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特长生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萨克斯管”上半年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基本情况介绍
2014届音乐特长生选择学习萨克斯管的学生共有10人,乐器全部为降E调中音萨克斯,10人之中只有1人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习过萨克斯,其余9人全部为零基础,其中男生8人,女生2人,这些学生是经过音准和节奏测试进入特长班。
二、近半年的教学探索,总结出了以下教学方法
1.口形:它直接关系到乐器的发音、音色及很多技巧。
正确的口形是:将口部微微张开下唇微包下齿,所包大小因人而宜,下唇薄者可多包些,下唇厚者可少包些。
嘴角微微收缩,呈微笑状,将笛头轻轻故入口部正中。
上齿咬在笛头斜面(哨片面朝下)1/3左右的地方,上唇自然包在上齿的前方,与下唇一起含住笛头,不可从嘴角漏气。
发音时,作“浮”音状,然后吐气,吹出音响。
2.手形:
有的人一直在快速乐曲面前感到困惑,无论怎样苦练也达不到效果。
这时他就应该看看手形如何。
一般说来,手掌与手指在把握萨克斯管时,手指各个关节都呈弯曲状,整个手形如同掌中握有鸡蛋。
松驰、灵活,是运指的要诀。
另由于无名指和小手指往往不够灵活,在平常应多加练习。
方法是相邻手指交替动作由慢到快反复练习方可奏效。
3.姿势:有人看到各演奏家形态万千,动静相宜,于是他也故作姿态,以误为正,反到影响了演奏。
持萨克斯管的姿势一般为二种。
站势,两腿直立,分开与靠拢要有节度,过大不雅,过小则显
得拘束。
吹奏前先挂好脖带,吊带的长短通过挂勾与乐器调整到适合位置。
持乐器时以手臂自然弯曲,没有紧缩感,两手按健自然为原则。
乐器稍靠前身(E中音管),或右侧前身(B次中音管)。
演奏高潮时离开身体一些也是可以的。
整体讲,头直、身正、挺胸、收腹。
演奏时,要落落大方,活跃而不失庄重,深沉却又带有潇洒。
坐势,与站势相似。
但比起站势,怎样说也是刻板一些,呼吸也不如站势顺畅。
演奏时乐器放在右腿右侧为宜。
笛头的角度与人体的头、嘴相适应。
4.呼吸:它对萨克斯管以及所有吹奏乐器都是至关重要的。
呼吸
不仅关系到演奏的好与坏,也影响着身体呼吸器官的好坏。
呼吸得法,吹奏的乐曲如同有根之树,站得稳,立得牢。
同时对身体也大有益处。
国内以及国外的管乐器演奏家,到6D岁甚至更高的年龄在表演时仍能潇洒自如甚至出神人化,重要原因是呼吸运用的好。
呼吸是演奏发声的动力和基础。
发声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及乐曲感情的表达都与呼吸密切相连。
吹奏时的呼吸与平时自然呼吸有所不同。
正确的方法是胸腹式呼吸法。
优点是使肺叶自然而充分地张开,吸人肺部的气息容量增大,气息运用控制自如。
要求:吸气,用鼻吼、嘴角同时快速吸气,并使用气息下沉,腹部向四周扩张不要抬肩。
此时横隔膜位置下移,空气吸得深而饱满;呼气,用腹肌、横隔肌联合控制气息,使之持续均匀地呼出。
每位演奏者都应把正确的呼吸方法贯穿始终。
呼吸符号用“,”;乐句
之后;休止符)一船都深呼吸(”表示,位置在乐曲之前v或“
或较长时值音符之后。
注意不要占用紧挨呼吸符号第一个音的时值,特别是在快曲中。
以此保证拍节准确。
三、通过教学中的不断探索,取得了以下效果
1.此届学生在萨克斯声音音色的的控制上有了明显提高,在吹奏长音时音色集中,在吹奏抒情乐曲诗,音色柔和,在吹奏快速或富有激情的乐曲时,音色明亮,有穿透力。
高二 2 班学生顾正宇、王福宝、彭家豪几位学生比往届学生在音色上有明显的提高。
2.学生在气息的控制上有明显变化,在教学初始,学生王万控制不了气息,刚开始3秒也坚持不了,经过不断地练习,现在学生的长音已经可以达到20秒以上,两位女生也达到的15秒以上。
3.本届特长生在曲目的选择上也更加宽泛,根据往年特长生的对比,高二第二学期的特长生学习的曲目在六级左右,而今年经过实践,高二第一学期的学生已经达到了六级水平,比前几届学生的进度快了一学期,学生吹奏起来也比较轻松。
四、通过近半学期的实验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在换气点上控制的不是太好,尤其在吹奏快速乐曲时,换气有拖拍的现象。
2.从手型上看,还存在不够松弛的问题,在吹奏快速乐句时容易紧张,速度上不去,以《查尔达斯舞曲》为例,此曲要求为160拍左右,而我们的学生能吹到80拍到100拍,再加速练习就会出现音符不均匀,或者音符模糊,一带而过等问题。
.学生在视奏上还存在不足,视谱比较慢,影响学习进度。
3.
五、以后实验需改进的办法
呼吸是萨克管形成声音的动力,是吹奏的根本。
正确的呼吸应做到:吸气时上身自然放松,两肋向外扩展,腹部后腰部要有饱胀感,吸气时不在吸得多少,而在于吸气有多深,所以,只有感觉吸到横膈膜处,才能调动横膈膜肌的协调运动与有力控制,使吹奏松弛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