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十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10页
中国特色混合法律体系
1、内地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体系 3、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体系
4、台湾地区的法律体系
第11页
五、法律体系的内在统一性与变动性 1.内在协调 2、不断变动
第12页
第二节:法律体系的基本结 构 一、法律部门的概念 P3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 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各地 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与此相适应,在最高国家权 力机关集中行使立法权的前提下,为了使我们的法律 既能通行全国,又能适应各地方千差万别不同情况的 需要,以便在实践中能行得通,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 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宪法原则,我国逐步 确立了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实践证明,这一 立法体制符合我国国情,是行之有效的。
第6页
2、法律体系(Legal System )
法律体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将其全 部现行的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 划分为各个法律部门,这些法律部门彼此相 互联系,内在协调一致,构成一个有机的统 一整体。 也就是说,它不包括国际法。而且法律 部门也不同于部门法,前者包括宪法,后者 一般不包括宪法。
第36页
另一方面,法律体系的构建为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提供法制环境,积极发挥促进、 规范、指引和保障作用,注意妥善处理法 律稳定性和改革变动性的关系,在及时肯 定已有成功做法、巩固已有改革开放成果 的同时,又要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留下空间。
第37页
(三) 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 的科学要求
第34页
(二) 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 放作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实践,为法律 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波澜壮阔的舞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相伴而生、相互促进,具有鲜 明的时代特征。
第35页
一方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法律体 系构建提供内在需求和动力,提供实践基 础和经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越向前 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深刻,对健全 和完善法律制度的要求就越迫切,法律体 系构建所依赖的基础也就越扎实。
第28页
2、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进程相适应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任务不同, 对法律提出的需求以及能够为制定和实施 法律提供的条件也就不同,法律体系构建 必须紧紧把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 求,紧紧把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的要求,不能脱离和超越现实,也不 能为了体系而体系。
第9页
“三法”,即三个不同的法系。内地实行的 法律带有大陆法系的某些特点,但总体上属 于社会主义法系,香港的法律制度归属于英 美法系或称普通法系,澳门和台湾的法律同 属于大陆法系。
“四域”,即除宪法外,内地、港、澳、台 四个不同的区域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从而 形成四个法域,这四个法域则共同构成了中 国特色的混合法域(Mixed Jurisdictions) 。
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第26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 成充分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相适应”
1、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相适应
2、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进程相适应 3、与法律体系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
第27页
1、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国情相适应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我国法律 体系的构建必须从这一阶段的特 点出发,不能与之相脱离,否则就 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38页
与这一立法体制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在结构上表现为统一而又多层次的特征,既有全国人 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也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 规,还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法定权限制定的地 方性法规。 概括地说,宪法是统帅,法律是主干,行政法规和地方 性法规是对国家法律的细化和补充。它们由不同立 法主体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立法权限制定,区分不 同层次,具有不同效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符合统一、系统、分层的科学要求。
第32页
(一)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国法律体系的性质由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所决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们 构建的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 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法律体系
2、法学体系P307
第5页
(一)法系与法律体系
1、法系(Legal Family;genealogy of law )
法系是具有共同法律传统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 它是一种超越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总称。
它是在对各国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历史渊源进行比较 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当代世界主要法系有三个: 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法律为 代表的社会主义法系。其他的法系还有伊斯兰法系、 印度法系、中华法系、犹太法系、非洲法系等。对资 本主义法影响最大的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第33页
它包括的全部法律规范,它确立的各项法律制度,必 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以体现人民共 同意志、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 本质要求。这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法律体系 的本质区别。哪些法律需要制定,哪些法律不需要 制定,具体法律制度的内容如何,都要从社会主义的 本质要求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意 志和长远利益出发。
二、划分法律部门的根据
1.调整的对象 2、调整的方法 3.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结合
第13页
三、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 基本结构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 法律体系主要包括: 《香港特别行政区 基本法》、符合基 本法规定而保留下 来的原有法律以及 特别行政区按基本 法制定的法律。
第14页
3、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体系
现代法律体系是私法、公法和社会法三大部门群的有机 结合 分为 公法、私法。社会法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七大基本法律部门:P316
第20页
第三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1.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衡量法律体系受否形成的基本标准 P317
第16页
根据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统一后,台湾 的法律体系作为我国国家法律体系属下的 一个分支体系将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它和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体系一样, 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台湾特别行政区基 本法;根据该基本法而保留的原有法律; 以及依照基本法而制定的法律。
第17页
(一)传统的二元结构
(一)公法与私法
第2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 重要里程碑,体现了改革开放的重大 成果,反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第25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执法为民: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一、历史地形成 二、法律体系从属经济社会关系
第3页
三、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
立法体系的定义:P305
法律体系的定义:P305
立法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区别: 1、二者的基本构成元素不同 2、对主客观因素的强调程度不同
3、法律体系更稳定
4、基本结构不同
第4页
四、法律体系与法律体系、法系
第十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 二、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1页
第一节、法律体系的概念
法律体系,指法的内在结构,即一国现行的 全部法律规范既分为不同部门,又是内在 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 1、法律关系多种多样 2、存在协调统一性P304
第2页
二、影响法律体系的主客观因素
第29页
3、与法律体系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
法律体系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既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反映,也 是法律体系自身规律的体现。法律体系 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初步形成到基 本形成再到形成、然后经过不断完善趋 于更加成熟的过程。
第30页
我国已形成以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 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由宪法相 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部门组成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统一整体。 各个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特别是起支架作用 的法律已大体上制定出来,与法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 和地方性法规已比较齐全。从广义上说,还有更多数 量的规章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规范作用。再 加上经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 法律体系内部也已基本上做到了科学和谐统一。
3.作用P322
第23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于坚持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 要意义 (三)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第7页
按照传统的理论,一般情况下,在单一制国 家里,只存在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和单一的 法域。如我国在实行“一国两制”前,就大 陆内地来说,只存在着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只存在着一个单一性质的法律制 度的适用区域。实行“一国两制”后,我国 原来单一的法律体系和法域被突破:社会主 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性质法律体系并存, 形成了“一国两制三法四域”的法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