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特点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的多媒体业 务,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与固定网 络相兼容,并以小型便携式终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 行任何种类通信。
主流制式
• TD-SCDMA(中国大唐)
• CDMA-1XEV(美国高通)
• WCDMA(欧洲)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概况
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 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12月底,广东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1995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省市也相继建网, 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5年7月 中国联通GSM 130数字移动电话网在北京、 天津、上海、广州建成开放 2000年10月 中国联通宣布启动CDMA网络建设,并且于 该年年底正式开始了筹备工作,并于2002年4月8日正式 运营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历程
阶段三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美国推出了改进型 移动电话系统(I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频段,采 用大区制、中小容量,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并能够自 动接续到公用电话网。德国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术水平的 B网。可以说,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 段,其特点是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频段, 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历程
阶段五-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80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需求
以AMPS和TACS为代表的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模拟 系统。模拟蜂窝网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 问题: 体制混杂,不能实现国际漫游 设备价格高,手机体积大、待机短 频谱利用率低 不能提供数据业务 容量受限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需求
优点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完成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主 要采用的时分多址(TDMA)技术和码分多址(CDMA) 技术。主要业务是语音,其主特性是提供数字化的话音业 务及低速数据业务。它克服了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弱点, 话音质量、保密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并可进行省内、省 际自动漫游。 新需求 由于第二代采用不同的制式,移动通信标准不统一,用户 只能在同一制式覆盖的范围内进行漫游,因而无法进行全 球漫游,同时由于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带宽有限,限 制了数据业务的应用,也无法实现高速率的业务如移动的 多媒体业务。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
➢ 按服务对象分类 • 公用移动通信(面向社会各阶层人士) • 专用移动通信(为了保障某些特殊部门的通信所建立的通
信系统) ➢ 按通信设备分类 • 公用网(蜂窝状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卫星通信) • 专用网(单、多信道自动拨号移动电话系统) • 集群调度电话(统一规划建设、实行集中管理)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本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 发展阶段。 阶段一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 首先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其代表 是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该系统工作 频率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认为这 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 工作频率较低 阶段二 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 1946年,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计划,贝尔系 统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称 为“城市系统”。当时使用三个频道,间隔为120kHz, 通信方式为单工,随后,西德(1950年)、法国(1956年)、 英国(1959年)等国相继研制了公用移动电话系统。美国贝 尔实验室完成了人工交换系统的接续问题。这一阶段的特 点是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移动网过渡,接续方式为人工, 网络容量较小。
CDMA技术的演进与标准
CDMA技术源于军用抗干扰通信技术,后来由美国高通公 司创新推广成为商用蜂窝移动通信技术。CDMA在九十年 代末进入黄金发展阶段,特别是从1997年后,CDMA在 韩国、日本、美国、中国和印度形成增长的高峰期, CDMA在全球通信市场的份额保持上升趋势。 2001年中国联通开始在中国部署IS-95A网络,2003年网 络升级到CDMA20001x,提供无线数据服务。经过多年 的发展,用户数已经达到4300万,其用户规模仅次于美 国的Verizon,是全球第二大CDMA网络。 2008年5月中国电信市场正式重组,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 通CDMA网络,并将C网规划为中国电信未来的主要发展 方向。整个电信业期待中国电信成为未来的移动通信运营 的主要领导者,翘首期待CDMA产业的新一轮蓬勃发展阶 段的到来。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历程
北京格林耐特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010-1-11
北京格林耐特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内容
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概况 CDMA技术演进及标准
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 移动通信涉及的范围很广,凡是固定点与移动体,或者移 动体之间通过无线电波进行实时的直接的通信联系都属于 移动通信范畴。 移动通信系统分类 ➢ 按使用环境分类 • 陆地移动通信 • 海上移动通信 • 航空移动通信 • 特殊使用环境(地上隧道、矿井、水上潜艇)
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介绍
命名
IMT-2000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统称,最早由国际电信 联盟(ITU)1985年提出,考虑到该系统将于2000年左右 进入商用市场,并且其工作的频段在2000MHz,故于 1996年正式更名为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2000)。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历程
阶段四-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 时期。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高级)移 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 高了系统容量。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同年 12月,在华盛顿也开始启用。之后,服务区域在美国逐渐 扩大。到1985年3月已扩展到47个地区,约10万移动用 户。其它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网。 日本于1979年推出800MHz汽车电话系统(HAMTS),在 东京、大胶、神户等地投入商用。西德于1984年完成C网, 频段为450MHz。英国在1985年开发出全地址通信系统 (TACS),首先在伦敦投入使用,以后覆盖了全国,频段为 900MHz。加拿大推出450MHz移动电话系统MTS。瑞典 等北欧四国于1980年开发出NMT—450移动通信网,并 投入使用,频段为450M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