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对我校学生学习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

加强对我校学生学习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

浅谈加强对我校学生学习管理的认识和具体措施(2011_____2012)学年下学期张彩霞作为一名一线的职业教育教师,个人在亲历了我校的各个发展阶段后,深刻认识到加强学生学习管理,对于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否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学习管理制度能够促进学生保持持久学习兴趣,热爱所学专业,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更是我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向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根本出路。

为此,个人想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我校加强学生学习管理的认识并提出几点具体的管理措施,不足之处请同仁指正。

一.为什么要加强学生学习管理?结合我校发展实际和现状,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促使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学习管理。

1. 自2007年国家提出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来,我校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职业教育空前发展的大背景和国家加大扶持和投入力度的有利形势下,经历了一个快速而跳跃的发展时期。

招生人数剧增,2007年春季招生在校学生数达到2000多人;专业数量由原来的8个增加到现在的12个;办学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对口升学, 3+2直通车,短期就业培训,与高一级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等;办学条件也越来越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面对如此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如何提升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劳动者,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况且,现阶段我校正在举全校之力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项目。

国家级示范校项目是”国家级重点“称号后的又一轮高层次竞争。

申报过程既是一种办学实力的显示,也是一次提升内涵的契机,更要符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的项目要求。

为此,加强学生学习管理,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2.近两年来,我校招生压力大,全日制招生数量呈现下降趋势,生源质量下降。

分析招生困难的原因,除了初中就读人数减少,一中、蒙中抢夺生源这些客观因素之外,我校新生入学后由于学校学生学习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学生日常学习行为要求不严格,学生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学生学习态度过于松散,学习能力及自主学习意识薄弱,教师缺乏正确的引导等因素才是内在的、深层次的诱因,是每一位职教人必须面对和不容忽视的必然原因。

为此,加强学生学习管理,提高学生培养质量,让学生在我们的培养下真正具备一技之长,能安身立命,服务社会,才是解决生源不足的根本出路。

更是我校不断提高办学能力、服务奈曼经济发展的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认识有偏差的最有说服力的宣传方式。

3.另外,我校学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迫使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学习管理。

我校学生在就业时,经常因为不能流利地简述自己这样的小细节而引起就业单位的不满。

如果学生在校时,我们有一套严格、科学而有效的学习制度是按照用人单位的雇佣标准来保证他们的智力需求及能力水平,那么学生就会很自信地面对他们未来的的职业生涯,社会也能找到所需人才,满足了社会需求,学生解决了就业,家长感到放心,学校完成了培养目标,皆大欢喜,良性循环。

细节决定成败”并非危言耸听。

2000年《中国经济报》曾发表过一篇《难道我们连螺丝都拧不紧吗?》的文章。

说的就是我国的产业工人不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和从业技能的现象。

国内某大型水电站,它依靠世界银行贷款引进国外机组,一组是100%国外进口,二组是90%,三组是80%,后面就国产化了。

所有机组安装完毕,到投入运行时,国产化程度高的那三个机组全部漏水了。

然后停下来开始检修,结论却让所有人哭笑不得:全都是因为螺丝没有拧紧造成的。

有的没有垫子,有的根本就没有螺丝。

问题的根本在于人的潜意识里认为,螺丝拧不拧紧、要不要垫子、以至于要不要螺丝都是不重要的,这样的工作质量水平是他们可以接受的。

也就是说他们不具备最基本的职业资格和道德良知。

机组漏水我们还可以停工检修,而很多的工程是一旦完成我们就不可能再检修、再试验了。

或许操作者一个小小的疏漏,都会成为日后失败的原因,细节问题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

所以学校通过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操作娴熟的技术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口升学是国家扶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升学需求的一项政策。

我们应该利用好这项政策,鼓励和帮助学生通过参加对口升学考试进入高等院校来进一步地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高层次的职业理想。

从2009年以来,我校学生通过参加对口升学考取本科的人数逐年增加,学生参加对口升学的认识和积极性都比过去有所提高,学校大力提倡学生参加对口升学考试,而且非常重视对口升学的各项工作,同时学校加强了对考生的辅导力度,我校的对口升学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从历届考生的考试成绩不难看出,学生文化课成绩不理想,阻碍了更多的学生考取本科院校。

如果我们有一套管理考生的学习办法,来有效地引导和督促学生三年的学习,那么,许多学生会更早一些开始为高考做准备,也会有更多的学生考取大学。

所以对口升学更需要学习学习制度做保障。

基于以上认识,我个人建议学校尽快制定并实施学生日常学习管理制度,把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管理起来,在管理中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未来负责,通过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习惯,改变目前我校学生被动学习和厌恶学习的状况。

结合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个人认为好的学生管理制度应该贯穿于学生所上的每一节课,这个制度足以保证学生在每一节课上有效学习,并与学生的每日学习行为紧密相联系。

那么,这样的制度就必须从学生的一日的学习活动开始制定起,伴随学生的每一日,决不能脱离他的学习行为。

所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二.学生日常学习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教学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学生优异成绩的取得,不单靠教师认真而科学地教,也要靠学生自觉、主动、认真地学。

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保证学习质量,全面完成学习任务,如果能从学生一日的学习活动管起,就能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预习制度:预习新课是学习全过程的首要一环,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之一,是初步了解教材,明确教材重点、难点和基本知识的重要步骤。

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预习制度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预习应该做的:(1)上新课前,必须根据老师的指导,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初步感知教材。

(2)预习时要标记出新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使自己对教材的学习有的放矢,做到对重点内容做标记。

以便在上课时重点学习和掌握。

(3) 预习的目的在于达到“掌握学习”,在预习过程中要积极发展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力争在预习中自己解决学习任务。

(4)高三年级学生预习要注意教材的前后联系,整体把握。

为对口升学做准备。

(5)搞好预习贵在坚持,要逐步养成习惯,提高预习的要求。

(6)教师在每一节课前检查预习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以便掌握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7)任课教师每周一次向班主任汇报学生预习情况。

2.上课制度:上课是学习全过程的关键一环,是学生接受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主要形式。

认真听好每堂课,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学生学习知识,握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以下制度要求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学习。

(1)上课前3分钟,安静地进入教室就坐,准备好学习用品,思考回顾上堂课学过的知识,准备回答老师的提问。

(2)上课时要全神贯注,要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抓住教师讲课的重点、难点,积极思考,要注意教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3)要善于动脑、动手、动口。

要学会记课堂笔记,对于要求背诵名言警句、文章段落、公式、定义、语法、法规条例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并能够灵活运用。

(4)要善于质疑问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于不懂的知识问题,要虚心讨教,不要不会装会,养成实事求是、勤学好问的良好学风。

(5)教师布置的课内阅读、练习或实验等教学活动,要按时认真完成,不能拖拉草率。

(6)回答老师的提问要立正站好,声音响亮,使用普通话,注意说完整连贯的话。

(7)遵守课堂纪律,坐姿要规范,不搞小动作,不干扰别人的学习。

(8) 教师要做好上课记录。

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

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

(9)任课教师每周一次向班主任汇报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3.作业、自习制度:自习、作业是学生消化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发展。

更是培养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求学生应该做到:(1)自习时应专心致志地复习、预习和做作业,不随便说话,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任何事情,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自习时间,消化所学知识。

自习课要做到老师在与老师不在一个样,按时上、下课,不得放任自流。

(2)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每节自习课的任务,不能无目的地乱抓一把而浪费时间。

(3)要学会自学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事事依靠别人。

(4)要先复习再做作业,做作业时要潜心思考,按时、独立完成,不抄袭他人作业,不偷懒,不漏落作业。

(5) 写作业要正确、整洁、美观大方,格式正确,上留天,下留地,侧留边,数学作业中间要打上双竖线,眉目清晰。

英语作业应该用标准的英语本书写。

写作文应该用作文稿纸书写。

其它专业课作业应该按教师要求完成。

(6) 作业本要善于保护,不撕裂,不涂划,不有污迹,不缺角少棱。

(7)教师应该做好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记录,包括上交人数,作业质量,未完成情况,错误率等等。

记录作为日后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

(8)任课教师每周一次向班主任汇报学生做作业情况。

4.考试制度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重要的知识反馈形式,必要的考试可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严格而规范的考试制度能够培养学生养成高超的应试技巧和良好的备考心理。

为学生今后应对各种考试打下基础。

为了充分发挥考试对学习的积极的导向作用,考试制度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考试前应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理清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知识点、知识结构及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考试时,首先要注意审题,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条件解答问题,切忌乱套公式,硬凑答案。

杜绝胡乱答题,杜绝不进行考前复习答题等现象。

(3)试卷书写要工整清楚,格式要正确,不写错白字。

(4)不慌场,做到容易的题目不轻看,难题不害怕。

(5)答卷要先易后难,一时记不起答案的题目可暂时搁在一边,待记忆重现再作解答。

(6)答卷完毕,要认真进行检查,及时弥补答卷中的漏洞,改正答卷中的错误。

(7)考试的目的是检验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正确对待考试,杜绝作弊行为,不在分数上斤斤计较,不搞不文明的举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