的基础。
将所学的动画知识全部运用。
能力目标: 1、综合应用所学动画制作各种效果。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1、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学会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
二、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设计上没有特别的强调,也没有分层教学,在动画原理上有所突破,不但要侧重技能的操作,还要让学生在制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难点:(1)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实践和操作来完成的,针对学生自身的技能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教师既可以对学生实行个别指导,也可以对多个学生进行指导。
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动画的制作不是照葫芦画瓢,死板硬套书本以及教师的操作步骤,应该靠自己的摸索和对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广播系统、教学实例、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我们来欣赏一下美丽的吐鲁番风景flash动画,漂亮吗?同学们喜欢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色吗?每一个季节都是瑰丽多彩的风景画。
我们一起学习制作出季节轮回的作品好吗?准备好的素材图片春、夏、秋、冬导入到库,制作按钮,导入音乐,插入5个场景。
2、讲授新课:场景1:导入封面图片,制作“四季如歌”文字动画;添加按钮元件设置动作命令。
场景2:导入春季图片,并做好图片动画。
场景3:导入夏季图片,并做好图片动画。
场景4:导入秋季图片,并做好图片动画。
场景5:导入冬季图片,并做好图片动画。
以上动画可以用所学的形状、动作渐变;遮罩、引导等形式表现。
3、展示学生作品,讲解操作要领:展示较好的学生的作品,发现的问题通过演示和学生一起先分析、再讲解。
场景中的按钮元件设置动作命令容易出错,要强调。
4、学生完善作品,已完成的学生做提高任务。
每一个场景转换的时候要用到窗口中的设计面板和开发面板。
让学生尝试调试、运行。
5、提高任务展示、小结:通过提高任务让学生了解flash动画还要不断地学习和制作,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提高自己,先模仿别人的作品,等熟练了以后,再发挥自己的创意做出更好的东西。
6、教学反思:内容充实,操作技能比较强。
从教材内容上来看,动画制作比较简单,学生能够轻松掌握。
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协作学习”相结合,拓展学生视野。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收集素材、处理素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