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5课《搭石》同步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基础运用 (共10题;共39分)
1. (5分)给划线的字注音。
①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________了,下来找点儿水喝________ 。
②寒号鸟面对面住着________,成了邻________居________。
③多么令人难________忘啊,1961年的泼________水节。
④大家见了,越发________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________他的扁________担了。
2. (2分)下面各组词语中音、形完全正确的是()。
A . 喉咙(hóu lóng)和谐(héxié)息灭燃烧
B . 诅咒(zǔ zhòu)酣睡(gān shuì)介意地堡
C . 沮丧(jǔ sàng)咳嗽(ké sòu)潜伏耳聋
3. (6分)选词填空。
融化溶化熔化
①白糖在温水里很快就________了。
②今天阳光明媚、气温升高,厚厚的积雪开始________了。
③铁块遇到烈火,会________成铁水。
4. (5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大象有多重呢?大象到底有多重呢?(用划线词语仿写句子)
(2)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________的河水________地绕着村子流淌。
(3)下面是一座词语迷宫,请将里面的词语用线连成一句话。
(路线不能重复)先连一连,再把这句话正确的排序选出来。
()
A . ⑨⑥⑤⑧⑦④①②③
B . ⑨⑥⑧⑦⑤④①②③
5. (2分)(2018·南京) 下列句子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在“卧薪尝胆、爱憎分明、坚韧不拔、以退为进”四个词语中,不能体现课文《山谷中的谜底》中心的词语是“爱憎分明”。
B .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这句话里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C . “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觉。
”“泛”字准确地写出了学生们内心的快乐。
D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诫我们: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
6. (2分)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
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 . 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 . “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 . 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 . 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7. (2分)读课文《三袋麦子》,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
你最赞成谁的做法()
A . 小猪
B . 小牛
C . 小猴
8. (5分)阅读课文片段并答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恩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找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中的“固”的意思是________,“或”的意思是
________,“于”的意思是________。
“泰山”在这句话中比喻________。
(3)举例:死重于泰山的人,古代有________、________,现代有________、________;死轻于鸿毛的人,古代有________、________,现代有________、________。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出自司马迁的《________》。
(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①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________比泰山还重。
②________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________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9. (7分) (2019四上·兴化期中) 回忆所读《新语文读本》《全阅读课本》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新语文读本·金翅雀》:孩子赶着羊回家,发现一颗松树上有一个金翅雀鸟窝,孩子拴好羊,往松树上爬,最后爬上了巨大的松树。
孩子爬上树为的是()。
A . 掏鸟蛋
B . 问候新邻居
C . 看风景
D . 玩耍
(2)《新语文读本·哦,冬夜的灯光》:“我”是一名医生,一个冬日之夜,我为一个发烧的婴儿出诊治病,去15公里,回15公里,来去路上,沿途农家为“我”(),使乡村夜路安全畅通。
A . 打开车灯
B . 开灯照明
C . 送来食物
D . 备好茶水
(3)《新语文读本·小公牛费迪南》:小公牛费迪南长得又高又壮,总爱安静地坐着,后来被选为斗牛来到斗牛场。
斗牛赛时,费迪南()。
A . 打败了斗牛士
B . 被斗牛士刺中
C . 嗅着女生头上的鲜花
D . 侥幸逃脱
(4)下面四个故事,()不是中国神话故事。
A . 湘妃竹
B . 神灯
C . 夸父逐日
D . 愚公移山
10. (3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方面描写秋的声响。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50分)
11. (33分)阅读《荷花》片段,完成下面各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照样子,写词语。
挨挨挤挤(AABB):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第________句描写荷叶。
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_,写荷叶形状的词语是_______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_______。
(3)作者细致观察了_______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
按荷花开放的程度排序,填序号。
()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花瓣儿全展开了。
()还是花骨朵儿。
12. (17分)阅读短文。
完成文后练习。
太阳花
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极普通的花。
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有绿色的,那茎很嫩,似乎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
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的表面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___有的洁白如玉___有的鲜红似火___有的深黄若金___而那粉红的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___花朵并不大___多层花瓣的自然娇艳___单层花瓣的更是俏丽___真讨人喜欢___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打,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只要掐一枝小小的茎,插入泥土里。
不久就会生根、开花。
(1)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________有的洁白如玉________有的鲜红似火________有的深黄若金________而那粉红的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________花朵并不大________多层花瓣的自然娇艳________单层花瓣的更是俏丽________真讨人喜欢________
(2)短文从太阳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方面进行描写,其中描写________的部分是详写,因为________。
(3)你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10题;共39分)
答案:1-1、
考点: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答案:4-2、答案:4-3、考点: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答案:8-2、
答案:8-3、答案:8-4、
答案:8-5、考点:
解析:
答案:9-1、答案:9-2、答案:9-3、答案:9-4、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50分)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
答案:12-2、
答案:12-3、
考点:
解析: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