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是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课,是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对于学生了解小学教育,熟悉小学,巩固专业思想,培养教育教学实际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等具有特殊作用。
教育实践的时间为10周,其中教育观察、教育调查等4周、教育实习6周。
教育实践贯穿于三年教学过程的始终。
本课程方案课堂教学总计为2344学时,公共必修课为782学时,专业必修课为818学时,专业方向选修课为744学时。
五、主要专业课程简介
《人体解剖学》
主要学习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及主要机能,进而认识人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联系体育运动实际,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各器官、系统在形态、结构方面的影响,侧重讲述运动器系,内脏学、脉管学、神经系、感觉器。
《运动生理学》
学习人体正常生理学基础知识,从事各种体育活动过程中,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体育锻炼对提高人体功能的作用,了解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一般生理原理,以及儿童和青少年生理特征与体育活动的关系。
《运动心理学》
学习有关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心理的实质,需要和动机的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特征;青少年学生心理特征与心理卫生以及体育运动中心理现象;身体运动的心理特点及规律。
《体育学》
全面系统地阐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讲授体育的组织管理,体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习教学能力、训练方法和撰写科研论文。
《田径》
学习短路、跨栏、跳高、铅球、标枪、铁饼的基本技术教学原理的方法,其它项目作为一般介绍。
主要培养学习的教学能力,业余训练方法,组织竞赛和担任裁判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