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

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


审批程序及谈话方式:
党组领导班子成员或者纪检监察机构、
干部人事、政工部门填写《诫勉谈话审 批表》,逐级报党组主要负责人批准, 必要时提请党组研究决定。


有关工作要求:
——谈话人应当实事求是地向诫勉对象说明诫勉的事由,指出诫 勉对象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明确其提交书面检查 的时间。 ——诫勉谈话时制作《诫勉谈话记录表》,由谈话人、列席人、 记录人和诫勉对象签字确认。 ——谈话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将《诫勉谈话记录表》及相关材料转 交纪检监察机构、干部人事部门和政工部门存档。 ——诫勉对象在谈话后15个工作日内,将书面检查转交纪检监察 机构、干部人事部门和政工部门存档。 ——受到诫勉的党员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和各类评先评优资 格,自作出诫勉决定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提拔或调整到重要岗位。 ——诫勉之日起6个月后,谈话人或指定相关部门采取适当方式对 诫勉对象的改正情况进行了解。 ——对谈话人所提要求落实情况,党员干部要在组织生活会上作 出说明。 ——对于没有改正或改正不明显的,根据情节轻重,按照规定程 序,给予调整职务或者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 等组织处理。
(四)把握“四种形态”的重大意义
“四种形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 的创新,坚持挺纪在前,纪在法前,纪严于法, 以纪律为分水岭,将违纪和违法区分开来,将不 同区间的违纪处理区分开来。 彰显了我党管党治党的高度智慧(保证大多数、 抓早抓小)。 指明了具体路径。常态—治未病;大多数—治微 恙;少数—治重症;极少数—处不治之症。 昭示纪律在管党治党中的突出位置,激活了纪律 在从严治党中的特有功能。
(二)“四种形态”的由来
提出人:王岐山 提出时间:2015年9月24日 提出地点:福建座谈会 2016年1月12日,在中纪委十八届六次全 会上的讲话中8次讲到“四种形态”。 今年中央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发布的《中国 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将“四种形态” 作为党内监督的方式。

歪树
病树

有关工作要求: ——被反映人应如实回答问题,不得故意隐 瞒事实真相。 ——谈话函询内容及书面材料应严格保密。





4、诫勉谈话(针对轻微违纪问题,令其改正) 谈话主体及对象: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确定谈话人,也可视情况确定适 当的人员参加。 适用情形: ——在遵守廉洁自律准则和“六大纪律”方面,虽 不构成违纪但造成了不良影响的。 ——虽构成违纪但根据有关规定可免予纪律处分的。 ——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职责范围内发生比较严重 的廉政风险和问题的。 ——其他需要开展诫勉谈话的。



(二)谈话提醒和其他谈话的不同在哪儿?

谈话提醒是实践第一种形态的重要方式。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还经常会遇到谈心谈 话、廉政谈话、组织谈话、谈话函询、诫 勉谈话、调查谈话等多种类型的谈话。实 践中大家常常会感到困惑、产生疑问,谈 话提醒与其他谈话到底是包含、并列还是 交叉关系?要想精准运用谈话提醒,确实 是个“技术活”。
三、在抓早抓小上存在的一些现象: (一)无知无畏:对纪律、规矩、规定不了 解、不学习,即使学了,也是过眼烟云, 走过场,没有入脑、入心、入行,进而不 能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二)心存侥幸:有逃避思想,认为纪律、 规矩是约束别人的,与己无关,乃至纪律 处分找上头来,追悔莫及。 (三)个人大于组织和部门。
(一)各类谈话提醒怎么用?
1、常规谈话(针对潜在性问题,早打招呼) 谈话主体及对象:全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分管 的党员、干部、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 适用情形:围绕遵守廉洁自律准则和“六大纪律”,落实 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提出具体要求。 审批程序及谈话方式: ——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年初对所属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 人进行一次集体谈话,提出明确要求。 ——个别谈话与集体谈话相结合,一般以个别谈话为主。 ——利用检查工作、开展调研、指导组织生活会、走访慰 问等时机开展谈话。



2、目标任务不同 谈话提醒是在中纪委提出“四种形态”后,被专门提出 来的,是实践第一种形态的重要方式,目的在于把问题消除 在破纪之初、违纪之前,主要是用谈话的方式进行提醒和告 诫。谈心谈话重在沟通,了解掌握队伍思想动态,强化日常 教育、管理和监督,激发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化解内部矛 盾。总署要求:谈心谈话要做到“五个必谈”,一是党员群 众遇有意识形态领域重大敏感问题时必谈;二是党员群众面 临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时必谈;三是党员群众个人重大利益 调整时必谈;四是党员群众表彰奖励或批评处分时必谈;五 是党员群众生活遇到挫折困难时必谈。廉政谈话是对特殊身 份和特殊岗位的党员领导干部就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改进 工作作风、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搞好廉洁自 律、自觉接受监督等内容进行的廉政教育谈话。组织谈话重 在考察了解干部的真实情况。谈话函询是纪检监察部门发函 要求被反映人对反映的问题做出情况说明。调查谈话是纪检 监察机关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调查取证手段。
(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自身的角色认 识还不到位。没有认识到书记、负责 人的称谓和身份代表着什么。因此, 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作用还没有发 挥出来。 (五)党内政治生活的斗争性没有体现。 不敢亮剑。 (六)怕追责问责而不为。做多错多,干 脆不做、少做。
四、如何做到勇于担当、抓早抓小
(一)讲 政 治:勇担当、敢碰硬; (二)提高认识:怀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提升修养:自身硬; (四)强调学习:要真学、真懂、真会; (五)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在落实“第一种 形态”上下功夫、见功夫。
4、启动的情形不同。 谈心谈话、廉政谈话、组织谈话等谈话类型应 专题教育、民主生活会、岗位需要、选人用人、职 务任免等需要而启动,起正面激励作用。谈话提醒 是基于问题启动,“咬耳扯袖”针对苗头性、倾向 性问题进行提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红脸出 汗”针对轻微违纪问题进行告诫,责令整改。

综上所述,谈话提醒是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第 一种形态的有力抓手,是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更应带着 问题来、围绕问题谈、针对问题改。谈话提醒要善于把握好 分寸火候,敢于、善于用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党章党规党纪 去教育挽救,真正把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体现在监督 执纪日常工作中。

有关工作要求 : ——被谈话对象要认真落实谈话人提出的 要求,严防有关问题的发生。 ——对于谈话人所提要求的落实情况,要 在年底的个人工作总结、党组织领导班子 述职报告中作出说明。 ——建立台账,坚持“一谈一记录”,及 时记录每一次谈话的时间、对象、谈话类 型及谈话的主要内容。

2、提醒谈话(针对萌芽性问题,提醒注意) 谈话主体及对象:由各部门、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 人或班子成员作为谈话人;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 提醒谈话,由上一级党组织负责人进行。

二、怎么运用“第一种形态”
方式:谈话提醒——常规谈话、提醒谈话、谈话 函询、诫勉谈话 针对的问题: ——执行廉洁自律准则 ——执行“六大纪律” ——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方面 谈话提醒的前提是以“六大纪律”为戒尺,冲着 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去,做到点准穴位、戳到麻 骨、谈出辣味。


带着问题来、围绕问题谈、针对问题改
3、谈话函询(针对问题线索,主动讲清问题) 谈话主体及对象 :纪检监察机构和人事部门因问题 线索向被反映人了解核实情况。

适用情形 : ——线索有可信度,查实属一般性违纪问题,可采 取谈话方式。 ——反映问题线索笼统,似是而非,可采取函询方 式。

审批程序及谈话方式: ——由线索核查人员组织进行谈话。 ——制发函询通知书要求被反映人对反映的 问题做出情况说明。
3、适用对象不同 谈话提醒针对在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六大纪 律”、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方面存在苗头性、 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和党组织。谈心谈话是领子 班子成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 互相沟通、交流思想。廉政谈话一般是针对五类人, 即拟提拔任用,新提拔或转任岗位的领导干部,即 将退休的党员干部,在同一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党 员干部,在人、财、物权较集中的关键岗位的党员 干部等。谈话函询主要是针对线索举报中涉及的被 反映人员。调查谈话主要是针对纪律审查中涉嫌违 纪被立案审查的人员。
谢谢大家!
在抓早抓小中运用 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

二、怎样用“第一种形态”

三、我关在运用“第一种形态”中存在的现 象

四、如何才能用好“第一种形态”
一、什么是“第一种形态””
(一)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第一种: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约 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 态; 第二种: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 纪处理的大多数; 第三种: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 成为少数; 第四种: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 成为极少数。
烂树
第 一 种 形 态
第 二 种 形 态
第 三 种 形 态
第 四 种 形 态
纪律
法律
(三)管党治党的三个问题


——如何管好党、治好党?——靠严明的纪律 (习总书记强调) ——如何严明纪律?——靠把纪律挺在前面 (王岐山书记回答) ——如何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 “四种形态” 这三个问题一脉相承,步步深入,系统回答了新 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用什么 实现从严治党这个基本问题。

适用情形: ——在遵守廉洁自律准则和“六大纪律”等方面虽 不构成违纪,但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群众有一般性议论和反映。 ——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职责范围内问题反映较 多,队伍存在违纪违法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审批程序:由被谈话人所在部门、单位或纪检监察 机构、人事、政工部门填写《提醒谈话建议表》, 逐级报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授 权的分管领导批准并组织进行谈话。 谈话方式:问题涉及个人的,应当进行个别提醒谈 话;涉及多人的,视情况个别或者集体提醒谈话。 有关工作要求 : ——被提醒对象应当实事求是说明情况、表明态度, 认真落实提醒意见要求。对于提醒谈话要求的落实 情况,党员干部要在组织生活会上作出说明。 ——谈话人应当负责适时了解和检查被提醒对象的 整改情况。 ——谈话后要填写《提醒谈话记录表》,由建议谈 话部门存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