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4-2015学年第2学期《道路工程概论》期末测验题(答案)
一、基本概念题(本大题共5题,计20分)
1、公路——用于车辆与行人通行,连接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通道。
2、路基设计标高——指未超高加宽前路基边缘标高或路中心标高。
3、平面交叉——当两条公路(或公路与铁路等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时,称为平面交叉。
4、基层——基层是面层的下卧层,它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的行车荷载垂直力,并扩散和分布到垫层和土层。
5、桥梁建筑高度——是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二、基本知识题(本大题共10题,计20分)
1、所指高速公路为分道行驶,包括两个含义,即指对向分隔和同向分道;
2、公路路线设计的总原则是满足行车安全、迅速、经济、舒适和美观的要求。
3、公路的平、纵、横三方面应进行综合设计,做到平面顺适、纵面均衡、横面合理。
4、《技术标准》规定,公路平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三种。
5、停车视距应包括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三部分距离。
6、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地面线;另一条是设计线。
7、土质路基(包括地基)干湿类型可分为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4种。
要求路基工作在干燥或中湿状态。
8、在路面力学分析中,根据路面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路面的受力变形特性,将路面分为_____________性路面和_____________性路面。
柔性,刚性9、拱式桥的分类:拱桥分为上承式、中承式、下承式三种。
10、按桥梁全长和跨径的不同: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和小桥。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计20分)
1、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A )。
A、二次抛物线;B高次抛物线;C、双纽线;D、回旋曲线
2、不使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计算行车速度的( C )行程。
A、3s;
B、5s; C 、6s; D 、9s
3、缓和曲线满足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是( A )。
A、R/3≤A≤R;
B、R≤A≤3R;
C、R/9≤A≤R;
D、R/3≤A≤2R/3
4、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D )。
A、汽车动力性能;
B、公路等级;
C、自然因素;D排水要求
5、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D )。
A、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公路基准年的交通量;
D、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6、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 C )行车速度。
A、最小;
B、最大;
C、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
D、车辆的平均
7、计算行车速度是决定公路( D )的基本要素。
A平面线形;B、纵面线形;C、横面线形;D、几何线形
8、在高速公路上,对于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与圆曲线与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D )。
A、1:1:l;
B、3:2:l;
C、1:2:3;D.1:2:l
9、《设计规范》规定:公路竖曲线采用( A )。
A、二次抛物线;
B、三次抛物线;
C、回旋曲线;
D、双纽线
10、匝道是用来连接( D )的通道。
A、十字平面交叉;
B、分离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
C、环形立交的上、下路线;
D、互通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
11、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为( D )以上。
A、7 500辆; B 、10 000辆;C、15 000辆;D、25 000辆
12、我国大陆最早开始修建的高速公路是( B )高速公路。
A、京津塘;
B、沈大;
C、成渝;
D、沪嘉
13、高速公路普遍采用的交通控制方法是( D )。
A、主线控制;
B、快、慢车道控制;
C、区域性控制;
D、出入口控制
14、(C)是世界上高速公路最多、路网最发达、设备最完备的国家;()是高速公路密度最大的国家。
A、荷兰
B、B、德国C美国D、日本
15、加强公路景观设计,同时特出高速公路的建筑风格,主要依靠( D )来实现。
A、边坡造型;
B、道路绿化;
C、绿化,边坡造型;
D、透视分析,优化设计
16、路面面层的要求包括( A )。
A.有足够的强度和抗滑性B.足够强度和有隔温效果
C.有厚度以扩散应力D.有足够的厚度以减少基层厚度17、沥青路面抗滑能力的大小主要与( A )有关。
A.粗糙程度B.平整度
C.渗透性 D.横坡大小
18、高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一般应采用( D )。
A.单层B.单层或双层
C.只能是双层D.双层或三层式
19、代号为AC的沥青类结构层属于( A )。
A、沥青混凝土
B、沥青玛蹄脂碎石
C、沥青稳定碎石
D、沥青碎石
20、路面结构层次的次序是( C )
A、面层、联结层、垫层
B、面层、基层、整平层
C、面层、联结层、基层、垫层、土基
D、面层、联结层、垫层、基层、土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计4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①设计速度②车道数③行车道宽④路基宽度⑤极限最小半径⑥停车视距⑦最大纵坡⑧车辆荷载
2、平、纵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应该在视觉上自然诱导驾驶员的视线;
(2)保持视觉上的连续性,平、纵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平衡;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4)景观的协调性(1)
3、交叉口交通组织中,减少冲突点的方法有哪些?
(1)实行交通管制。
在交叉口处设置信号灯或交通警察,使有可能产生冲突的车辆在时间上分离开。
(2)采用渠化交通。
通过合理设置交通岛或增设车道等,引导各方向车流沿一定路径行驶,减少车辆间的相互干扰。
(3)修建立体交叉。
将相互冲突车流从通行空间上分开,使其互不干扰。
这是解决冲突点的最根本途径。
4、路面设计对路面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要求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有足够有稳定性;
(3)有足够的表面平整度;
(4)有足够的表面抗滑性
(5)有足够的耐久性;
(6)有尽可能少的扬尘性和低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