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岳峰 互联互通新标准解读

李岳峰 互联互通新标准解读

互联互通测评新方案解读010302形势与任务工作进展有关考虑1形势与任务形势与任务➢命题:医疗健康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如何促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视角:1.政策要求2.需求驱动3.价值引领“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2016年致第39届ISO大会贺信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加强政策,规制、标准等方面的“软联通”;加强标准体系相互兼容。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标准化日益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2016年第39届ISO大会致辞标准强国战略与健康医疗信息标准健康中国建设对标准提出新的任务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治理能力提升;健康医疗供方的服务能力提升;健康医疗需方的健康意识和保障水平提高;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服务可及性:制度可及性经济可及性空间(物理可及性)信息可及性资源可及性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全面建立远程医疗应用体系,发展智慧健康医疗便民惠民服务。

人人拥有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远程医疗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医疗卫生机构。

制定分级分类分域的数据应用政策规范,推进网络可信体系建设。

加强互联网健康服务监管注重内容安全、数据安全和技术安全,加强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保障和患者隐私保护。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二十四章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6月目标任务•建成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分级开放应用平台,实现与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享•统筹区域布局,依托现有资源建成100个区域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医疗、医药、医保和健康各相关领域数据融合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拥有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政策法规、安全防护、应用标准体系不断完善,适应国情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模式基本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新业态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到2020年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夯实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基础⚫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医疗健康大数据资源共享开放⚫行业治理⚫公共卫生⚫智能应用全面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智慧医疗便民惠民服务⚫全面建立远程医疗应用体系⚫推动健康医疗教育培训应用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法规标准体系⚫数据安全保障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保障体系建设国办发〔2016〕47号⚫临床科研⚫新兴业态⚫网络可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医疗质量监管保障数据信息安全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支撑体系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保障结算服务加强“互联网+“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加快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体系提高医院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及时制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提升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体系提高医院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及时制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提升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快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三大部分,共3851个字,14项任务,32项细分任务,67个任务点。

由国务院15个部门牵头或分工负责落实形势与任务➢信息标准化是将人读信息转化为机读信息的过程➢信息化标准化实现语法、语义和语用互操作➢数据业务化和业务数字化➢数字化-集成化-数据化-要素化-结构化-标准化-语义化-智能化,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序化➢序化=分类+标识+索引+管理系统2工作进展信息标准化工作——新体系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卫生信息平台以及主要业务系统为重点,以规范信息互联互通为目标,正式发布信息标准259项。

信息标准化工作——标准测评标准化的数据元、数据集、文档及交互方式,是实现开放共享环境下异构系统之间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

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标准强国战略与健康医疗信息标准2申报准备定级授牌实施自我评估等级先四级后五级管理系统申报分级管理审批年初—6月30日年初—8/9月8/9月—年底年底—次年3/4月数据标准:—业务系统数据内容梳理—历史数据清洗—共享文档生成与解读技术标准:—交互服务与业务流程梳理—平台架构和可视化功能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业务系统、互通应用横向对比定级评审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次年5月对标改造开展培训重点针对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电子健康档案数据集、共享文档)和互联互通标准化建设中的互联互通服务功能等定量测试指标,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中进行标准符合性验证。

定性测试针对技术架构。

针对技术架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创新服务应用效果等定性评价指标,结合检测对象提交的评估问卷及相关证明材料,采用文件审查、答疑等方式由专家对每个定性指标进行评审。

实验室测试专家文审包括定量测试指标的现场抽测、平台运行性能现场测试、文审阶段专家质疑指标现场查验,以及创新服务应用效果进行现场核实等,采用听取汇报、查阅材料、演示等方式由专家对现场查验指标进行评审。

现场查验定量定性定量+ 定性测评流程《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第一章业务应用互联互通标准化建设情况2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情况1互联互通应用效果4•数据集标准化情况•共享文档标准化情况•平台硬件基础设施情况•网络及网络安全情况•信息安全情况•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3•平台上的业务应用与创新服务•平台联通业务范围•互联互通服务功能•平台运行性能情况•技术架构情况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第二章信息平台第三章基础设施第四章安全防护第五章新兴技术测评工作成果(新理念新版本新内容)测评方案(2020年版)延续整体思路和框架不变针对新的政策文件和业务要求进行修订完善引导新新技术规范化应用大项评测内容指标分类分值小计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情况数据集标准化情况定量指标15分30分共享文档标准化情况定量指标15分互联互通标准化建设情况技术架构情况定性指标10分40分互联互通服务功能定量指标25分平台运行性能情况定量指标5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平台硬件基础设施情况定性指标5分15分网络及网络安全情况定性指标5分信息安全情况定性指标2分业务应用系统(生产系统)建设情况定性指标3分互联互通应用效果基于平台的业务应用建设情况及利用情况定性指标9分15分平台联通业务范围定性指标6分定量:定性=6:4等级分级要求一级部署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住院部分电子病历数据符合国家标准。

二级部署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门(急)诊部分电子病历数据符合国家标准。

三级实现电子病历数据整合;建成独立的电子病历共享文档库,住院部分电子病历共享文档符合国家标准;实现符合标准要求的文档注册、查询服务;公众服务应用功能数量不少于3个;连通的外部机构数量不少于3个。

数据标准化四级乙等门(急)诊部分电子病历共享文档符合国家标准;实现符合标准要求的个人、医疗卫生人员、医疗卫生机构注册、查询服务;在医院信息整合的基础上,实现公众服务应用功能数量不少于11个、医疗服务应用功能数量不少于5个、卫生管理应用功能数量不少于10个;连通的业务系统数量不少于15个;连通的外部机构数量不少于3个。

集成平台(包括通过业务系统集成的平台)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分值等级分级要求四级甲等建成较完善的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成基于平台的独立临床信息数据库;基于平台实现符合标准要求的交互服务,增加对就诊、医嘱、申请单和部分状态信息交互服务的支持;基于医院信息平台,实现公众服务应用功能数量不少于17个、医疗服务应用功能数量不少于14个、卫生管理应用功能数量不少于17个;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开始临床知识库建设,在卫生管理方面提供较为丰富的辅助决策支持;连通的业务系统数量不少于31个;连通的外部机构数量不少于5个。

(ESB引擎的平台)五级乙等法定医学报告及健康体检部分共享文档符合国家标准;增加对预约、术语、状态信息交互服务的支持;平台实现院内术语和字典的统一,实现与上级平台基于共享文档形式的交互;实现公众服务应用功能数量不少于27个、医疗服务应用功能数量不少于30个;提供较为完善的互联网诊疗服务,初步实现基于平台的临床决策支持、闭环管理、大数据应用;平台初步实现与上级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连通的外部机构数量不少于7个。

(大数据平台和临床医学数据知识库)五级甲等通过医院信息平台能够与上级平台进行丰富的交互,实现医院与上级术语和字典的统一;基于平台提供较为完善的临床决策支持、闭环管理,实现丰富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

平台实现丰富的跨机构的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应用;连通的外部机构数量不少于9个。

测评方案(2020年版)•强化分级管理单位职能,分级管理单位负责测评过程组织及结果评定,对测评结果负责建设评审专家和测试专家两支专家队伍流程改为三大环节:专家文审、定量测试、现场查验•增加不定期飞行检查知识溢出效应:强化管理,降低成本,锻造队伍•信息整合方式:单体系统与其余少量异构业务系统之间采用非点对点的方式实现信息整合的情况,可满足四级乙等要求•探索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环境搭建,实现院内外部分业务的微服务化互通明确要求核心业务系统(含平台)完成等级保护三级定级备案与测评增加信息安全方面管理制度、技术保障等指标增加临床服务系统可选种类10项增加医疗管理系统可选种类13项增加运营管理系统可选种类9项增加新技术应用相关指标明晰指标,夯实基础,强调安全,推进创新测评管理方面测评指标方面二、工作基础标准查询与下载门户网站信息发布标准制修订管理标准测评在线管理共享文档管理系统数据字典著录查询平台支撑(院内平台+区域平台+互联网平台)标准+平台:标准筑基+平台支撑+数据领航3有关考虑形势与任务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关键:标准+平台:标准筑基+平台支撑+数据领航“四个智慧”、“三个一”、“四统一”“标准三阶段”、“三个互操作”、“系统建设三核心”闭环管理惠民应用,方便医生,服务效能(比较优势)推进重点领域标准研发➢健全统一规范的全国医疗健康数据资源目录与标准体系。

加强“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的规范管理,制订医疗服务、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信息共享等基础标准,全面推开病案首页书写规范、疾病分类与代码、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医学名词术语“四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