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30—34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30—34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30—34第十二篇短期经济波动第三十一章总需求与总供给复习题1.写出当经济进入衰退时下降的两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名字。

写出当经济进入衰退时上升的一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名字。

答: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实际GDP和投资支出下降,失业率上升。

2.画出一个有总需求、短期总供给和长期总供给的曲线的图。

仔细地标出正确的轴。

答:图31—1 经济的长期均衡3.列出并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三个原因。

答:为了理解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我们必须考察物价水平如何影响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物品与劳务需求量。

(1)庇古的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使消费者感到更富裕,这又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消费支出增加意味着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大。

(2)凯恩斯的利率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了家庭和企业更多地支出于投资物品,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3)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当美国物价水平下降引起美国利率下降时,实际汇率贬值,而且这种贬值刺激了美国的净出口,从而增加了国外对美国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由于这三个原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解释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线。

答: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的供给取决于它资本与劳动的供给,以及用来把资本与劳动变为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技术。

由于物价水平并不影响这些实际GDP的长期决定因素,所以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即经济的资本、劳动和技术决定了物品与劳务供给量,而且,无论物价水平如何变动,供给量都是相同的。

5.列出并解释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三种理论。

答:在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也就是说,在一个一两年的时期中,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而物价水平下降倾向于减少物品与劳务供给量。

什么因素引起物价水平与产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呢?宏观经济学家提出了三种理论说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向右上方倾斜。

在每一种理论中,一种特殊的市场不完全性引起经济中供给一方的短期状况与长期不同。

虽然每一种理论在细节上不同,但它们具有共同的内容:当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供给量就背离了其长期水平或“自然水平”。

当物价水平高于预期水平时,产量就高于其自然率。

当物价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时,产量就低于其自然率。

(1)新古典的错觉理论根据这种理论,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会暂时误导供给者对他们出售其产品的市场发生的变动的看法。

由于这些短期的错觉,供给者对物价水平的变动作出了反应,而这种反应引起了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假设物价总水平降到低于预期水平,当供给者看到他们产品的价格下降时,他们可能会错误地认为,他们的相对价格下降了,这些错觉引起供给者对较低物价水平的反应是减少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

(2)凯恩斯主义的粘性工资理论根据凯恩斯和他许多追随者的看法,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名义工资调整缓慢,或者说在短期中是“粘性的”。

在某种程度上,名义工资调整缓慢是由于工人和企业之间固定名义工资的长期合约,有时这种长期为3年。

设想企业根据所预期的物价水平事先同意向其工人支付某种名义工资。

如果物价水平户降到低于预期的水平而名义工资(W)仍然在原来的水平上,那么实际工资(W/F)就上升到企业计划支付的水平之上。

由于工资是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较高的工资意味着企业的实际成本增加了,企业对这些较高成本的反应是少雇佣劳动,并生产较少的物品与劳务量。

换句话说,由于工资不能根据物价水平迅速调整,较低的物价水平就使就业与生产不利,这就引起企业减少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

(3)凯恩斯主义的粘性价格理论根据这种理论,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也是缓慢的。

这种价格的缓慢调整的产生,部分是因为调整价格有成本,即所谓的菜单成本。

这些菜单成本包括印刷和分发目录的成本和改变价格标签所需要的时间。

由于这些成本,短期中价格可能都是粘性的。

假设经济中每个企业都根据它所预期的经济状况事先宣布了它的价格。

在价格宣布之后,经济经历了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紧缩,这将降低长期的物价总水平。

虽然一些企业根据经济状况的变动迅速降低了自己的价格,但还有一些企业不想引起额外的菜单成本,因此暂时不调整价格。

由于这些滞后,企业价格如此之高,所以它们的销售减少了,销售减少了又引起企业削减生产和就些。

换句话说,由于并不是所有价格都根据变动的状况而迅速调整,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下降使一些企业的价格高于合意水平,而这些高于合意水平时价格压低了销售,并引起企业减少它们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所有这三个理论都表明,当物价水平背离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产量就背离其自然率。

6.什么因素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来探讨这种移动的影响。

答:图31—2 总需求减少的影响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示总需求减少,原因可能是白宫丑闻、股票市场崩溃或者国外爆发了战争。

由于这些事件,许多人对未来失去信心并改变了他们的计划。

家庭削减他们的支出,并延迟了主要购买,而企业也放弃了购买新工厂。

这些事件减少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

如图所示,总需求曲线向左从AD,移动到AD:。

在短期中,经济沿着原来的短期总供给曲线AS,,从A点变动到B点。

随着经济从A点移动到月点,产量从Yl下降到丫2,而物价水平从尸1下降到户:。

7.什么因素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来探讨这种移动的影响。

答:设想一个经济处于长期均衡,现在突然一些企业经历了生产成本增加,例如,农业州的坏天气会摧毁一些农作物,使生产农产品的成本上升,或者中东的一场战争会中断原油运输,使生产石油产品的成本上升。

这种生产成本的增加会使在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时,企业想供给的物品与劳务量少了。

如图所示,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从AS,移动到AS20在短期中,经济沿着现在的总需求曲线移动,从A点到月点。

经济的产量从Y1减少为y:,而物价水平从尸1上升到P:。

由于经济既经历了产量下降(停滞)又经历了物价上升(通货膨胀),所以这个事件有时被称为滞胀。

图31—3 总供给减少的影响问题与应用1.为什么你认为经济周期中投资的变动比消费支出大?你认为消费支出中哪一类变动最剧烈:耐用品(例如家具和汽车购买),非耐用品(例如食物和衣服),还是劳务(例如理发和医疗保健)?为什么?答:我认为经济周期中投资的变动比消费支出大,因为投资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大于消费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因而经济周期中投资的变动比消费支出大。

据调查,尽管平均而言投资只占GDP的七分之一,但衰退期间投资的减少引起了三分之二的GDP减少。

我认为消费支出中耐用消费品的变动最剧烈,因为耐用消费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和收入需求弹性都要高于非耐用品和劳务的价格需求弹性和收入需求弹性。

2.假设经济由于总需求减少发生了衰退。

A.用总需求与总供给图表示现在的经济状况。

答:图31—4 总需求减少的影响B.失业率发生了什么变动?答:失业率上升。

C.“资本设备利用率”衡量资本存量被利用的程度。

在衰退中,资本设备利用率高于还是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并解释之。

答:在衰退中,资本设备利用率是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

因为衰退期间,产量减少,失业增加,资本设备的利用率下降,会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

3.解释下面每一个事件是使长期总供给增加、减少,还是没有影响?A.美国经历了移民高潮。

答:美国经历了移民高潮会使美国的长期总供给增加,因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提高了生产率,从而增加了增加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结果,长期总供给增加。

B.国会把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10美元。

答:当国会把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10美元时,自然失业率就会上升,而且经济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会减少。

结果长期总供给减少。

C.英特尔公司投资于新的、更强劲的电脑芯片。

答:英特尔公司投资于新的、更强劲的电脑芯片使劳动生产率提高,结果长期总供给增加。

D.严重的暴风雨危及东海岸的工厂。

答:严重的暴风雨危及东海岸的工厂会影响美国东海岸工厂的正常生产能力,损坏这些工厂的设备、厂房等资本存量,经济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会减少,结果美国的长期总供给会减少。

4.在图3l—8中,与A点失业率相比,B 点和C点的失业率是多少?根据粘性工资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与A点的实际工资相比,B 点和C点的实际工资是多少?答:与A点的失业率相比,月点的失业率高于A点,C点的失业率和A点的失业率都是自然失业率。

根据粘性工资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与A点的实际工资相比,B点的实际工资上升,C点的实际工资未变。

5.解释为什么以下说法是错的。

A.“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它是个别物品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

”答:总需求GDP(y)二消费(C)十投资(/)+政府购买(G)+净出口(NX),由于政府购买是一个固定的政策变量,而其他三个组成部分——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取决于经济状况,特别是物价水平。

(1)当物价水平下降时,消费者感到更加富裕,这会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

(2)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了企业和家庭更多地支出于投资物品,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3)当美国物价水平下降引起美国利率下降时,实际汇率贬值,而且,这种贬值刺激了美国的净出口,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由于这三个原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B.“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是因为经济力量并不影响长期总供给。

答: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供给取决于它资本与劳动的供给,以及用来把资本与劳动变为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技术。

由于物价水平并不影响这些实际GDP的长期决定因素,所以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C.“如果企业每天调整自己的价格,那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就是水平的。

”答:如果企业每天调整自己的价格,那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就是垂直的。

企业不会由于物价水平上升,会认为相对价格水平上升而增加供给,因此总供给总是处于自然状态。

D.“只要经济进入一次衰退,它的长期总供给曲线就向左移动。

”答:只有经济中改变自然产量率的变动才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当经济进入一次衰退,在既定的物价水平时,经济的总需求下降,它只会移动短期总供给曲线,而不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6.根据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三种理论中的每一种理论,认真解释以下的情况:A.在没有任何政策干预时,经济如何从衰退中复苏,并回到其长期均衡。

答:当经济陷入衰退时,经济中物价水平下降,当供给者看到他们产品的价格下降时,他们可能会错误地认为是他们的相对价格下降了,因此他们会减少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

当物价水平下降而名义工资仍然不变,那么实际工资就会上升到企业计划支付的水平之上。

由于工资是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较高的实际工资意味着企业的实际成本增加了,企业对这些较高成本的反应是减少劳动雇佣量,因此较低的物价水平使企业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

相关主题