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服装鉴赏

影视服装鉴赏

影视服装鉴赏
当今,影视带动服饰发展的浪潮风起云涌。

很多电影里面男女主人公的服饰,都赶在了时尚的潮流,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因此因为电影或电视剧的播放而导致了服饰流行的例子熟不胜数。

奥黛丽·赫本几乎每演一部电影,都会带起一股新的流行浪潮,很多戏服也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款式。

即使在今时今日重看这些老片,赫本的装扮仍然光彩夺目。

《罗马假日》取得家喻户晓的成功,安妮公主的吊眼梢、小下颌、迷人微笑倾倒无数,赫本的一切都成为世界女性仿效的对象。

她在影片中清新的短发被称为“赫本头”,时髦女性均以做此发型为荣,其清瘦的体形使减肥美容业兴旺起来。

翌年,赫本在《萨布丽娜》中身着著名巴黎时装设计师纪梵希设计的一字领袍裙,优雅形象令观众如痴如醉,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赫本热”,其服饰风靡一时。

奥黛丽的高雅气质及对服饰与生俱来的品味与纪梵希创造优雅时尚的大师手笔的完美结合缔造了时尚界的不灭神话-“赫本风格”。

在《窈窕淑女》和《第凡尼的早餐》早餐里带着帽子的形象至今被众多模特效仿。

《欲望都市》则被欧美女性奉为“衣着圣经”,女主角凯莉的穿衣之道也被许多女性效仿,而片中她最为推崇的Jimmy Choo品牌一时间也成为了时尚女性追捧的焦点。

服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审美情趣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服饰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的高低,而电影则传递着所演示的民族的穿衣文化,所以谈到电影我们当然应该谈谈服饰文化了。

服饰与影视如影随形。

影视在行使其传播文化的作用的同时造就了服饰的流行,服饰的流行又将影视的内容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服饰加强了影视的艺术效果,影视推动了服饰的发展。

而我对于风衣的很多联想,都来自那些黑白胶片电影。

好莱坞爱情电影的女主角们,将这种充满萧瑟的男装服饰穿出女性的诱人魅力。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知性的英格丽·褒曼。

在《卡萨布兰卡》这部大时代背景下的战争爱情故事中,风衣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英格丽·褒曼诀别爱人时眼含热泪,即便她最终选择了离开,但那包裹在风衣里的轮廓却给予爱人最坚强的回应,而男主角亨弗莱·鲍嘉翻起风衣衣领的穿法直到现在还是被广泛模仿。

近几年的韩剧热潮也是带动了服饰,小饰品,道具等等相关产业的商业发展。

韩剧里面男女的赏心悦目的服饰和发型也是吸引这么多fans的原因之一,由于韩剧的“推波助澜”,“韩国热”不断增温,韩剧中的服饰搭配等,更是在此间带动了一波接一波的流行潮。

一些专售韩国服饰等商品的小店“遍地开花”。

韩剧中男女主角的服饰都很时尚,比如〈浪漫满屋〉中靓丽时尚的服饰和明媚如画的景致,让男女主角所着的服饰在中国大陆一夜之间走俏。

宋慧乔扮演剧作家韩智恩,她的穿衣风格基本上是休闲装为主。

休闲大方的衬衫,无袖上衣,吊带加短裙恰到好处的表现出韩智恩活泼,天马行空,自由的性格。

而今年的热播韩剧《宫》再次卷起寒流风暴,主角尹恩惠、周池勋、宋智孝、金正勋将我们带入华丽迷人的奇幻世界。

无论是传统服饰还是现代装扮,女星俏丽迷人、散发青春活力,男星贵气十足展现优雅风度。

尹恩惠在剧中饰演高中生,所以穿着以校服和运动服为主,进入宫中和后,最常穿的是韩服和改良式韩服。

平时穿着以色调明快的休闲服饰为主,散发少女青春气息。

“李信王子”周池勋,那忧郁的气质吸引了大批女生的心,他在剧中的穿着更成为时尚男生效仿的标榜,笔挺的西装,色彩绚丽的毛衫,宽松的休闲上衣,宽脚裤,都成为这一季男生流行的焦点。

同时服饰在影视中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服饰的色彩在影视中对受众的视觉冲击的功效。

电影中的色彩连同景物同周转环境的色彩搭配和变化来洪托整部影片的色彩。

从而塑造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情。

如《阿甘正传》中,让我印象尤深的是阿甘在影片中经常穿一件浅色的土米色的裤子、黑色的皮鞋。

剧中有一幕正是阿甘身着这身经典行套在静静林荫道上奔跑的样子,天空的淡蓝色与阳光的投射,明亮清澈的色彩,把阿甘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是十分纯洁的形象,一切色彩的运用,影片自始自终都在感染一种温情和善意的,甚至还加入了诗意化的万分,这使得影片显得柔,影片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宣扬和体现正着手在这种纯然的色彩体系中。

二、在角色心理表达和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上,影视中的服饰是根据剧本和导演对剧中的人物和事情的描写、刻画而进行设计的,成功的服饰设计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电影语言必不缺少的一部分。

服饰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直观化和象征化上,与作为一种对角色心理的外在化表达的媒介相比,在影视中服饰更多时候被应用在对角色的形象的塑造与衬托上。

曾经依靠电影《卧虎藏龙》
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的香港著名影视美术指导叶锦添在该片中的出色表现是最好的说明,正是依靠着他在服装、造型等方面的匠心独运,才营造出这部具有中国古典山水意境的武侠杰作,同时借着这个机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兼顾具有创新的浪漫美学风范。

在《花样年华》中,我们忽略了张曼玉不再年轻的脸庞,却醉倒在她妖娆身体衬托车繁花似玉的旗袍上,影片中二十六件旗袍的花色面料各有巧妙,纤细合度的裁剪,在形象视觉上使张曼玉这位金马影后时而忧郁,时而悲伤,时而大度,每一件旗都揭示了女主人的心理,在影片中她不停的换衣服,换不掉的却是女人柔美成熟的气质。

三、服饰对影视场景氛围的烘托与营造上的作用。

好的影片,往往经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影片本身的情节,占主要的是影片中给人以震撼力的画面和演员营造的气氛,而我们所说的画面除了影片应合情合理具有的场景和道具外,服装更是功不可没。

它不仅可以辅助演员表达所要的性格特征,而且还是概括影片所在的时代背景最有利的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独特风貌的服装文化形态和内涵,才有可能为影片烘托气氛,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十面埋伏》故事的背景是明朝,讲的是锦衣卫和飞刀门的斗争,影片的出场就是黑压压的一片衙役,黑色本来就显得压抑,却正好把那时后的锦衣卫逼人气氛给刻画出来,然后第一个场景就是在万众黑中一点红的歌妓出场,让我们视觉为之一亮。

一件织锦的红色绣花斗篷,中间一排精制的绣扣,显现出现代艺术与古代艺术的碰撞。

她里面的那件V领连衣裙,精制的裁为二片不仅显出歌妓的那种妖艳,又紧紧的扣住了明代服装的主题。

在这里我们可以再次谈到王家卫的电影,王家卫的电影世界主要围绕现代都市之下的边缘男女展开,从而凸现出现代物质主义之下人的内心世界的疏离、隔绝、茫然与流离失所。

在他的角色服装上看似漫不经心之下却蕴藏着导演的用意深远。

《花样年华》张曼玉于大上海十里洋场的穿行中,一座城市欲迎还休的浮荣繁华丝竹声便在这一身身旗袍中体现淋漓尽致。

国外的电影中,着重于服装对影视场景氛围的烘托与营造也并不鲜见。

曾经红遍全球的商业大片《泰坦尼克号》中,富人们每天四次的礼服将旧贵族阶层的生活的糜烂与虚荣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美国导演斯皮伯格的名片《辛德勒的名单》中,主角辛德勒出场时,对油亮的皮皮鞋、笔挺的西服、西服上礼花的大特写以
及二战中德国军官们举办的舞会上舞女旋转着的舞裙的抓拍,都成功的烘托出了法西斯纳粹们生活的纸醉金迷,反衬出了战争的残酷,为以后辛德勒在这场战争中所做出的抉择埋下伏笔。

因此我觉得服饰和影视密不可分。

没有深刻内涵的服饰会让影视琐然无味,而影视也能带动服饰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