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启功《论书绝句一百首》

启功《论书绝句一百首》

启功《论书绝句一百首》启功人,满族。

姓爱新觉罗,字元伯,别署元白、少文、长庆。

室名简晴堂、坚净居。

康熙帝十一代,曾祖、祖父皆入翰林,后家道中落。

幼年丧父,失学而不堕其志,用功于书法、文辞、绘画等项,刻苦自励,投师问道。

中学期间,课余从学者戴福学习经史辞章,从贾尔鲁、吴熙曾习画,后经傅增湘引荐,受业于垣门下。

中学未毕业,二十一岁受聘辅仁大学附属中学国文教席,从此走上教育岗位。

曾任辅仁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建国后担任师大学副教授、教授。

精于博物文史鉴识,先后兼职故宫博物院古物馆文献馆专门委员、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故宫博物院顾问、中国历史博物馆顾问、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1983年6月,出任文化部文物局新成立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成员,历时八年,对国现存古代书画逐一整理、鉴定、编目,规模之大,史无前例,厥功至伟。

第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一生教书育人,究心学术,著述甚富。

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孟頫,六岁临《九成宫醴泉铭》,十一岁学《多宝塔碑》,二十岁后习《胆巴碑》,所书楷字端凝、坚重、娟秀兼而有之。

后转师董其昌、米元章诸名家墨迹,于智永千文用功最久。

于书艺认为碑刻经过刀刻与自然毁损,多失原貌,而直师墨迹可得书家笔墨真谛,即便是读碑亦应从刀锋揣摸笔锋,所谓“失笔不失刀”。

还主写字应以结构为重,用笔、姿态副之。

其书法结字精严,笔画清朗,揖让有度,风神俊爽,从容不迫中透出一种淡淡的王者气象。

早年作画甚夥,作品多山水,水墨浅绛,清气满纸,大幅尤见功力。

主要著作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汉语现象论丛》、和《启功从稿》(三卷本)、《启功韵语》、《说八股》、《论书绝句一百首》、《启功论书札记》、《启功絮语》、《启功赘语》等。

主编有:《书法概论》、《中国法贴全集》(共十八卷)等。

出版有:《启功书法作品选》、《启功书法选》、《启功草书千字文》、《启功书画作品集》、《启功书画留影册》、《启功三帖集》等。

书法多次参加国重要展览,多次赴日本、国、新加坡及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及举办个展、联展。

其作品为世所重,享有盛誉。

传略载入多种著名辞书。

2001年获中国书协"中国书法艺术终身成就奖"。

印鉴:启、启功、启功之印、启功之玺、启功印信、启功私印、元伯、元白、元伯辞翰、元白辞翰、爱新觉罗、功在禹下、浮光掠影楼、长庆、小乘客、不堪持赠、闼门、闾里书师、前贤句、游戏三味、吟至今、简晴堂。

启功先生因病于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在逝世,享年93岁。

论书绝句一百首一西京隶势自堂堂,点画纷披态万方。

何必残砖搜五凤,漆书天汉接元康。

二翠墨黟然发古光,金题锦帙照琳琅。

十年校遍流沙简,平复无惭署墨皇。

三将沉万国鱼,昭陵玉匣劫灰余。

先茔松柏俱零落,肠断羲之丧乱书。

四底从骏骨辨媸妍,定武椎轮且不传。

赖有唐摹存血脉,神龙小印白麻笺。

五风流江左有同音,折简书怀语倍深。

一自楼兰神物见,人间不复重来禽。

六蝯翁睥睨慎翁狂,黑女文公费品量。

翰墨有缘吾自幸,居然妙迹见高昌。

七砚臼磨穿笔作堆,千文真面回。

分明流水空山境,无数林花烂漫开。

八烂漫生疏两未妨,神全原不在矜庄。

龙跳虎卧温泉铭,妙有三分不妥当。

九宋元响拓汝南志,枣石翻身孔庙堂。

曾向蒙庄闻傥论,古人已与不传亡。

十书楼片石万千题,物论悠悠总未齐。

照眼残编来陇右,九原何处起覃溪。

十一乳臭纷纷执笔初,几人雾霁识匡庐。

枣魂石魄才经眼,已薄经生是俗书。

十二笔姿京卞尽清妍,蹑晋踪唐傲宋贤。

一念云泥判德艺,遂教坡谷以人传。

十三臣书刷字墨淋漓,舒卷烟云势最奇。

更有神通知不尽,蜀缣游戏到乌丝。

十四草写千文正写经,温夫逸老各专城。

宋贤一例标新尚,此是先唐旧典型。

十五朴质一漓成侧媚,吴兴赝迹日纷沦。

明珠美玉千金价,自有流光悦妇人。

十六丹丘复古不乖时,波磔翩翩似竹枝。

相见承平文物盛,奎章阁下写宫词。

十七疏越朱弦久寂寥,陵夷八法亦烦嚣。

论书宁下迂翁拜,古淡风姿近六朝。

十八万古江河有正传,无端毁誉别天渊。

史家自具阳秋笔,迳说香光学米颠。

十九刻舟求剑翁北平,我所不解诸城。

差喜天真铁梅叟,肯将淡宕易纵横。

二十横扫千军一枝笔,艺舟双楫妙文辞。

无钱口数他家宝,得失安吴果自知。

廿一礼器方严体势坚,史晨端劲有馀妍。

不祧汉隶宗风在,鸟翼双飞未可偏。

廿二笔锋无恙字如新,体态端严近史晨。

虽是断碑犹可宝,朝侯小子尔何人。

廿三石言景造郡屋,刊刻精工笔法足。

劝君莫买千金碑,熊模糊史晨秃。

廿四北朝重造夏承碑,高肃唐邕故等夷。

汉隶缤纷无此体,笔今貌古太支离。

廿五军阀相称你是贼,谁为辩白黑。

八分至此渐浇漓,披阅经年无所得。

廿六清颂碑流异代芳,真书天骨最开。

小人何处通温清,一字千金泪数行。

廿七数行古刻有馀师,焦尾奇音续色丝。

始识彝斋心独苦,兰亭出水补粘时。

廿八世人那得知其故,墨水池头日几临。

可望难追仙迹远,长松万仞石千寻。

廿九江表巍然真逸铭,迢迢鲁郡得同声。

浮天鹤响禽鱼乐,大化无方四海行。

三十铭石庄严简札遒,方圆水乳费探求。

萧梁元先河在,结穴遥归大小欧。

卅一出墨无端又入,前摹松雪后香光。

如今只爱神冏,一剂强心健骨方。

卅二题记龙门字势雄,就中尤属始平公。

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

卅三王帖惟余伯远真,非摹是写最精神。

临窗映日分明见,转折毫芒墨若新。

卅四琅琊奕代尽工书,真赝同传久不殊。

万岁通天留响拓,金轮功绩过天枢。

卅五或言异趣出钩摹,章草如斯世已无。

梁武标名何足辨,六朝柔翰压奇觚。

卅六永师真迹八百本,一卷逃劫灰。

儿童相见不相识,少小离乡老大回。

卅七隋贤墨迹史岑文,冒做索靖萧子云。

漫说虚名胜实诣,叶公从古不求真。

卅八真书汉末已胚胎,钟体婴儿尚未孩。

直至三唐方烂漫,万花红紫一齐开。

卅九六朝别字体无凭,三段妖书语莫徵。

正史以来论篆隶,唐人毕竟是中兴。

四十事业贞观定九州,巍峨宫阙起麟游。

行人不说唐皇帝,细拓丰碑宝大欧。

四一买椟还珠事不同,拓碑多半为书工。

滔滔骈散终何用,几见藏家诵一通。

四二集书辛苦倍书丹,学何如外学宽。

多智怀仁寻护法,半求王字半求官。

四三集王大雅亦名家,半截碑文语太夸。

写得阉妻颜色好,圆姿替月脸呈花。

四四草字书碑欲擅场,羽衣木鹤共倘佯。

缑山夜月空如水,不见莲花似六郎。

四五书谱流传真迹在,参差摹刻百疑生。

针膏起废吾何有,曾拨浮云见月明。

四六青琐婵娟褚遂良,毫端犹带绮罗香。

可怜鼓努三龛记,乍绾双鬟学霸王。

四七翰林供奉拨灯手,素帛黄麻次第开。

千载鶺鸰留胜迹,有姿无媚见新裁。

四八跌宕为奇笔仗精,飚如电发静渊渟。

学来俗死何须怪,当日书碑太逞能。

四九真迹颜公此最奇,海隅同慰见心期。

请看造极登峰处,纸上神行手不知。

五十敏捷才华号立成,杜家兄弟远闻名。

正藏文轨传东国,多仗中台笔墨精。

五一东瀛楷法尽精能,世说词林本行经。

小卷藤家临乐毅,两行题尾属太平。

五二羲献深醇旭素狂,流传遗法入扶桑。

不徒古墨珍三笔,小野藤原并擅场。

五三笋茗俱佳可径来,明珠十四迈琼瑰。

精纯虽胜牛腰卷,终惜裁缣吝袜材。

五四劲媚虚从笔正论,更将心正哄愚人。

书碑试问心何在,谀阉谀僧颂禁军。

五五诗思低回根肺腑,墨痕狼籍化飞腾。

满襟泪溅黄麻纸,薄幸谐谈未可听。

五六客先书庾信诗,早悬明鉴考功辞。

腾诬攘善鸿堂帖,枉费千思与万思。

五七非狷非狂自一家,草堂夏热起龙蛇。

壶公忽现容身地,方丈蓬山是韭花。

五八江行署字实奇观,马标题见一脔。

有此毫锋如此腕,罗衾何怕五更寒。

五九行押徐铉体绝工,江南书格继唐风。

名家汴宋存遗矩,只有西台建中。

六十编摹底本自升元,王著徒蒙不白冤。

淳化工粗大观细,宋镌先后本同源。

六一晋代西陲纸数,都成阁帖返魂香。

回看枣石迷离处,意态分明想硬黄。

六二百刻千摹悬国门,昔人曾此问书源。

赫然一卷房中诀,堪笑黄庭语太村。

六三失名人写孝娥碑,拟不于伦是誺辞。

谶语毕仍进隐,长篇初见晋传奇。

六四子发书名冠宋初,流传照乘四明珠。

寥寥跋尾谁能及,不是髯莫唤奴。

六五矜持有态苦难舒,颜告题名逐字摹。

可笑东坡饶事故,也随座主誉君谟。

六六梦泽云边放钓舟,坡仙墨妙世无俦。

天花坠处何人会,但见春风绕树头。

六七字中有笔意堪传,夜雨鸣廊到晓悬。

要识涪翁无秘密,舞筵长袖柳公权。

六八从来翰墨号如林,几见临池手应心。

羡煞襄阳一枝笔,玲珑八面写秋深。

六九薛米相齐比弟兄,薛殊寂寞米孤行。

尚留遗派乡关著,继起河东士弘。

七十多力丰筋属宋高,墨池笔冢亦人豪。

祥搜旧格衡书品,美谥难求一字超。

七一傅朋姿媚最堪师,不是羲之即献之。

草法更能探笔髓,非同儿戏弄游丝。

七二黄华米法盛波澜,任椽毫仰大观。

太白仙诗题尾富,中州书势过临安。

七三破的穿射艺精,赏音还在听弦声。

渔阳笔外无余韵,难怪沤波擅盛名。

七四绝代天姿学力深,吴兴字欲拟精金。

纤毫渗漏无容觅,但觉微馀爱好心。

七五细楷清妍弱自持,五言绝调晚唐诗。

平生每踏燕郊路,最忆金台迺易之。

七六有元一世论书派,妍媸莫出吴兴外。

要知豪杰不因人,尚有倪吴真草在。

七七唐摹陆拓各酸咸,识小生涯在笔尖。

只有牛皮看透处,贼毫一折万华严。

七八丛帖三希字万行,继之一石独凋伤。

恰如急景潇湘馆,赢得诗人吊古忙。

七九昔我全疑帖与碑,怪他毫刃总参差。

但从灯帐观遗影,黑虎牵来大可骑。

八十七姬志里血模糊,片石应充抵雀珠。

孤本流传馀罪证,徒留遗恨仲温书。

八一黄庭画赞惟糟粕,面目全非点画讹。

希哲雅宜归匍匐,宛然七子学饶歌。

八二无今无古任天真,举重若轻笔绝尘。

何事六如常耿耿,功名傀儡下场人。

八三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见几曾。

笔法晋唐元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

八四钟王逐鹿定何如,此是人间未见书。

异代会心吾不忝,参天两地一朱驴。

八五破阵声威四海闻,敢移旧句策殊勋。

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八六头面顶礼南田翁,画家字说殊不公。

千金宝刀十五女,极妍尽利将无同。

八七耕烟画笔天瓶字,格熟功深作祖师。

更有文风同此调,望溪八股阮亭诗。

八八坦白胸襟品最高,神寒骨重墨萧寥。

朱文印小人千古,二十年前旧板桥。

八九持将血泪报春晖,文伯经师世所稀。

禊帖卷中瞻墨迹,瓣香应许我归依。

九十高邮之后有番禺,安雅终推学者书。

一代翁空作态,几经鸣鼓召我徒。

九一琳琅诗富容夷韵,洞达书饶婉娈情。

一事惜翁真可惜,误将八股榜桐城。

九二一般风气一乡人,岁月摧迁有故新。

四体历观程穆倩,始知完白善传薪。

九三惊呼马背肿巍峨,那识人间有橐驼。

莫笑揅经持论陋,六朝遗墨见无多。

九四无端石刻似蜂窝,摸索低昂聚讼多。

身后是非谁管得,安吴包与道州何。

九五汉碑中篆隶形,有人傅会说真行。

逆圈狂草寻常见,可得追源到拉丁。

九六贬卑唐意不殊,推波南海助安吴。

纡回楫橹空辞费,只刺衰时馆阁书。

九七少谈汉怕徒劳,简牍摩挲未几遭。

岂独甘卑爱唐宋,半生师笔不师刀九八亦自矜持亦认真,亦随俗媚亦因人。

亦知狗马难相似,不和青红画鬼神。

九九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

一从证得黄金率,顿觉全牛骨隙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